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9章 第八項 責任的修煉(1 / 3)

經曆過,奮鬥過,功成名都得到過,再回頭時也就覺得索然無味;而沒有經曆過大風大浪,品嚐過成功那喜悅的滋味時,又使盡全身的力氣去追求去求取。而等到追求到之後,才發現幸福不過如此,才發現其實平淡的生活才那麼幸福,才發現其實我們隻要一份平常的工作,隻要幾個養家糊口的銅板,隻要一個善良勤勞的愛人,隻要一處普通的住所,過平凡安靜的日子就夠了。

人人都渴望過好生活。什麼是好生活?好生活不僅包括富足的物質生活,還包括健康的身心狀況。這就是說,如果要修煉好生活,就要懂得在生活富足的情況下,嗬護自己的身心健康,修煉出一個好身體,一個好心態。

其實,好生活就是一種簡單快樂的心境。一種無欲無求的豁達。

責任無處不在

有一個人,他是某名牌大學的知名教授,他正值中年,已經是博士學曆,而且不到40歲就當上了係主任。他是學生心目中的好老師,也是同事眼中的好夥伴,他有幸福的家庭,有個愛他的老婆,還有個懂事的女兒。這一切在外人眼裏不知要多麼羨慕,可是他總是不快樂,因為當他看到他的有些同事或同學已獲得正教授職稱或成名發財時,他對自己隻是副教授的現狀就開始感到不平衡了。於是拚命著書立說,比原來更辛苦了,他甚至說自己拚了命也要做出個樣子來。這樣幾年過去了,他終於評上了正教授,而原來那些同事或同學有些又當上副校長了,他心裏又不平衡了。於是他再一次奮起直追,結果這次他把命拚掉了,生命定格在45歲。

你的人生到底要什麼?是名聲?地位?財富?還是快樂?愛或幸福?

當今社會競爭激烈,工作壓力非常大。我們聽到人們說的最多的也許就是“太忙了、“快累死了”、“真想好好睡一覺”之類的話。當下的人們確實好累,“心身疲乏”——身體上的累,還有更多的是心累。人們之所以累,無非為名、為利、為情、為生計。

從前有個富人,背著許多金銀珠寶去遠方尋找快樂,可是走遍了千山萬水也沒有找到。

一天,一位農夫唱著山歌走過來,他衣衫襤褸,卻滿臉笑容。富人向農夫討教快樂的秘訣,農夫笑著說:“哪裏有什麼秘訣,隻要你把背負的東西放下就可以了。”

富人驀然醒悟--自己背著那麼沉重的金銀珠寶,腰都快被壓彎了,而且住店怕偷,行路怕搶,成天憂心忡忡,驚魂不定,怎麼能快樂得起來呢?

物欲太多,心就沒了快樂的空隙,因為欲壑難填。這是一個物欲狂飆的時代,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赤裸,利欲熏心也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有恃無恐。

怎樣才算不枉活一生?

究竟我們來這個世界想要追求的是什麼?

有時候,感覺平平淡淡才是真。

有時候,感覺活得總是不夠精彩。

我們總是不自覺地跟著這個世界的腳步追求一些看不到邊的欲望。

我們總是不自覺地在回顧身後的風景時感歎:其實幸福隻不過是無欲無求。

經曆過,奮鬥過,功成名都得到過,再回頭時也就覺得索然無味;而沒有經曆過大風大浪,品嚐過成功那喜悅的滋味時,又使盡全身的力氣去追求去求取。而等到追求到之後,才發現幸福不過如此,才發現其實平淡的生活才那麼幸福,才發現其實我們隻要一份平常的工作,隻要幾個養家糊口的銅板,隻要一個善良勤勞的愛人,隻要一處普通的住所,過平凡安靜的日子就夠了。然而很多人做過了頭,以致賠出了快樂,賠出了健康,賠出了名聲,賠出了性命。

前幾日,聽到新聞說某個地方的一個銀行被盜了5000多萬,後來調查盜賊不是外麵的江洋大盜,而是內部的一個庫管人員。人們多少感到驚奇,於是便紛紛猜測他作案的動機:也許是他整天麵對那麼多錢而自己卻無法得到的不平衡心理在作怪,也許是他覺得自己微薄的工資、寒酸的生活太需要用這些錢來改變目前的現狀。

之後沒過多久,這個人就被捉拿歸案了,而令人們驚奇的是,他身上所帶的那5000多萬原封未動,許多人都認定他費這裏大力氣弄到這麼多錢,肯定會大肆揮霍一番,先過過錢癮再說。可是,他沒有這麼做,也許他身上還有自己帶的和很多錢,用不著花這些,也許他隻是為了滿足心裏對金錢的占有欲而已,而一旦真的金錢到手時,又感到索然無味。

被抓住時,他非常平靜,他說了一句話很讓人深思:“都是錢心把我給害了,要那麼多幹什麼,到頭來還不是一場空!”

“一場空”,是啊,人的一生何嚐不是一場空的結局呢?我們一無所有地來,也要一無所有地走,人生隻是上帝給我們的一張支票而已,隻有使用權,而無所有權。所以,我們縱使有再強烈的欲望,到頭來也還是一場空而已。無邊的欲望盡頭便是無邊的苦海,所以欲望還是要適度才好,不能一味貪多,因為欲望無邊,超過了一個度的限製,就要付出超額的代價。

看看那些因貪欲而入牢、殺頭的人吧,他們為欲望而付出的代價是自己最寶貴的生命,這是一件多麼不值得的事。人一旦被物欲俘獲,就會身不由己地終生做金錢、財物的奴隸,就會挖空心思、不擇手段地拚命聚斂。對金錢的占有,將成為其一生的目標,剩下的什麼原則、人格、尊嚴、道德、法律……統統都是一紙蒼白的空文。

有一首《不知足歌》曾在民間廣為流傳,歌詞很有寓意:

終日忙忙隻為饑,才得飽來便思衣。

衣食兩般俱豐足,房中又少美貌妻。

娶下嬌妻並美妾,出入無轎少馬騎。

騾馬成群轎已備,恨無田地少根基。

置得良田千萬頃,又無官職被人欺。

七品五品猶嫌少,四品三品仍嫌低。

一品當朝為宰相,又慕稱王去登基。

心滿意足為天子,更望萬世無死期。

種種妄想無止境,生忙到死費心機。

成功提醒:

人的一生,如果不懂得知足,如果滿心裏盡是貪婪和占有,那麼這樣的人生無論如何也體會不到生命的樂趣,更不會有快樂和幸福。

健康是最昂貴的本錢

“人”這個本體中最昂貴的東西是什麼呢?有人說是生命,有人說是財富,有人說是真情,卻很少有人說到健康。

曾經有人用“1000000000000”來比喻人的一生,其中“1”代表健康,各個“0”代表金錢、地位、權力、事業、家庭、愛情、房子、車子、快樂……開頭的“1”一旦失去,後麵的“0”將會沒有任何意義。也就是說,健康一旦失去,人生的一切將會從此不再屬於你。

這個比喻如此恰切地讓那些隻顧追逐財富而忽視健康的人感到震驚!人們往往為了生活為了財富而投入大量的精力和時間,卻無暇注意自己的健康。

衡量一個人的事業是否成功,標準並不是其在銀行中存款的多少,而是他怎樣利用身體內在的所有資本,也就是健康。試想,一個生命垂危的億萬富豪,躺在病床上奄奄一息,即使擁有萬貫家產、聲名顯赫恐怕也無福消受。

健康是我們一生中最重要的資本,沒有健康,其他的一切便都是空中樓閣。生命中最重要的獎賞則是健康的體魄。什麼是健康?健康就是布雷厄姆領主連續工作144個小時,依然無比狂熱;健康就是拿破侖24小時不離馬鞍,也不覺得累;健康就是富蘭克林70歲高齡還露營野外;健康就是平斯頓84歲的高齡還能掌握國家這艘航船的方向。這些人都是擁有健康而創造出人生的輝煌業績的,試想,如果沒有健康的身體,這些業績最終將是虛空。

米開朗基羅在他偉大的繪畫作品中,無論是描繪天堂還是地獄,無一不體現出強壯的身體力量,這就是意大利人對人的力量的熱愛。

有一次,前首相格萊斯頓和丁尼生曾一起參加一個盛大的宴會。在宴會上,格萊斯頓時而大笑,時而閑聊,時而講些趣聞逸事,並讓人感覺到他非常有興趣地享受美食,他的活力四射,讓人們感受到他的聰明才智和生機活力。而丁尼生則和格萊斯頓相反,他一直在旁邊沉默不語,讓人看上去心事重重,尤其是他那麵帶悲傷的表情,給人的感覺好像是他對宴會上的東西煩透了。與格萊斯頓相比,桂冠詩人丁尼生是比較年輕的,但是他用於工作的時間太多了,從而忽視了自己的健康。他煙抽得很厲害,一連幾個小時地坐著,身邊放著陶製的煙鬥,一支一支不停地抽。格萊斯頓則正好相反,他總是謹慎而明智地照顧著自己的身體。沒有誰看見過他痛苦、憂鬱。

從格萊斯頓和丁尼生的身體健康指數來看,他們是有著天壤之別的差異的,前者因為對自己照顧有加,從而也活得快樂,後者由於過多地支付了自己的健康,從而使生活過得也沒有生氣。所以說,如果我們能夠應用自己的常識,維持適當的營養,過一種簡單、有規律、有節製的生活,那麼我們永遠都不需要服藥。但我們當中有很多人,過著一種違背生活規律的、有損身體健康的生活。

很多人為了節省金錢,便忽略身體上應有的營養。他們出外辦事時,總是飲食無定,有時竟一點東西也不吃,就是吃也不依照正常的時間;他們往往為了工作,勿促地吃點簡單的盒飯;他們剝奪了自己睡眠和休息娛樂的時間。由於他們經常摧殘自己的身體,所以,不到40歲,他們的頭發已經漸白,身體已經顯出衰老的樣子。

上述那些節省的情形,不但沒有節省,反而是一種更昂貴的浪費。一個人忽略了支持我們整個生命運轉的健康,無異於把一隻能產金蛋的鵝殺死了。

許多人具有超群的天賦,卻最終隻獲得了不足道的成功,就因為他們不善保養自己的身體。千千萬萬人到了晚年感到,甚至連年輕時1%的希望也不能達到,因為身體的原因使自己遠離了成功,因為身體的原因使自己的生活在枯燥和萎靡不振中度過。

洛倫茲·弗爾教授是一位知名學者,他活了85歲。在總結自己長壽經驗時,他說了這麼幾條:“努力工作,但任務不要太繁重。要避免憂慮和惱怒,盡可能以和你的性情相符的方式來生活,充分利用上天賦予你的才能。盡量不要生活在太大的壓力之下。麵對金錢和健康,要合理選擇。一日三餐,要進食水果、蔬菜、穀類、雞蛋和牛奶。

從一開始就要成為嚴格的戒酒、戒煙者,並且要終生保持這一好習慣。要進行有規律的日常鍛煉。記住,保持清潔是神聖的。不要喝濃咖啡或者濃茶。感到疲倦想睡覺時就睡覺,每人每星期至少有一天用來休息。如果你做到了上述這些,十之八九你會長壽。”

成功提醒:

健康是成就偉大事業的先決條件,這是一條鐵的法則。虛弱、沒精打采、無力、猶豫不決、優柔寡斷的人,有可能過上一種令人尊敬和令人羨慕的高雅生活,但是他很難往上爬,不會成為一個領導者,也幾乎不可能在任何重大事件中走在前列。

最重要的隻是現在

這是一個關於姻緣的故事,也是一個關於時間的故事。

故事發生的年代已經非常遙遠,隻記得發生在一個叫做圓音寺的寺廟裏,這裏每天都有許多人上香拜佛,香火很旺。在圓音寺廟前的橫梁上有個蜘蛛結了張網,由於每天都受到香火和虔誠的祭拜的熏陶,蛛蛛便有了佛性。經過了一千多年的修煉,蛛蛛佛性增加了不少。

有一天,佛祖光臨了圓音寺,在他正要離開的時候,不輕易間地抬頭,看見了橫梁上的蛛蛛。佛祖停下來,問這隻蜘蛛:“你我相見真是有緣,我來問你個問題,看你修煉了這一千多年來,有什麼真知拙見。怎麼樣?”蜘蛛遇見佛祖很是高興,連忙答應了。佛祖問到:“世間什麼才是最珍貴的?”蜘蛛想了想,回答到:“世間最珍貴的是‘得不到’和‘已失去’。 ”佛祖含笑而去。

時光又過了一千年,蜘蛛依舊在圓音寺的橫梁上修煉,它的佛性大增。一日,佛祖又來到寺前,對蜘蛛說道:“一千年前的那個問題,你可有什麼更深的認識嗎?”蜘蛛說:“我覺得世間最珍貴的還是‘得不到’和‘已失去’。”佛祖說:“你再好好想想,我會再來找你的。”

歲月悠悠,一千年又過去了,有一天,大風將一滴甘露吹到了蜘蛛網上。這滴甘露與眾不同,它晶瑩透亮,很是漂亮,於是蜘蛛頓生喜愛之意。從此,蜘蛛每天看著甘露很開心,它覺得這是三千年來最開心的幾天。突然一陣大風吹過,將甘露吹走了。蜘蛛一下子感到很寂寞和難過。這時佛祖又來了,問蜘蛛:“蜘蛛這一千年,你可好好想過這個問題:世間什麼才是最珍貴的?”蜘蛛想到了甘露,對佛祖說:“世間最珍貴的是‘得不到’和‘已失去’。”佛祖說:“好,既然你有這樣的認識,我讓你到人間走一遭吧。”

於是,蜘蛛來到了人間,投胎到了一個官宦家庭,成了一個富家小姐,她的名字叫蛛兒。一晃十六年過去了,此時的蛛兒已經成了個婀娜多姿的少女,長的十分漂亮,楚楚動人。

有一天,新科狀元郎甘鹿中士,皇帝在後花園為他舉行慶功宴席。來了許多妙齡少女,包括蛛兒,還有皇帝的小公祖長風公祖。狀元郎在席間表演詩詞歌賦,大獻才藝,在場的少女無一不被他折倒。但蛛兒一點也不緊張,因為她知道,這是佛祖賜予她的姻緣。

事情說來也巧,蛛兒陪同母親上香拜佛的時候,正好遇到甘鹿。二人似曾相識,慢慢地開始攀談起來,蛛兒很開心,終於可以和喜歡的人在一起了,但是甘鹿並沒有表現出對她的喜愛。蛛兒對甘鹿說:“你難道忘了我?十六年前,我們曾在圓音寺相遇。”甘鹿感到很可笑,說:“蛛兒姑娘,我並不記得,也許是你認錯人了吧。”說罷,甘鹿和母親離開了。

蛛兒回到家,一直悶悶不樂,她想,佛祖既然安排了這場姻緣,為何不讓他記得那件事,甘鹿為何對我沒有一點感覺?

幾天後,皇帝下召,命新科狀元甘鹿和長風公祖完婚;蛛兒和太子芝草完婚。這一消息對蛛兒如同晴空霹靂,她怎麼也想不通,佛祖竟然這樣對她。幾日來,她不吃不喝,窮究急思,靈魂就將出殼,生命危在旦夕。太子芝草知道了,急忙趕來,撲倒在床邊,對奄奄一息的蛛兒說道:“那日,在後花園眾姑娘中,我對你一見鍾情,我苦求父皇,他才答應。如果你死了,那麼我也就不活了。”說著就拿起了寶劍準備自刎。

就在這時,佛祖來了,他對快要出殼的蛛兒靈魂說:“蜘蛛,你可曾想過,甘露(甘鹿)是由誰帶到你這裏來的呢?是風(長風公主)帶來的,最後也是風將它帶走的。甘鹿是屬於長風公祖的,他對你不過是生命中的一段插曲。而太子芝草是當年圓音寺門前的一棵小草,他看了你三千年,愛慕了你三千年,但你卻從沒有低下頭看過它。蜘蛛,我再來問你,世間什麼才是最珍貴的?”蜘蛛聽了這些真相之後,好象一下子大徹大悟了,她對佛祖說:“世間最珍貴的不是‘得不到’和‘已失去’,而是現在。”剛說完,佛祖就離開了,蛛兒的靈魂也回位了,睜開眼睛,看到正要自刎的太子芝草,她馬上打落寶劍,將太子緊緊抱在一起。

故事帶有很濃重的童話色彩,但是我們人類又何嚐不是如此呢?對得不到的和已經失去的往往無法釋懷,死死無法割舍,而對正在擁有的卻不懂得珍惜,一次次浪費了屬於自己的幸福,直到發現一切都為時已晚時,才發現時光已經不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