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5章 暗示正能量正向的自我暗示打造超級意誌力(1)(2 / 3)

(3)使用光明、快樂、好的字眼去描述他人,使它成為你的一個法則。

(4)使用積極的語言向他人介紹出你的計劃。

衝破潛意識的那堵圍牆

潛意識有時候也會做為一種反向力量,限製我們所做出的積極的行為。

為此,消除具有反向傾向的潛意識也是我們不斷修正思想的人物之一。

潛意識猶如一堵厚厚的圍牆,阻擋著人的顯意識視線,並阻礙著它化作成功的動力。如果一旦被發掘,它就會變成一道心中的長城,為你築起成功的堅強基石。

研究表明,每個人都具有某種特殊的才能。但是許多人並不認為這些特殊才能會對現在的工作有所幫助,或者並不知道如何運用這項才能,以至於大部分的人都將屬於自己的這項珍貴才能白白糟蹋了。

既然潛意識有這種力量,那麼我們就要在各方麵盡量靈活運用自己的這項特殊才能。事實上,偏偏有很多人以為自己所具有的這項才能,隻是一些不登大雅之堂的“小玩意兒”,根本不曾妄想過利用這項“小玩意兒”來提高身價。正因為我們怠於思考自己所擁有的才能,所以也懶得活用上天賜予的最佳禮物。下麵是某廣告公司總經理當年初入廣告界的經過:

在20歲以前,這位總經理渴望成為一名技師。在學校時,他很努力地充實自己有關這方麵的知識。有一次,他想賣掉手邊的一架唱機和唱片,於是選出了幾位對這方麵有興趣的朋友,分別寫信問他們,看誰願意買。其中一位朋友看了信之後非常願意購買,於是立刻回信,在這封回函裏,這位朋友不斷地誇讚他文筆流暢,頗具說服力。因此便建議他,既然能寫出這麼有魅力的推銷信函,為什麼不投入廣告界從事撰寫廣告的工作呢?

朋友的這封信,就像一粒小石頭丟入水中,激起了陣陣漣漪一樣,“投入廣告界,立誌做個出色的廣告人!”就此整日盤旋在他腦中。如果我們從另一個角度來看,當他立誌要在廣告界一展身手時,事實上,他便已經成功了。

愛迪生並未受過正規的教育,卻在科學界有極為傑出的成就。他不怕挫折,他一無所懼。他對於任何人或任何事都問心無愧。他從來不因為自己的重要性而自誇,而是虛懷若穀,這更能顯出他的偉大。

有一次他談到發明電燈的經過,有人問他,“如果你到現在還沒有成功,你會怎麼辦?”他的眼中閃著愉悅的光彩說:“我一定還在實驗室裏工作,沒有時間和你聊天。”愛迪生知道沒有所謂的“失敗”。

有人曾經做過一項實驗,考驗人們在麵對失敗或打擊時的耐性,一般人能忍受幾次失敗而不會灰心。

大多數的人隻遭遇一次挫折之後就不想再嚐試,極少部分的人繼續嚐試第二次,有很多人還沒有真正遇到挫折就放棄了,因為他們預期會失敗,還沒有開始就先打退堂鼓。不用說,在這群人之中找不到福特或愛迪生。

一個人不論目前身價如何,工作現況如何,隻要用心改變,都能將其本身獨具的“特殊才能”發揮出來。

潛能人皆有之,然而,為何人與人之間卻有許多能力上的差異呢?造成此種差異的原因何在呢?一言以蔽之,這是基於隱藏內部能量是否已被善加利用之故。

我們又應如何才能將潛能正確引導出來呢?這裏提供四個必要的條件供讀者遵循:

(1)想象成功;

(2)思考成功;

(3)相信成功;

(4)采取行動爭取成功。

上麵四個條件任缺其一,潛能勢必無法得到充分發揮,惟當四個條件同時具備,才會正確地引導潛能。希望大家能夠記住這點,不管你從前是怎樣評估自己的身價的,隻要你能稍稍改變一下內心的想法,就能夠徹底改變自己的人生。

關於自己的“才能”也可以如此斷定。如果你曾經仔細思考,你就會發現以往一直認為難登大雅之堂的“小玩意兒”,對於你的人生其實具有重大意義。

對你而言,現階段最重要的不是在你既有的能力上再加入一些新奇的力量,而是如何將你現在所擁有的能力100%地活用發揮。

促使潛能開發應用的方法途徑有許許多多,但從成功學的角度而言,主要有四個方麵,即“誘、逼、練、學”。

(1)“誘”就是引導。

尋求更大領域、更高層次的發展,是人生命意識裏的根本需求。“這山望著那山高”、“喜新厭舊”是人的根本特性。

(2)“逼”就是逼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