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隻狐狸來到了葡萄架下,它也發現以它的個頭這一輩子是無法吃到葡萄了。因此,它心裏想,這個葡萄肯定是酸的,吃到了也很難受,還不如不吃。於是,它心情愉快地離開了。

這隻老狐狸運用的是心理學當中經常提到的“酸葡萄心理”,也可以稱為“文飾作用”或“合理化解釋”,即以能夠滿足個人需要的理由來解釋不能實現自我目標的現象。從某種意義上講,有這種心理的人,才能獲得快樂和幸福。

我們可以看出,第二隻老狐狸有點傻得可愛,它采用了“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的態度,也就是“酸葡萄心理”。酸葡萄心理是因為自己真正的需求無法得到滿足產生挫折感時,為了解除內心不安,編造一些“理由”自我安慰,以消除緊張,減輕壓力,使自己從不滿、不安等消極心理狀態中解脫出來,保護自己免受傷害。

不可否認,酸葡萄心理確實有著實際的意義和作用,尤其是當人們認為自己對所麵臨的狀況已經是無能為力的時候,不妨采用這種應對方式,以免走向極端。任何一種事物都會有正反兩種意義,隻要起到暫緩心理壓力作用,使心理得以平衡,就有其實際意義。當然,我們不能總是停留在此,事後應采取積極措施,解決問題。

第二隻老狐狸在無法摘到葡萄的情況下,它沒有悲觀,而是選擇了樂觀。

從前,有一個悲觀的人,看到他旁邊的那個人總是臉上掛著微笑,就很不理解,難道他就沒有煩惱嗎?為什麼我的痛苦那麼多?於是就有許多問題需要能得到他的幫助。

悲觀者就問樂觀者:“假如你一個朋友也沒有,你還會高興嗎?”

樂觀者回答:“當然,我會高興地想,幸虧我沒有的是朋友,而不是我自己。”

噢,悲觀者又問:“那麼,假如你正在走路,突然掉進了一個泥坑裏,掙紮出來後你成為了一個髒兮兮的泥人,你還會快樂嗎?”

“當然,我會高興地想,幸虧掉進的是一個泥坑,而不是一個無底洞。”樂觀者回答道。

悲觀者有一些明白了,於是再問:“假如你被人莫名其妙地打了一頓,你也會高興嗎?”

樂觀者說“當然,我會高興地想,幸虧我隻是被打了一頓,而沒有被他們殺害。”

於是悲觀者又問了樂觀者最後一個問題:“當你馬上就要失去生命了,你也會高興嗎?”

樂觀者還是樂觀地回答道:“當然,我會高興地想,我終於高高興興地走完了人生之路,請讓我隨著死神,高高興興地去參加另一個宴會吧!”

悲觀者之所以悲觀,是因為他們的心態消極,所以看待事物就悲觀。而樂觀者即使遇到再大的麻煩也還是保持著積極的心態,因為他們把這些作為了上天給予自己的禮物,不管怎樣都會快樂地去麵對它。

這隻老狐狸沒有摘到葡萄,按理說應該是一件很傷感的事情,但它卻用“酸”做為理由,最後還心情愉快。也就是說,它的心態是積極的。當你麵臨一件事情的時候,如果你用積極的心態來看待它,它很可能就會是一件好事,一件對你有利的事情;如果你用消極的心態來看待它,它就會變成一件壞事,一件對你有威脅的事情。所以,事情是好還是壞,在於你是用什麼心態來看待它。

約翰被大水困住,隻得爬上屋頂。

鄰居中有人漂浮過來說道:“約翰,這次大水真可怕,難道不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