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進行輕鬆的慢跑運動,能增強呼吸功能,可使肺活量增加,提高人體通氣和換氣能力,因為慢跑時所供給的氧氣較靜坐時可多兩到八倍。科學研究發現,慢跑對骨骼關節病、高血壓、冠心病等,都是一種有效的防治方法。
但慢跑會使人變得聰明嗎?美國科學家的一份研究報告稱,經常慢跑對大腦有益。因為經常慢跑會促進腦細胞的生長。研究人員指出,當他們對老鼠進行實驗時,經常慢跑會促進腦細胞的生長,而且會促進負責學習和記憶的那一半大腦的腦細胞生長。
德國研究人員也發現,雙腳拍擊地麵可增強專注程度並改善視覺記憶力,因此慢跑顯然對身體有益,至少有助於大腦健康。
德國烏爾姆大學的研究人員把30個人編為一組,要求他們每周慢跑2次,每次30分鍾,然後測試他們的大腦改善情況。結果發現,盡管受調查者對數字的記憶能力大致沒有變化,但他們回憶畫麵和完成視覺工作(比如與地圖有關的工作)的能力顯著提高。
試驗進行到一半時,研究人員把慢跑者分為兩組,其中一組繼續慢跑,一組停止慢跑。結果表明,與繼續慢跑的人相比,停止慢跑的人出錯率明顯高出許多。
這項研究結果證實,在鍛煉之後,人們感覺自己更加精力充沛,大腦更加敏捷,對周邊環境的觀察力也有所增強。專家指出:“如果定期鍛煉,大腦的供血量就會增加。人的認知能力會在鍛煉時得到改善這種觀點並不是新近產生的。不過現在有越來越多的證據證明了這一點。”
還有一點應該值得關注的是:通過長期的觀察分析,研究人員發現在沒有任何社會往來的前提下,即便是有益於身體健康的鍛煉也會變得有害,對大腦產生負麵效果。因此,專家建議說,“與朋友一起慢跑晨練可以激活自己的大腦,促進大腦神經係統的運動,因為與社會的交流聯係可以緩衝人的壓力,並降低誘發壓力的荷爾蒙的分泌。”
最後,研究人員還提示,讓自己大汗淋漓、高強度的鍛煉也會抑製大腦細胞的活動,而中等強度的鍛煉則可以激活人的記憶力和學習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