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章 性格正能量喚醒能量巨人,人生無所畏懼(3)(1 / 3)

在人際交往中,內向者隻要能認真聽別人說話,對別人的正確意見表示讚同,對別人的長處和做出的成績給予肯定,就會大受歡迎。

性格內向的人多不以自我為中心,事實上可能還恰恰相反。他們集中注意於內在世界的能力,以及對感覺和體驗進行反思的能力,使我們能更好地理解外部世界和他人。那些好像是自我中心的東西,事實上正是能夠切身理解他人所處境地的能力。

而性格外向的人並不是不愛交際的,他們隻是以不同的方式進行社會交往而已。性格內向的人隻需要很少的朋友關係,但喜歡與朋友之間有較多的聯係和親密相處。

在美國,最必不可少的就是在孤獨世界中有所創造。因此,不必為自己的內向性格而苦惱,充分發揮自己內向性格的優勢,使自己在競爭中占據領先地位。

真正的成功始於行動

成功始於行動。做事責始於心動,而是否成功則需要許多的條件因素,但不否認,行動是一個好的開始,因為行動是實現宏偉的目標與遠大的理想的前提。行動越快,越符合章法,那麼成功的機會就越大。

有一句格言說的好:“幸運之神會光顧世界上的每一個人,但是,如果她發現這個人沒有準備好迎接她時,她就會從門裏進來,然後從窗子飛出去。”在生活中,有許多人都擁有著自己的理想,在他們中間,一部分人是整日把自己的理想掛在嘴邊,而另一部分人則是默默無聞地為自己的理想奮鬥著。

平庸的人往往把那些容易的事情放在最前麵,而優秀的人則把那些最重要的、最能帶來價值的事情放在前麵。所以我們經常看到兩個人可能同樣忙碌,但因為對事情排列的順序不同,所以達到的成就也就大不一樣了,這就是事情的區別。

意大利著名的航海家哥倫布發現新大陸後不久,在西班牙的一次歡迎會上,有位貴族突然口出狂言:“發現新大陸並沒什麼了不起,這不過是件誰都可以辦到的小事,根本不值得如此張揚。”這位貴族繼續說道:“哥倫布不過就是坐著輪船往西走,再往西走,然後在海洋中遇到了一塊大陸而已。我相信我們之中的任何人隻要坐著輪船一直向西行,同樣會有這個微不足道的發現。”

哥倫布聽完貴族的這番“高論”之後,並沒有表示絲毫的尷尬,隻見他漫不經心地從身邊的桌上拿起一個煮熟的雞蛋,微笑著說:“各位請試一試,看誰能夠使雞蛋的小頭朝下,並豎立在桌上。”

大家用盡了各種辦法,結果卻沒一個人獲得成功。哥倫布拿起手裏的雞蛋,用小頭往桌上輕輕一敲,雞蛋便穩穩地豎立在桌上了。

那位貴族不服氣地說:“你把雞蛋敲破,當然就能豎立起來,用這樣的方法我也能夠做到。”

哥倫布起身很有風度地環顧著在座的每個人說:“是的,世界上有很多事情做起來都非常容易,不過其中最大的差別,就在於我已經動手做了而你們卻至今沒有。”

那些最優秀的人在啟動之前已經設立了一個未來的遠景目標,然後倒推現在應該做什麼,從而邁出第一步。大多數人對生活都有自己的想法,但卻從來沒有邁出第一步。

要取得成功就得大膽行動起來,並全力以赴!有些人很想有所成就,但是還沒有動手就感到非常困難,他們搞不清楚自己想要做什麼,由於思想上沒有一個明確的目標,所以覺得很難決定下一步要做什麼。

在一個荒年,人們沒有吃的。有一個富人想幫助人們,但不是白白地施舍,而是讓想來吃飯的人為他做一件事,為他家翻耕一小塊空地。人們紛至遝來。然而有一個人卻站著不動,盡管餓得兩眼昏花,看著別人吃得香而流著口水,但他仍是站著。富人走過來,說“你來吃吧,但明天就不能這樣了,除非像別人一樣!”那人吃完之後,說:“謝謝,等我富有了,我加倍還你!”富人一笑了之。可誰知,在幾天後,人們卻發現那人的屍體,被活活的餓死!想想,要富有,幹嘛不去勞動呢?要想有收獲、成就,為何不去行動呢?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成功始於行動。切不能做語言的巨人,行動的矮子。任何一個偉大的計劃和目標,都要靠行動來實現,否則一切理想與計劃就隻是幻想、空想。

美國著名作家賽珍珠說過:“我從不等待好運來敲門,如果你一味等待,就不能完成任何事情。你必須記住,隻有行動才能有所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