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章 第五項 勤奮的修煉(1 / 3)

不管時代的潮流和社會的風尚怎樣,人總可以憑著自己高貴的品質,超脫時代和社會,走自己正確的道路。現在,大家都為了電冰箱、汽車、房子而奔波、追逐、競爭,這是我們這個時代的特征。但是也有不少人,他們不追求這些物質的東西,他們追求理想和真理,得到了內心的自由和安寧。

—— 愛因斯坦

勤奮從成功開始

凡事都有定期,萬物都有定時。生有時,死有時;哭有時,笑有時;相守有時,分離有時;幸福有時,失落有時;栽種有時,采摘所種之物亦有時;拆毀有時,建造有時;撕裂有時,補漏有時;靜默有時,言語有時;喜愛有時,恨惡有時;戰爭有時,和平有時。

生活變化無常,今天也許我們還擁有幸福,明天也許就麵臨著意想不到的災難。現實有時候是一個無情的世界,處處充滿了危機與陷阱,雖然我們已經非常謹慎,但生活總是依然會給我們開一些或大或小的玩笑,讓我們苦笑不得。

麵對上帝跟我們開的玩笑,你會怎麼做呢?是任由命運的擺弄,讓上帝看我們哭泣?還是忍著眼淚告訴上帝我不怕你?有的人也許會選擇前者,因為除了哭泣我們還能怎麼做,但也有人會選擇後者,跟上帝開個玩笑,告訴他痛苦不過如此。

我想敢於跟上帝開玩笑的人肯定是一個有著平常心的人,一個把任何痛苦都看得淡如雲煙的人,一個豁達、自信的人。

在紐約市中心辦公大樓裏有一個開貨梯的人,由於一次意外,他的左手齊腕被砍斷了。一天,有人問他少了那隻手會不會覺得難過,他說:“不會,我根本就不會想到它。隻有在要穿針引線的時候,才會想起這件事情來。”

在我求學時,我父親的一位戰友曾經給我講過發生在他身上的一個故事。他說,他有一位叔叔在一所學校裏教音樂,但是,在文化大革命中,他卻遭受了一場曆史浩劫,他叔叔被下放到雲南邊陲的一個農場進行再教育。和他叔叔一起下放的還有臨近一所大學的中文係的一個老教授。在他們下放的日子裏,他們每天的工作都一樣,就是割草。一年以後,那位中文係的老教授不堪生活的折磨,含恨離開人世。而他叔叔則感覺工作是快樂的。為什麼會這樣呢?他說,當他叔叔默默在割草的時候,心裏就會去感受小草的生命,在勞動之餘,還要哼上幾首曲子,結果他的生活並沒有受什麼影響。盡管工作總是日複一日,年複一年的重複著,但在6年歲月中,在他看來也是眨眼的時間而已。

文化大革命結束後,他叔叔又重新回到了當年任教的大學,重執教鞭。人們驚訝地發現,6年的苦難生活並沒有使他衰老,站在講台上,他還是一如當年那樣神采奕奕。很多人問他,在農場的6年時間是怎麼樣熬過來的,他說,每一次割草都按照音樂的節奏割,割草對他來說就是欣賞音樂。

把割草也當成一種享受音樂的大餐,這是多麼豁達的心啊!命運給我顏色,我正好開個染坊;命運給我一地的碎玻璃,我何不將它們製成可以跳天鵝舞的水晶鞋?有一顆如此看透一切的心,還會有什麼苦難不可以承受呢?

而現實生活中,很多人在大喜大悲麵前往往感慨唏噓,不知所措,甚至樂過了頭,悲過了頭,以至把性命都給賠了進去。

有一位探險家在深山裏發現了一批價值連城的珍寶,於是他冒著九死一生的艱險,曆盡千辛,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把它們帶了回來。

探險家為了保險起見,在保險公司投了巨額保單,保險公司也把這些珍寶存放在金庫中一個特製的保險櫃裏。

據說這是全國最隱秘的一個金庫,即使動用一個加強連,也無法接近保險櫃。

開始幾年,探險家每過幾天都要到保險公司親自檢查,看看保險櫃是不是出了問題。

接連幾年,保險櫃都安然無恙,漸漸地,探險家也就放鬆了警惕,不再時常去保險公司查看自己的珍寶了。

很久之後的一天,他突然想起,自己還擁有一筆價值連城的珍寶,於是急急忙忙奔向保險公司。

當他來到金庫時不由大驚失色,他的保險櫃不翼而飛,當然珍寶也蕩然無存。

探險家眼看自己珍藏這麼多年的珍寶不見了,一著急,心髒病發作,便與世長辭了。

在探險家去世之後的很長一段時間裏,警察都沒有抓獲凶手。後來,真相終於大破,人們才知道原來是保險公司的人偷走了他的珍寶!這個結果多少令人匪夷所思,大概探險家永遠也不會知道,他絞盡腦汁地防範外麵的盜賊原來就在保險公司內部,原來隻擔心那批珍寶丟失,想不到連保險櫃也會失盜。

這位探險家遇到的最大危險竟然不是在探險途中,而是在保險公司!

連保險櫃都不能保險,那麼還有什麼是保險的呢?人生更是一個沒有保險的旅途。

所以說,人的一生就是一個探險。不管你是否做好準備,不管你是否心甘情願,人生都是一係列的探險。一切自有安排,一切都是過程,悲歡離合、成敗得失,這一切要看透,更要看開,對一切可能發生的變故要有心理準備,才會在事情發生時心平氣和。探險家最後一命嗚呼,不正是因為沒有一顆平常心嗎?

由此看來,隻要我們有一顆平常心,我們就不會消極遁世,我們就會迎著明天的太陽一道前進。從這個角度來說,平常心是一種境界,平常心是積極的人生態度,平常心是讓我們走向光明的動力。平常心是得了大獎,中了頭彩,心潮也不過分澎湃;平常心是得意時也不沾沾自喜,四處張揚;平常心是取得大成就時也不“飄飄欲仙”,以為“得道”,以為“成佛”;平常心是遭遇天災人禍時也不怨天尤人,而是頑強拚搏。平常心就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成功提醒:

無門和尚說:“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若無閑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麵對無常的人生與多變的生活,如果能夠以這樣豁達的心境坦然接受,那麼生命還有什麼是不美滿的呢?

給自己的心安上“空調”

我認識的一位朋友是一個公司的老板,不管我何時見到他,總見他麵帶微笑,所以不管有什麼事,隻要看到他那張微笑的臉,我就覺得自己也在瞬間高興起來了。起初,我以為他的微笑隻是出於一種工作上應酬的需要,抑或隻是表演,但後來我慢慢發現,他不隻是微笑在表情,更是微笑在心裏。

他給我講了一個他創業初始的故事:

曾經有一段時間,他的公司麵臨著極大的困難,而他硬是咬牙挺著,期間,一個曾經借錢給他的朋友過來向他催債。這個時候正是他最艱難的時候,他拿不出那筆錢,他請這位朋友看在老鄉的份上再緩些時間,可是這位朋友堅決要將這筆錢拿回來,沒有任何餘地。

他沒有辦法,隻好坐在那裏向朋友解釋目前的情況。最後這位朋友惱羞成怒,竟然不顧朋友情份對他破開大罵起來,他看著朋友怒不可遏、喋喋不休的樣子,真的無話可說,但也感到氣憤和傷心。昔日的朋友竟然如此這般對待自己,怎能不讓人難過?可是,看著朋友依然故我的憤怒,他漸漸地不再感到傷心,他在心裏告訴自己:看吧,他正在給我表演喜劇呢!而我隻是個看客,他的息怒哀樂與我又有何幹?於是,他索性坐在椅子上麵帶微笑“觀看”起來。這位朋友見他如此,不僅更為惱怒,他搬起旁邊的凳子就砸在地上,臉上依然憤怒的表情。他還是坐在那裏,微笑著“觀看”。最後,當這位朋友終於停下來時,他還是麵帶微笑,沒有一絲氣憤的樣子。朋友終於忍不住了,一下子笑起來:“你可真是厲害了!沒見過你這樣脾氣好的人。”兩個人又消除了前嫌。

其實,並不是他的脾氣好,而是他知道與其爭執吵鬧,不如在自己心裏裝上一個部可以隨時調節情緒的“空調”,任外界花開花落,草長鶯飛,都隻看到自己內心的一片寧靜。

不管何時何地都給自己的心裝上一部空調,不管嚴寒酷暑,心裏都是春天不冷也不熱,這樣才是人生的最高境界。

有的人一旦處於逆境,或是遭遇不幸,或是身處險境,他們就會心生恐慌、疑慮或喪失信心,於是便無法支配自己的意誌,苦心經營多年的計劃的毀滅也就接踵而至。這些人與一隻辛苦地從井底往上爬而後又失足跌落的青蛙沒什麼區別。如果一個人胸中充滿憂鬱,思想不集中,意誌也不堅定,想突破困境、擺脫困擾是不可能的。

如果一個人心情沮喪,隻會使他的決策陷入歧途,所以這個時候,千萬別急於解決重要問題,更不適於對自己一生存在影響的大事作任何決斷。一個人精神受挫或心情沮喪時,容易犯下巨大的錯誤,造成不可挽回的損失。我有個一個很要好的朋友就是因為出於一時之氣而嫁給了一個自己並不喜歡的人而遺憾終生,其實,她本來喜歡的人與她分手了,她出於報複的心理就嫁給了一個苦苦追求其多年而她卻不愛的男人,婚後的她心情十分糟糕,經常借酒澆愁,後來甚至萌生出自殺的念頭來。

如果一個人的行為受了自己不良情緒的控製,那是不應該的;相反,一個人應該用理性控製自己的行為。不管你所處的環境糟糕到什麼地步,你也要想盡一切辦法去支配它而使自己不陷於黑暗的憂鬱中,一旦一個人鼓起勇氣,擺脫黑暗,前麵的路就是一片光明了。

人生路上挫折不可避免,失意不可避免,關鍵是,如果心裏有一部可以調節溫度的空調,那麼這些挫折和失意又能奈我何呢?我想我們應該象一個手藝高超的廚師一樣,多一點調料,多一點攪拌,以滿足味覺的需要。孤獨了,想想朋友,煩惱了,想想知己。失去了,想想曾經的擁有,痛苦了,想想過去的快樂,人生就會格外愜意。

成功提醒:

人的一生,不可能完全得到,也不可能完全失去。失去或者得到,那是我們的命運,隻能爭取,不能強求。一顆平淡和寬容的心,是我們的雙漿,隻要擁有,我們就會徐徐劃向自己的快樂。痛苦的給予者或許是別人,但快樂的給予者,一定是自己。

別讓嫉妒害了你

當你看到身邊的人晉升了職位,獲得了獎項,賺了更多的錢,買了大房子,開上了漂亮的轎車,你是否會在心底產生一種說不清是嫉妒還是羨慕的情緒呢?你是否會很違心地向這些人說上一番恭喜祝賀的話而心底卻酸溜溜的呢?

嫉妒應該說是一種正常的情緒,因為人類有攀比之心,自然也就在不如人時產生一種天生的抵觸,那種別人擁有而自己沒有得到的極度羨慕就是嫉妒之心。然而嫉妒往往是成功之路上的絆腳石,嫉妒的怒火會把人燒成灰燼。這句話絕不過分,許多人走向絕路往往就是受嫉妒之火的指引。

曾經,在大學階段,我努力練習寫字,所以我練就了一手漂亮的字體,但我覺得還不夠完美,還有很多人的字寫的比我漂亮得多,但相對於同寢室的幾個姐妹,她們的字就稍微遜色一些了。同時,我還會唱幾首歌,因為基本上從不跑調,所以整體聽起來也還不錯。另外,我還在學校裏的好幾個社團擔任團長,無論口才還是文筆相對於同一個宿舍的姐妹算是有些出色,以致於後來引起同宿舍姐妹的嫉妒來。

起初,她們隻是淡淡地誇讚:“喲,你寫的字很漂亮啊”、“你的文筆不錯哦”、“你的歌唱的很好啊”……諸如此類。隻是在後來的一次生日聚會中,我看出了她們那種強烈的嫉妒之心。在高高興興吃完了蛋糕之後,大家建議輪流唱歌。她們幾個唱的不是很好,但我們覺得無論好壞隻要高興就好。但是我想錯了,當輪到我時,我明顯唱得比較好一點,她們就建議我再唱一首,於是我唱了第二首,爾後又要我唱第三首,可是當唱完之後,突然有一聲音從一個角落裏傳出來:“唱的好也不能一直表現啊!”我當時一下子愣住了,真沒想到她會說出這種話來。

但是後來我想當時確實是自己唱的過多了,如果我故意把歌唱的很爛也許她就不會有那種嫉妒的情緒產生了。但是,我覺得那樣很虛偽,自己也很不舒服。

稍後的時間裏,我也開始克製自己盡量不在她麵前表現自己,我盡量讓自己顯的很笨,但是,慢慢地我發現她依然故我,嫉妒的情緒絲毫沒有從她身上離開,而且更嚴重的是她隻知道嫉妒卻不知道進取。她看著別人的優秀就很氣憤很不滿意,卻忘記了從自己身上找出不足加以改進。甚至,慢慢地她成了隻會嫉妒別人的人,她開始擴大嫉妒的範圍,後來幾乎我們班上的所有人都引起她的嫉妒之心了。她開始公開向我們“論證”某位被公認為係花的同學長得很醜,也公開說某位學習不錯的同學有一口很爛的普通話,更公開說自己在這些方麵比他們都優秀很多。

但是,我們自始至終都沒有看到她自己所謂的優秀,相反,我們看到她在班會前的十分鍾演講中一次次不敢開口,說話斷斷續續;也看到她在每個學期的考試中一次次敗下陣來;更看到她的身邊沒有幾個真心真意的朋友——沒有人喜歡和一個嫉妒別人的人交朋友。

最後,在大學畢業時,她仍然不會唱歌,字寫的不好,文章也寫的很爛,而且在眾人麵前不敢講話,內向而膽小,絲毫沒有一點長進。

此時,我感到嫉妒真的把她害的不淺。

當別人比我們優秀時,一味嫉妒卻不改進自己,這於己於人都沒有絲毫好處,相反還會引起別人的反感。當別人比我們優秀時,如果我們變嫉妒為羨慕為動力,不僅不會傷害到別人的感受,也會讓自己受益匪淺。

古時候,曹操因為嫉妒多才的楊修,容不下他比自己聰明機智,於是借著一次“雞肋”事件,一氣之下要了這個才子的腦袋,而讓自己也落的個暴虐的千古罪名;和紳因為嫉妒深受皇上恩寵的紀曉嵐,時時與他過不去,想著法子與他爭鬥,結果不僅沒有把紀曉嵐鬥下去,反而把自己的身家性命陪了進去。

其實,曹操不必嫉妒多才的楊修,隻要稍加管理他的小聰明,大可使這個才子為自己盡心賣命,錯就錯在曹操不肯將嫉妒化為欣賞,容不得部下比自己強;而和紳也完全沒必要因為嫉妒而和紀曉嵐爭風吃醋,你隻要做好自己的事,當好自己的官,修煉好自己的才德,當你比別人優秀時,皇上自然也會對你格外寵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