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常說“山外有山,人外有人”,看看周圍的人和事,回過頭來認真審視一下自己,便會發現自己有很多不足的地方。但這並不可怕,隻要敢於承認自己的不足,隻要有上進心,善於向他人學習,大膽接受新鮮事物,敢於嚐試,努力進取,定能獲勝。
那麼,從現在起,放下自己的架子,丟開自己的麵子,承認自己的不足,亮出自己的缺點,並努力改正,學習他人的長處,埋頭做事,不斷提高自己。這樣,不是更好嗎?如果把人生比作跳高,那麼在起點處,隻有蹲得低,才能跳得高。勇於承認自己的不足就是這樣一種低姿態。承認自己隻是中等資質,然後以別人為目標,一個個趕超過去,這才是智者之舉。倘若放不下架子,不肯彎下膝蓋,怎麼能跳得高?
所以,對於自己的缺點,要坦然麵對,要勇敢直視,努力克服自己的缺點,這樣,大家才能讓勇敢成為自己性格的一部分,並一步步地走向成功。
解讀青春:成功屬於敢於挑戰的人
當麵對一些讓自己感到困惑的事時,堅持與放棄,就在一念之間。所不同的是,有的人因為被困難嚇倒,失去了前進的動力,放棄了追求;有的人因為受到了種種挫折,不堪重負,而不能堅持到底,最後以失敗告終。
而有的人卻能以堅定的信念,克服困難,承受挫折。很多時候,他們變困難為動力,認真分析困難的緣由,吸取一次次的教訓,抱著不放棄的精神,接受失敗,向困難挑戰,最後他們當然會體驗到成功的喜悅。
一位著名作家說:“取得成就時堅持不懈,要比遭到失敗時頑強不屈更重要。”有句古語叫“水滴石穿,繩鋸木斷”,就是形容不斷努力的決心和持之以恒的耐心。
有一個年輕人去一家公司應聘,但在麵試的時候這個年輕人表現得很糟糕。
他對總經理的解釋是事先沒有準備,總經理以為他不過是找個托詞,就隨口應道:“等你準備好了再來試試吧!”
一星期以後,年輕人再次走進這家公司的大門,這次他依然沒有成功。但比起第一次,他的表現要好得多。而總經理給他的回答仍然同上次一樣:“等你準備好了再來試試吧!”
就這樣,一連好幾次他都沒有應聘成功。他的朋友勸他說:“你就放棄吧,像我們這樣的人怎麼能進得去這家公司呢?還是老老實實地找份安穩工作吧!”
這個年輕人隻是對他朋友笑了笑,便又繼續去準備了。終於,在第五次應聘時,他被這家公司錄用了。後來這個人成為這家公司的重點培養對象。
在日常的學習過程中,每個同學都懷著成功的願望,然而,最終有的同學成功了——他們的理想變成了現實;有的同學卻半途而廢。
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差別呢?原因就在於成功者更願意挑戰。有時候誰敢於挑戰自己,誰就能成為成功者;誰不敢挑戰自己,誰就將以失敗而告終。
生活中,每個人都會遇到困境。殊不知,在困境之中,往往更需要繼續挑戰——再堅持一下,就能收獲成功的果實。駕馭困境是強者的表現,而急於解脫或妥協隻能讓自己失去寶貴的磨煉機會。
石油大王哈默自從接管了經營不善、當時已處於風雨飄搖之中的加利福尼亞的西方石油公司之後,開始熱衷於石油開發事業。石油業風險相當大,到哪裏去才能找到石油和天然氣呢?哈默的訣竅不同於常人,甚至有些怪僻,他專門在別人認為找不到油的地方去找油。
有一家石油公司在舊金山(聖弗朗西斯科)的河穀裏尋找天然氣。當氣井打到5000英尺(約為1524米)深的時候,仍不見天然氣,這時人們開始灰心,不想再做下去,認為這裏肯定沒有天然氣,否則早就有結果了。於是他們草草收兵,把此井當成廢井放棄了。
石油大王哈默得知這一消息後暗自高興。他立刻請來石油天然氣專家一同前往現場考察。經過詳細勘察分析,專家們一致認為:如果這家公司能夠再堅持下去的話,很可能就會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