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妻子問。

“我曾夢想住在一所有門廊和花園的大房裏,但是現在卻住進了47層高的公寓。”

“可我們的房間不是很舒適嘛,而且還能看見大海,”妻子說,“我們生活在愛情與歡樂中,而且我們還有三個漂亮的孩子。”

但斯利卻聽不進去。

“我實在是太悲傷了。”斯利對他的醫生說。

“為什麼?”醫生問。

“我曾夢想成為一名偉大的探險家,但現在卻成了一名禿頂的商人,而且膝蓋落下了殘疾。”

“你提供的藥品已經挽救了許多人的生命。”

可斯利對此卻無動於衷。結果,醫生收了他110美元並把他送回了家。

“我的確是太不幸了。”斯利對他的牧師說。

“為什麼?”牧師問。

“因為我曾夢想有三個兒子,可我卻有了三個女兒。”

“但你的女兒聰明又漂亮。”牧師說。

可斯利卻聽不進去。極度的悲傷終於使斯利病倒了。

他躺在潔白的病床上,看著那些正在為他進行檢查和治療的儀器——而這些則是由他賣給這所醫院的。

一天夜裏,斯利夢見自己對上帝說:“小的時候,你曾答應滿足我的所有要求,可你為什麼沒有把那些賜予我?”

“我能夠賜給你,”上帝說,“不過,我想用那些你沒有夢見的東西而使你驚奇。我已經賜予你一個美麗而善良的妻子、一個體麵的職業、一個好的住所及三個可愛的女兒。這些的確都是最美好的……”

“可是,”斯利打斷了上帝的話,“你並沒把我真正想要得到的賜給我。”

“但我想,你會把我所真正希望得到的給予我。”上帝說。

“你需要什麼?”斯利從未想過上帝要得到什麼。

“我要你愉快地接受我的恩賜。”

過一夜,斯利決定重新再做一個夢。

斯利康複了,幸福地生活在位於47層的家中。斯利喜歡孩子們的美妙聲音,喜歡妻子那深棕色的眼睛與精美的花鳥畫。

從此,斯利的生活充滿了陽光。

有的人已經有了一個幸福的家庭以及一份理想的工作,但是卻仍然不滿足,這份不滿足會讓他覺得非常不快樂,於是就會在心理上產生一種疾病,這種疾病往往會帶走他所擁有的一切。當一切都化為烏有的時候,他就會開始後悔,後悔已前為什麼不知道珍惜那些幸福的日子。這是很多人的一個通病。要知道,容易知足的人才會擁有快樂。

這隻老狐狸死的原因,主要是因為心裏不平衡——對別的狐狸能吃到葡萄心生羨慕,更多的是嫉妒。那麼,我們有必要羨慕和嫉妒別人嗎?當然沒有這個必要。

有這樣兩個人:一個是體弱的富翁,一個是健康的窮漢。這兩個人相互羨慕著對方。富翁為了得到健康,樂意讓出他的財富;窮漢為了成為富翁,隨時願意舍棄健康。

一位聞名世界的外科醫生發現了人腦交換方法。富翁趕緊提出要和窮漢交換大腦,窮漢也非常樂意,其結果是:富翁將會變窮,但能得到健康的身體;窮漢將會富有,但將病魔纏身。

手術成功了,窮漢成為了富翁,富翁變成了窮漢。

不久後,成了窮漢的富翁由於有了強健的體魄,又有著成功的意識,漸漸地又積累了財富。可同時,他總是擔憂自己的健康,一感到有些輕微的不舒服便大驚小怪。由於他總是那樣擔驚受怕,久而久之,他那極好的身體又回到原來那多病的狀態裏;也就是說,他又回到以前那種富有而體弱的狀態中。

由窮漢變成了富翁的那位總算有了錢,雖然身體孱弱,但他總是忘不了自己是個窮漢。他不想用換腦得來的錢相應地建立一種新生活,而不斷地把錢浪費在無用的投資中,真正應了“老鼠不留隔夜食”這句老話。錢不久便揮霍殆盡,他又變成原來的窮漢。然而,由於他無憂無慮,換腦時帶來的疾病不知不覺地消失了。他又像以前那樣有了一副健康的身子骨。

最終的結局是:兩個人又都回到了各自原來的模樣。

要想成為某種人,最重要的是要具備某種心態。一個不具備某種心態的人,即使有幸獲得某些東西,也遲早會失去。其實,不必羨慕別人的名聲、金錢、地位和健康等,隻需做好最真實的自己即可。

第八隻老狐狸帶給我們的啟示是:我們不要和別人做無謂的比較,這樣才能保持心理平衡。我們要珍惜生命,不要動不動地就拿生命開玩笑。我們要感恩生活,珍惜所擁有的一切,知足才能常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