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4章 心態正能量:創造快樂,做最幸福的自己(4)(2 / 2)

始終保持空杯心態

越是謙卑者,越會把自己看的很無知,所以,他就會更自覺地去充實自己,相反,自恃為學問很深的人常常會成為人們談論的笑料,因為他們不願意再汲取新知識,所以更容易當眾出醜。

一個哲人說:“宇宙何其大,人心何其小,但人心可以裝下宇宙!”這就是“心比天大”的心態。

日本古時候一個佛學造詣很深的人,聽說某個寺廟裏有位德高望重的老禪師,便去拜訪。老禪師的徒弟接待他時,他態度傲慢,心想:我是佛學造詣很深的人,你算老幾?後來老禪師十分恭敬地接待了他,並為他沏茶。倒水時,明明杯子已經滿了,老禪師還不停地倒。他不解地問:“大師,為什麼杯子已經滿了,還要往裏倒?”大師說:“是啊,既然已滿了,幹嘛還倒呢?”

禪師的意思是,既然你已經很有學問了,幹嘛還要到我這裏求教?這就是“空杯心態”的起源,它的象征意義是,做事的前提是先要有好心態。如果想學到更多學問,先要把自己想象成“一個空著的杯子”,而不是驕傲自滿。

把水全部倒光後,才能吸收更多的東西,不要想著自己知道什麼,記著想自己其實什麼也不知道。每一個人要想應對時代和環境的變化,必須隨需應變。而以變應變,就要求我們具有空杯心態。

所謂“空杯心態”,就是要有一種歸零的心態,要有一種一切從頭開始的決心,將自己以往的成功的經驗或是已經過時的學識予以自我“清零”,把自己想象成是一個“空的杯子”,隨時對自己擁有的知識和能力進行重整,就是永遠不自滿,永遠在學習,永遠保持身心的活力,始終給自己一個全新的自我,不斷地接納、換新,這樣人生的道路才越走越寬廣。我聽過這樣一個故事:

有天晚上,一群牧民正想紮營休息時,忽然被一束強光所籠罩。他們知道神要出現了。帶著熱切的期待,他們等待著來自上天的重要訊息。

最後,神的聲音說話了:“盡力收集鵝卵石。把它們放在你們的鞍袋裏。再旅行一天,明晚你們會感到快樂,同時也會感到愧悔。”他離開後,這些牧民都感到失望與憤怒。他們期待的是偉大宇宙真理的揭秘,使他們足以因此創造財富、健康或其他世俗的目的。但相反他們卻被吩咐去做這件卑微而無意義的事。但無論如何,來訪的亮光仍使他們各自揀拾了一些鵝卵石,放在他們的鞍袋裏,雖然他們並不怎麼想去做這件事。

他們又走了一天路,當夜晚來臨,開始紮營時,他們發現鞍袋裏的每一顆鵝卵石都變成了鑽石。他們因得到鑽石而高興極了,卻也因沒有收集更多的鵝卵石而愧悔。

所以我們說,在生活和工作中,盡量收集準備你成功的知識、技能的鵝卵石,盡量培養一種“空杯心態”,你就可以期待一個充滿鑽石的未來。

那麼,怎樣做到空杯心態呢?做事的前提是先要有好心態,如果想學到更多學問,想提升職業能力,先要把自己想象成“一個空著的杯子”,而不是驕傲自滿,故步自封。

(1)空杯心態,應是一種不斷挑戰自我,永不滿足的拚搏精神,需要隨時對自己擁有的知識和能力進行重整,清空過時的,為新知識、新能力的進入留出空間,保證自己的知識與能力總是最新。

(2)空杯心態是對自我的不斷揚棄和否定,人類認識自己就已經很困難,而不斷地否定自己則難上加難。否定自我需要胸襟、需要坦誠、需要膽魄,需要真正的空杯心態。

(3)空杯心態就是忘卻成功,學習變化,受到批評要警惕、警醒,得到讚揚更要警惕、警醒。在鮮花和掌聲麵前,看到差距;在困難和挫折麵前,不失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