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的現實生活時時處處都有可能不完美,非要拿著想象去和現實碰撞,非要和完美較真,是自尋煩惱。有這樣一個故事:
有個人非常幸運地得到一顆碩大而美麗的珍珠,他卻覺得遺憾,因為珍珠上麵有個小小的斑點。他想,若除去這個斑點,它該是多麼完美呀!於是,他刮去了珍珠的一部分表層,但斑點還在;他又狠心刮去一層,但斑點依舊存在。於是他不斷地刮下去。最後,斑點沒有了,而珍珠也不複存在了。此人於是一病不起,臨終前,他無比悵悔地對家人說:“當時我若不去計較那個小斑點,現在我手裏還會攥著一顆碩大美麗的珍珠啊!”
其實,我們每個人的腳邊都有彩貝,手裏都有珍珠,隻是我們不懂得珍惜,不善於享用,因而錯過了多少好運,辜負了多少美麗。
追求完美即是不完美。生活中,多少失落、痛苦和不幸正是源於它。東方有句諺語:“金無足赤,人無完人。”現實就是這樣的殘酷,若過於執著且不肯變通,必然陷入完美主義的心理誤區。欲除掉珍珠斑點的那個人一定是最痛苦的人。因為在他的眼中,看到的多是不完美,因而一次次與機遇擦肩而過,與成功遙遙相望,最終隻落得兩手空空。
過失與缺憾本就是人生的一大組成部分,隻有經曆過無數次的過失與缺憾,才能在風雨之後看到彩虹。很多的時候,我們都在追求所謂的完美,想要擁有完美的親情,想要擁有完美的愛情,擁有一個完美的人生。其實,日有東升西落,月有陰晴圓缺,就連星星也有永恒和殞落。我們所謂的完美,也不過是在種種缺憾美對比之下的完美而已。不完美才是人生。這是一個“平民的真理”。接受不完美,是生存的智慧,是營造快樂人生的技巧。善於接受不完美者,必定會隨處有緣,擁有幸福人生。
上帝是最公平的,他關閉了一扇門,同樣會為你開啟另一扇門。生活中的不完美恰恰是人生的最大魅力,因為不完美,所以總是想要做得更好,也因此出現許多傑出的人;因為不完美,所以人們更能珍惜現在所擁有的生活。正是生活中的不完美成就了人們追求完美的心。
而那些好高騖遠,刻意追求完美的人,隻能一輩子鬱鬱寡歡、心浮氣躁、患得患失、喜怒無常,“小事不願做,大事做不來”,所謂的“高標準”“高追求”隻能是黃粱一夢,最終一世潦倒。
隻有真正做到平常卻不消極、積極但不苛求的人才能真正獲得成功和幸福。坦然接受生活中的不完美,並在這些不完美之中發現美、發現幸福才是生活告訴我們的幸福竅門。
幸福生活不在天涯海角,不在汪洋大海,五個簡單的法寶就能讓你找到最真實的幸福:
(1)為自己的目標做一個彈簧。
人的一生有起有落,我們不能保證總是向前走,總是走到正確的道路,所以不要對自己太苛求,按照自己的能力製定目標,過度的苛求隻會讓你陷入不能達到的焦慮中。
(2)時刻發現完美。
很多時候美就在我們眼前,隻是我們太過於死板,認為鮮花隻有完整的時候才是美的,其實被風雨打落花瓣的花也很漂亮。
(3)勞逸結合才能走的更遠。
人不是機器,不僅需要休息,而且需要很好地休息,休息好了才能有好心情,也才能不斷應對生活中的不完美。
(4)凡事往好的方麵想。
生活中的不順利是難免的,遇到什麼不順,你就要多想想這個不順會給你所帶來的經驗,這也是一種收獲。
(5)學會比較。
在你自信心不足的情況下,多往後看看那些不如你的人,然後再想想你的優勢,這樣,你的自信心會很快恢複。當然在你自信心增強的時候,也要向前看,畢竟這個世界每天都在突飛猛進不停地發展。
任何時候都看到希望
其實,生活在這個世界上的每一個人都不平凡,而實際看起來他很平凡,很缺少成為一個不平凡人所具有的能力,這是暫時的,不確定的,因為一個人的真正實力都有一個被激發,被挖掘的過程。這股巨大的力量可能正處於冬眠的狀態中,需要不斷的自我提升才能使它醒來。要發揮完全的自我,必須時時將此牢記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