一個17歲的少年,固執地將自己鎖在家中,不聽從父母的勸告,苦守著初戀女友的遺物失聲痛哭。他愛著她,算的是上青梅竹馬,但上天對他們不公,少年剛剛給女友寫了封意味深長的信,約他去泰晤士河畔等待自己,那是晚上的八點鍾,車流如梭,她竟然遇到了車禍。一切皆因自己的自大引起,少年不知所措地失聲痛哭,他好想一走了之,尾隨女友而去天堂。
他是個癡情的少年,對待愛情始終如一,他收到過數名女孩的來信,他皆毫不留情地拒絕了,其中還有幾位富商的女兒,獨對女友鍾愛有嘉,卻沒有想到,天不遂人願。
父母過來看望他,害怕他想不開,卻發現他正在給女友寫情詩,寫完後,一首首地念,然後燒掉祭奠。
少年堅持了一年多時間,簡直到了癡迷不悟的境地。他將自己的家中布置成了花的海洋,用以懷念初戀女友,不僅如此,女友的照片進行了加洗,比比皆是。家人以及醫生均認為他的腦子受到了嚴重的傷害,便帶著他四處瞧病,但幾度無果。
一段時間後,少年買了無數影碟,說要陪女友一塊兒看完它們,家人拿他沒有辦法,好歹他尚有自製與生活能力,便由著他。
少年對電影很快便到了癡迷的地步。在短短的一年多時間裏,躲在屋中的少年反複觀摩了近一千部電影,他看完後,便模擬片中的場景進行再現,由於缺少配合人物,他請來了一些鄰居們、父母以及家人陪著他訓練。
他的父母哭笑不得,為少年的將來擔憂,許多人說他可能已經走火入魔,請求他的父母斷絕他再看電影,並且拆掉舊屋,毀掉他初戀女友的所有遺物。他父母幾經考慮,還是沒有打擾兒子的美夢。
少年對電影的模擬惟妙惟肖,簡直到了以假亂真的地步,看在眼中的父親突然間靈機一動,他在兒子21歲帶著他進入了倫敦電影學院。在那兒,他大開眼界,十分狂熱地愛上了這兒的環境、生活與場景。當年,他無意中參演了一部小成本電影《小子要自強》,戲中有一個重要的場景,他反複拍演了50次導演才滿意,而他入戲後,癡心妄想地與導演協商,要永遠處於戲中的舊英國時代。
他開始了自己的演藝生涯,在短短的5年時間裏,他主演了近20部電影,他以精湛的演技與純熟的風格,很快贏得了觀眾的認可與青睞。執著是他的性格,癡迷竟然成了特長,認定的事情,從來不改初衷,直至做到盡善盡美。
007係列電影在英國乃至全世界家喻戶曉,丹尼爾.克雷格以陽光的形象成為第六任邦德的扮演者,他也是曆史上第二位金發的詹姆斯.邦德。
2012年倫敦奧運會開幕,丹尼爾·克雷格與伊麗莎白二世女王一起登上直升飛機。他們穿越了倫敦眼、倫敦塔等建築物,最終在倫敦碗上空空降而下,全世界都為之震顫。
人們常說癡心妄想、癡人說夢。癡是一種病,一種無法逾越的生理障礙,而從另外一種意義上講,癡也是一種執著,一種說一不二,一種擺脫塵世物欲橫流的珍愛生命的模式。
癡更像風中的花,雨中的果,雖然看起來霧氣彌漫,但陽光明媚後,便會變成一枚人見人愛的鮮果,這是癡的至高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