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州食品的貯藏保鮮及加工技術仍十分落後,仍然存在食品產後損耗嚴重、深加工產品少、食品加工企業規模小、及設備技術水平落後等諸多問題。農產品資源有效利用低,食品產量雖然高,但主要以鮮銷為主,加工隻占很小的份額,鮮銷又收到儲藏能力、技術水平限製,損耗很大。深加工產品所占比重小,目前僅隻有湖南老爹農業科技開發公司,加工企業遠遠不夠,資源綜合利用的路子窄,收益低,嚴重挫傷了農戶的積極性。
除了食品的儲藏、保鮮、加工技術的落後,湘西州食品的外包裝技術與該地區的民族特色性的結合還比較少,大多數包裝從材料到設計均沿用普通包裝舊製,幾乎沒有民族特色或創新設計可言。
(三)人才資源嚴重缺乏,科研重視程度較低
據統計,2012年湘西州全州戶籍人口為 2908500人,全州常住人口為2623800人 。全州常住人口中,具有大學(指大專以上)程度的人口為166235人;具有高中(含中專)程度的人口為297231人;具有初中程度的人口為113487人;具有小學程度的人口為820369 人(以上各種受教育程度的人包括各類學校的畢業生、肄業生和在校生)。在武陵山經濟片區內,由於受幾個中心城市的經濟和人口規模的製約,暫時還沒有211、985工程以上的重點大學,隻有吉首大學、懷化學院、張家界學院等幾所二本院校和地方專科學校,這在吸引人才和人才培養方麵顯然處於劣勢地位。此外,長期以來,州政府對當地的食品產業發展的科研投資力度不夠,大多數單位缺乏研究經費,很難開展較高層次的研究。特色食品難以立項,嚴重影響科研隊伍建設。另外,由於經費、人員、體質等原因,至今也沒有進行特色食品鑒定和利用等方麵的深入研究。
(四)缺乏龍頭企業
在湘西州的典型食品企業中,大多數企業經營的產品範圍廣且不專業化。不能讓自身形成特色產業。特色食品投資上,技術研究少、加工設備缺乏、產品轉換程度低、科技含量差、品牌缺少造成產品附加值低、市場競爭力差。湘西州的特色食品企業集生產、加工、科研和銷售為一體的骨幹企業幾乎沒有,特色食品龍頭企業還沒有形成,或者說是還沒有發揮龍頭作用。加上食品企業現有規模較小、名品少、實力相對較弱、對地區輻射帶動力不強、影響力不大。多數食品企業沒有樹立產品形象意識,品牌知名度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市場的占有率。
三、機遇(O)分析
(一)政策扶持,武陵山片區扶貧攻堅和西部大開發戰略
湘西州是湖南省進入西部大開發唯一的地區。鼓勵省內外知名食品加工企業和中醫藥企業到湘西州投資辦廠,努力建成具有湘西品牌的食品、醫藥生產基地。西部大開發戰略對湘西州發展的大力支持暗示了當地特色食品企業的良好前景。
國務院高度重視武陵山片區區域協調發展,就西部大開發、扶貧開發作出了一係列戰略部署,“十二五”時期,國家繼續把“三農”工作擺在了經濟發展“重中之重”的位置,推行“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戰略措施,為特色食品產業發展提供了優良的運作平台。近年來,為推動地方經濟又好又快發展,湘西自治州委、州政府認真貫徹落實上級相關的政策文件。尤其在《湘西自治州“十二五”農業項目規劃》中提到要麵向大市場,構築大生態,培育區域化特色產業,著力提高農業的產業化、規模化和專業化水平,形成以經濟作物為主體的種植業布局,種養加配套的農業產業結構,貿工農一體化的產業化經營新體係,建立區域化布局、規模化生產、品牌化經營、產業化運作,技術支撐體係完備的優勢特色農業產業帶,推進綠色農業高效區和新農村建設先行區建設。這為發展特色食品產業創造了良好的政策環境。
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加快發展現代農業,增強農業綜合生產能力,確保國家糧食安全和重要農產品有效供給。堅持把國家基礎設施建設和社會事業發展重點放在農村,深入推進新農村建設和扶貧開發,全麵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著力促進農民增收,保持農民收入持續較快增長。湘西州食品產業的發展得到了一定的政策扶持。
“十一五”期間,在黨的民族政策的光輝照耀下,在國家民委和省民委的正確領導下,湘西州落實民族貿易和民族特需商品生產優惠政策已取得可喜成果。民族貿易和民族特需商品定點生產企業不斷增加、民族貿易的落實優惠政策不斷擴大和貼息金額不斷增長。湘西州政府根據地方發展製定落實了一係列相關政策。如《保靖縣民貿企業增值稅減免政策》、《關於明確2010年度湘西自治州享受民族貿易貸款優惠利率企業的通知》等等。這些舉措使得優惠政策落實不斷到位、覆蓋麵逐漸擴大。湘西州各縣市在2012年的四個季度政府貼息情況較好,且呈明顯增長趨勢。從表7中可以看出,在2008年至2011年這四年期間,參與到享受國家優惠補貼政策的食品企業呈則逐年增加趨勢,且各個企業的貼息金額一年比一年要享受得多,前景非常樂觀。分析得出:政府多年來一直對民貿企業進行補貼,且補貼金額逐年增加,補貼的企業數量越發廣泛。在州政府的重視下,兩民企業取得了豐碩的成果,當地人民的消費水平有所提高,經濟有所發展,這說明政府大力支持了民貿企業的發展。這給特色食品產業的發展奠定了一定的物質基礎。
(二)食品安全環境下的綠色食品潮流
現階段,食品安全問題已成為萬人矚目的焦點,人們對食品的要求越來越嚴格。在這樣一個特殊時期,對綠色食品的需要就是大家共同的心聲了。並且全球環境問題使環境保護已經成為全球共同的呼聲。節約能源,減少汙染,合理利用資源已成為新的國際焦點。但是隨著統一的國際市場形成,國際貿易間的關稅壁壘的矛盾將逐步減弱,而技術壁壘的矛盾則日益突出。發展綠色食品正是突破技術壁壘,增強我國食品特別是農產品在國際市場上競爭的重要手段。這給湘西州的綠色食品的發展帶來了機遇。
發酵帶有利於發酵產品的開發,能釀處天然的好酒、好醋、好醬油、好酸菜等等;富硒帶能夠培育出天然富硒獼猴桃,富硒柑橘、富硒茶、富硒蔬菜等富硒食品和藥材,不僅有利於人體的健康而且經濟效益十分顯著;亞麻酸帶有利於保健食品和藥品的開發,“果王素”實質上就是從獼猴桃籽裏提取的富含天然亞麻酸的保健食品,後來開發的“金雪康”就是杜仲翅果中萃取的亞麻酸保健食品,“天之驕”就是從青花椒籽中提取的亞麻酸軟膠囊。這些無公害的綠色食品無疑給湘西州食品產業的發展帶來契機。
四、外部威脅(T)分析
(一)交通不便,處於經濟圈的外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