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學會對自己說“不”
挑戰夢想,讓夢想變為現實,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這就需要克服自己懶惰、鬆散的不良習慣。簡單地說,就是要學會對自己說“不”。在自己開小差、想偷懶、產生厭學情緒、被其他活動分散注意力的時候,要堅決地抵製這些消極、不良的情緒,大聲對自己說一聲“不”!
麵對懶惰等誘惑,大家需要經常鼓勵自己,並告訴自己,一個強大的人不是力量最強大的人,而是具備最強大內心的人。
4.製定合適的短期目標
擁有挑戰的精神不是天生的,也可以通過一些方法慢慢讓自己愛上挑戰。在製定目標的時候一定要合理、合適。不要製定一個模糊、空泛的目標,太大、太遠的目標可能會讓自己失去前進的動力和自信心,如果自信都沒有了,那就更別談什麼“愛上挑戰”了。
所以,大家應該把目標具體化,把一個大的目標落實到每個月、每一周甚至每一天,隻有這樣,我們才能明確地看到自己前進的每一步,才會為自己的進步而感到欣喜。勇敢挑戰其實就是在這一點一點地欣喜中培養出來的。
5.提升氣場
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增長自己的學識,敢於麵對困難和挑戰,提升自己的氣場。提升氣場需要一個過程,可以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從自己喜歡的事情做起。隻要是應該做但是沒有做的事情,都可以進行嚐試。
無論遇到什麼事情,都應該學會肯定自己,勇敢麵對自己的不足,相信自己的實力。帶著積極的心態,全力以赴地投入學習中,這時,大家就會發現,自己也可以像別人一樣出色!
挑戰自我:失敗是人生的引路燈
在成長的路上,大家有過失敗的經曆嗎?當麵對失敗的時候,自己通常都是怎麼做的呢?下麵一起來看看張兵同學的經曆吧!
張兵是某校八年級的學生。在小學時他的各門功課一直都很優秀。剛踏入初中時他的成績也是名列前茅。
但是,到了八年級上學期,在期末考試中他的數學成績才得了75分,這對他來說是很大的打擊,因為數學一直是他的強項,以前的考試他的成績從沒有下過90分。
自這次期末考試後,他就像變了一個人似的。樂於助人、熱情開朗的他整天悶悶不樂,總感覺周圍的同學在嘲笑他、看不起他。
好幾次同學叫他一起去看電影、打籃球,可他都拒絕了,而且還時不時地發脾氣,就這樣持續了有一年之久,還仍然沒有從失敗的陰影中走出來。
雖然說“失敗是成功之母”,但事實上,每個人都想事事獲得成功,而不願意接受失敗。其實,人生中,每個人都會經曆成功和失敗,如果麵對成功就高興和欣喜,而麵對失敗就抱怨和氣餒,那就太不對了,因為成功和失敗本身就是生活的一部分,都應以平和的心態去坦然麵對。
雖然每個人都喜歡成功,不想失敗。可是,在生活中,人們多多少少總會遇到一些棘手的問題致使自己失敗。
在很多時候,失敗並不是恥辱的見證,而是經驗的積累,經曆一次失敗就會離成功更近一步。
其實,失敗是每個人都會遇到的,關鍵是要怎樣正確地看待失敗。敢於挑戰失敗,從失敗中汲取經驗和教訓,把失敗當作成功的階梯,在勇敢者麵前就永遠不會有失敗;反之,被失敗壓垮或在失敗中消沉,失敗將如影隨形,使自己的人生更加坎坷。
所以,麵對失敗,大家不能害怕,而要選擇勇敢挑戰,要相信,一切都可以重新開始,希望就在前方。隻有這樣,自己的性格才能被磨煉得更加堅強,心智也才會更成熟。
困難和挫折是自己的一麵鏡子,隻有照到自己,才會看清自己、認識自己,從而得到進一步的成長。正如一位哲人所說:“失敗是人生中的引路燈,是指明成功方向的大坐標。”
一個能了解別人的人是聰明人;能夠認識自己、了解自己的人,才是真正有智慧的人。能夠戰勝別人的人,是有力量的勇士;能夠戰勝自己的人,才是真正的強者。困境不可怕,可怕的是失去自信,失去鬥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