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5章 熱情邁向新起點(3)(1 / 3)

3.要學會積極暗示

積極暗示能強化我們的信心,消除煩惱。消極暗示會降低人的信心,徒增煩惱。在每次考試前,我們要根據自己的情況,進行積極暗示,自己給自己打氣,要對自己說:“我行,我一定行”、“我進步大”、“我這次一定能夠考好”等。

在考試中,如果遇到自己實在解不出的題也不要憂心忡忡。從狐狸吃葡萄的故事中我們可以得到啟迪,狐狸吃不到葡萄就說葡萄是酸的,這並不是“自欺欺人”,而是狐狸的“聰明過人”之處。麵對一顆自己確實吃不到的葡萄,與其在架下上躥下跳白費力,還不如說這顆葡萄是酸的,另找自己熟悉的、力所能及的目標進行突破。總之,通過良好的自我暗示,可以驅散憂鬱,克服怯懦,恢複自信,激發興奮點,使我們能夠熱情地迎接考試。

4.正常作息,保持生活的規律性

在考試前,我們還要保證充足的睡眠,因為養精蓄銳去迎接考試是非常必要的。挑燈夜戰,以犧牲睡眠時間去進行題海戰術是得不償失的。因為題目浩如煙海,我們再做一兩年也做不完。前一天睡眠不足,第二天大腦就會處於半休眠狀態,思維就處於抑製狀態,結果考試就可能會失利。

但我們也不能走另一個極端,覺得考前要大休一周,停止複習,專調心態,這也是不正確的做法。心理學家認為,人如果長期處於緊張的工作學習中,大腦中樞會相應建立起緊張思維運作模式,使人能適應緊張的工作學習。如果突然停下來無事可幹,原來的生物鍾就會被打亂,心理模式就無所適從,我們就會產生失落、不安和心慌等不適的心理現象。所以,我們在考試前最好按原來正常的作息時間作息。

5.笑對考場、坦然麵對現實

心理學研究表明:人的表情與內心體驗是相互促進的。笑與自信的體驗是一致的、相互促進的,充滿信心使人微笑,微笑使人增強信心。考前與考中微笑,內心就會自然滋長自信的體驗。考場遇到同學麵帶微笑,打打招呼就會相互鼓勵,遇到監考老師麵帶微笑,主動問好,老師也自然向考生問好,這樣在不經意中對考場的陌生感、緊張感就會消失,從而獲得心理上的安全感。

6.答題時頭腦要冷靜

保持冷靜,有利於集中精力去分析和解決問題,從而增強自信心。對考試也是如此,麵對考題時,如果頭腦冷靜,能提高答題的水平,增強獲勝的信心。遇事冷靜,臨危不懼,臨難不慌,是在實踐中培養出來的。每個人都有自我調節係統,能夠進行自我調控,能夠將自己的心理狀態調整到最佳水平。

一般來說,進入考場後,心裏處於安靜狀態比較好。有位高考狀元很有經驗,他說:“坐到考場上之後,要平心靜氣,可以閉著眼睛默坐,使自己腦中一片空白,從而達到安靜的目的。如果還是安靜不下來,可以做一些瑣碎的事情來轉移自己的注意力,如擦一擦眼鏡,把手巾折疊方正等,隻要使自己暫時別太掛心考試就可以。”

麵對考試,使自己保持安靜狀態,有利於集中精力去思考、解答試題,有助於超水平發揮,取得較好成績,從而增強自信心。

考試遇到難題,也不要緊張慌亂,可以進行自我心理調節。方法之一是用自我暗示法,自我鼓勵說:“要冷靜,我能成功!”方法之二是閉目片刻,使頭腦平靜下來,或做幾次深呼吸,這樣有助於心理平靜。

7.將考試壓力調控到適度

研究證明:壓力是生活的一部分,是自然的、不可避免的。一定程度的壓力有益於我們的心理成長,增加生活情趣,激發我們奮進,有助於我們更敏捷地思考,更勤奮地工作,一定程度的壓力能增強我們的自尊和自信。但如果壓力過大,則會危害人的身心健康,導致心力衰竭,行為混亂,心理活動能力下降。

研究指出,壓力過大會使觀察能力減小,注意力不集中,注意範圍狹窄,短時和長時記憶能力減退,思維混亂,錯誤率增加,易悲觀失望,自我評價能力降低,興趣和熱情減少,語言問題增加等。

我們也不能忽視一個事實,那就是壓力不足與壓力過度同樣糟糕,沒有壓力,沒有適當的緊張度,就會失去動力,沒有興趣和熱情,缺乏責任感和緊迫感,持無所謂態度,不思進取,不求前進。所以,維持適度的壓力和緊張感有益於發揮人的積極性,壓力過大或過低不利於人主體性的發揮。學習考試也是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