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六章 狼狽為奸(1 / 3)

“什麼?副使是他?”作為當世著名才子,經常被後人折騰出各種造型的陸遊在大宋朝堂之上確實有不少的老熟人,可能夠讓他念念不忘恨得咬牙切齒的就那麼一位,以至於他現在聽到那個名字後依舊會不顧形象地一蹦三尺高咆哮出聲。

“廢長立幼,取亂之道。任用奸佞,亡國之兆!”朱熹的表現要顯得相對沉穩許多,他在聽聞此人姓名後也隻是搖搖欲墜地癱坐在椅子上不停地搖頭歎息。當然,這其中也不排除朱大忽悠已經被打擊得沒了力氣繼續蹦達。

“賢弟,把你那三百兒郎借予為兄,為兄要北上去宰了那****!”辛大俠的脾氣算得上是屋內眾人最暴躁的,他一直秉持著君子敏於行而納於言的作風。隻不過鑒於之前馳援西和州時所犯下的惡行,他在城內那些烏合之眾們心中的可信度已經被降到了最低,想要北上去鬧事沒雲翊的批準還真就不行。

“要去您自己去,兄弟們剛回來可都還累著呢,沒空陪您一起胡鬧。”雖說雲翊的腦子最近被凍成了冰疙瘩,但派人千裏迢迢北上去刺殺大宋使團的副使這種蠢事他還是說什麼都不會做的。再說了,這次辛大俠擅自出兵馳援西和州造成自己手下五百精銳傷亡的帳都還沒算清楚,就那吝嗇到了極致的小妖孽又怎麼會繼續把僅有的三百特種山賊借人?

“豎……豎子!”陸遊穩住了身形,朱熹猛烈地喘息著,辛棄疾怒目圓瞪,彭龜年亦怒發衝冠,這一刻他們不約而同地將矛頭指向了那個到現在都還能嬉皮笑臉對朝廷此舉冷嘲熱風的小妖孽。

“三位兄長,子壽兄,你們能不能稍晚勿躁坐下來先歇歇?不就是求個和談個判嗎,犯得著這麼激動?”就雲翊那臉皮的厚度,他從來就沒在意過別人的咒罵,更何況眼前這四位即便罵人也都還顯得那樣斯文呢?而即便是他們急火攻心選擇了用拳腳說話,這屋子裏除了辛大俠以外其他人的武力也完全可以忽略不計。“你們放心好了,官家肯定已經為此次和談劃定了底線,甭管是誰出使,也甭管那家夥有多麼偏向金國,這最終達成的和約一定會在能夠被朝廷接受的範圍之內。”

很難得的,雲翊居然沒有繼續胡攪蠻纏往大宋官家身上潑髒水,就連朱大忽悠等人聽了後雖怨氣難平卻也不得不承認這話就是實情。在戰場之上心思縝密的統帥都喜歡料敵從寬,大宋官家談判桌上也沒忘記這個原則。

檀淵之盟時,真宗能夠承受的心理底線是送給契丹人三百萬兩白銀,結果負責談判的曹利用曹大人僅僅隻給了三十萬兩,以至於真宗被嚇得驚呼出聲之餘不得不從國庫裏又倒騰出點東西來重賞了這家夥才挽回些顏麵。否則就那麼點的戰爭賠款,真要傳了出去富甲天下遠邁漢唐的大宋還要不要臉了?

正所謂珠玉在前木櫝在後,有了真宗皇帝定下的這規矩,繼位之君誰還好意思不照著做?也正是從檀淵之盟開始一直到兩宋徹底被掃進曆史的垃圾堆為止,大宋朝廷每年需要支付給各番邦異族的歲幣絹貢數目時不時地就會往上躥那麼兩下,這倒不是因為蠻子們的胃口變大了而是大宋官家的心理承受能力在不斷加強。別看孝宗曾經幹出了隆興和議賠款比紹興和議還少這種大宋與敵國談判中絕無僅有的丟臉事,但他給使團劃下的底線也絕對遠在完顏雍可能說出口的條件之上。

連完顏雍都感到滿意的協議,那些個負責前去和談的大宋使者還能有什麼意見?他們總不能去罵大金國主子們傻又更大的便宜也不會占吧?真那樣的話,這些個使者還要不要自己的前程要不要項上人頭了?所以雲翊才能夠理所當然地認為這一次孝宗不管派誰去和談結果都一樣,手裏攥著無比優渥的停戰條件,誰還犯得著去通敵賣國啊?

一句話就堵住了朱熹等人的悠悠眾口,誌得意滿的雲翊一臉壞笑躺在搖椅上怡然自得地品著香茗,看著眼前的四位大儒把自己憋得麵紅耳赤五類具焚。可如果他知道這次大宋在達成停戰協議後送給完顏雍的那點微不足道的添頭是什麼,怕是得有點別的反應才行。

開封府,曾經的大宋都城,這次承載著太多的榮耀與輝煌,卻也深藏有著無盡的恥辱。之所以會把談判的地點選在這裏到不是因為完顏雍有心羞辱孝宗啥的,那也確實顯得有點以小心之人度君子之腹了,人家大金國君臣的心思真沒那樣複雜,做出這個選擇隻是為了能盡快地把大宋許諾的好處給拿到手而已。

“賢侄,依你之見上國會同意我們此次提出的和談建議麼?”梁克家,大宋朝堂內最堅定的反戰派之一。沒辦法啊大宋境內的主張民族大融合的有識之士實在太多了想排上個號都挺不容易的,又哪能去掉那個之一做到天下無雙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