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翰回答說:“不,它並不怎麼壞。”
鄰居有點吃驚,就反駁道:“你怎麼說不怎麼壞?你的雞舍已經被衝走了。”
約翰回答說:“是的,我知道,但是我六個月以前養的鴨子現在都在附近遊泳。”
“但是,約翰,這次的水損害了你的農作物。”這位鄰居堅持說。
約翰仍然不屈服地說:“不!我的農作物因為缺水而損壞了,就在上周,代理人還告訴我,我的土地需要更多的水,所以這下就全解決了。”
這位悲觀的鄰居又再次對他那位歡笑的朋友說:“但是你看,約翰,大水還在上漲,就要漲到你的窗戶上了。”
這位樂觀的朋友笑得更開朗,說道:“我希望如此,這些窗戶實在太髒了,需要衝洗一下。”
酸葡萄心理可以幫助我們擺脫緊張情緒,獲得心理上的平衡與穩定,讓我們不至於為了那些得不到的東西,而心情沮喪或妒忌得發狂。
這隻老狐狸沒有摘到葡萄,它沒有抱怨,而是坦然地接受了這個事實。事情既然已經發生了,尤其是很糟糕的事情,與其抱怨,倒不如坦然地接受,因為抱怨也已與事無補。無論在何時,用積極的心態去擁抱生活,才會少些爭執,才會生活得快樂。
從前,有一對很貧困的老夫婦,他們想把家中唯一值點錢的一匹馬拉到市場上去換點有用的東西。
於是,老頭便牽著馬去趕集了。他先用馬與人換得一頭母牛,又用母牛去換了一隻羊,再用羊換來一隻肥鵝,又把鵝換了母雞,最後用母雞換了別人的一口袋爛蘋果。
在每次交換中,他都想給老伴一個驚喜。
當他扛著大袋子來到一家小酒店歇息時,遇上兩個富人。
在閑聊中,他談了自己趕集的經過,兩個富人聽後哈哈大笑,說他回去準得挨老婆子一頓罵或一頓揍。老頭子堅稱絕對不會,兩個富人就用一袋金幣打賭。於是,三個人一起回到老頭子家中。
老太婆見老頭子回來了,非常高興,她興奮地聽著老頭子講趕集的經過。每當老頭子講到用一種東西換了另一種東西時,她都充滿了對老頭的欽佩。
老太婆嘴裏不時地說著:
“哦,我們有牛奶了!”
“哦,羊奶也同樣好喝!”
“哦,鵝毛多漂亮!”
“哦,我們有雞蛋吃了!”
最後聽到老頭子背回一袋已經開始腐爛的蘋果時,老太婆同樣不慍不惱,大聲說:“我們今晚就可以吃到蘋果餡餅了。”
結果,兩個富人輸掉了一袋金幣。
私下裏,有一個富人問老太婆:“你為什麼不責怪他?”
老太婆答道:“事情已經這樣了,責備也於事無補,倒不如坦然地接受。”
其實,如果我們能夠換個角度看問題,就會發現這隻老狐狸實際是個很聰明的家夥:既然已經確認“吃不上葡萄”是個無法改變的事實,不妨就明智地放棄葡萄,甩掉失落與懊惱的心理包袱,輕鬆快樂地重新上路。如果說快樂也有商數的話,酸葡萄心理何嚐也是一種高水平的快樂商數。
有一位老人,每天總是高高興興,臉上永遠都保持著微笑。有人問老人是如何保持這種快樂心情的,是不是有什麼神奇而特別的秘訣?老人說:“如果說有秘訣的話隻有一個,每天早晨,我睜開眼便給自己兩個選擇:一個選擇是快樂地過這一天,另一個選擇是不快樂地過這一天。我當然選擇前者了,所以我每天都過得很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