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隻老狐狸來到了葡萄架下,它嚐試著跳起來去夠葡萄沒有成功,它試圖讓自己不再去想葡萄,可是它抵抗不了,它還試了一些其他的辦法也沒有見效。當它聽說有別的狐狸吃到了葡萄後,心情更加不好了,最後它竟一頭撞死在葡萄架下。

這隻老狐狸的下場,是由於它心理不平衡造成的。在現實生活中,我們經常會遇到類似的“不患無,患不均”的現象。很多人在與別人比較的時候,因為心理不平衡而選擇了不適當的應對方式。

這隻老狐狸比上一隻老狐狸死得悲壯些,即使是吃不上葡萄也犯不上撞死啊,看來這是隻不懂得珍惜生命,不懂得感恩生活的狐狸。

一個年輕男人想要自殺。入夜後,他走到屋後樹林裏,想上吊。

當他把一根繩子綁在樹枝上後,樹枝說話了:“親愛的年輕人哪!別在我身上吊死啊,有一對小鳥正在我的枝頭上築巢呢!我很高興能保護他們。如果你在我身上上吊,我就會折斷,鳥巢也就保不住了。請你諒解我,並且也可憐那對小鳥吧!”

年輕人聽了,體諒了他的愛心,就放棄了這枝樹枝,找到更高的另一根樹枝。可是當他把繩子綁上去時,這樹枝也說話了:“年輕人,請你諒解我吧!春天就要到了,不久之後我就要開花,成群的蜜蜂會飛來嬉戲、采蜜,這帶給我極大的快樂。如果你在我身上上吊,我就會被你折彎到地上,花朵就被摧殘而死,那麼蜜蜂們會非常的失望。”年輕人聽了,隻好默默的攀上了第三根樹枝。

“原諒我吧!”他還沒綁繩子,樹枝就開口了,“年輕的朋友啊!我把自己遠遠的伸到路上,目的就是要使疲憊的旅行者在我的底下得到一些涼蔭,這帶給我很大的快樂。如果你吊在我身上,會使我折斷,以後我就再也不可能享有這種快樂了。”

年輕的厭世者陷入了沉思,他問自己:“我為什麼要自殺?隻因為我承受痛苦嗎?樹枝都如此熱愛生活,關心身邊的事物,而我……”

想到這裏,他走出森林。

人不能隻在意自己,隻在意自己受了什麼傷害、委屈,承受了多少重擔、壓力,結果隻能愈來愈萎靡不振。如果將目光從自己身上移開,多注意別人的需求,以幫助別人、使別人得到益處為誌向,擺脫絕望的糾纏。如此,眼界將會逐漸開闊,生活自然日益豐富,生命也將日益蓬勃。所以,什麼時候都應該珍重自己的生命。

我們不但要珍惜生命,還要懂得感恩我們所擁有的一切。

一位美國老師曾給他的學生講過一件令其終生難忘的事情。

“我曾是個多慮的人,”他說道,“但是,1934年的春天,我走過韋布城的西多提街道,有個景象掃除了我所有的慮。事情的發生隻有十幾秒鍾,但就在那一刹那,我對生命意義的了解,比在前10年中所學的還多。那兩年,我在韋布城開了家雜貨店,由於經營不善,不僅花掉所有的積蓄,還負債累累,估計得花7年的時間償還。我剛在星期六結束營業,準備到商礦銀行貸款,好到堪薩斯城找一份工作。我像一隻鬥敗的公雞,沒有了信心和鬥誌。突然間,有個人從街的另一頭過來。那人沒有雙腿,坐在一塊安裝著溜冰鞋滑輪的小木板上,兩手各用木棍撐著向前行進。他橫過道,微微提起小木板準備登上路邊的人行道。就在那幾秒鍾,我們的視線相遇,隻見他坦然一笑,很有精神地向我呼:‘早安,先生,今天天氣真好啊!’我望著他,突然體會到自己何等的富有。我有雙足,可以行走,為什麼卻如此自憐?這個人缺了雙腿仍能快樂自信,我這個四肢健全的人還有什麼不能的?我挺了挺胸膛,本來準備到商礦銀行隻借100元,現在卻決定借200元;本想說我到堪薩斯城想找份工作,現在卻有信心地宣稱:我到堪薩斯城去找一份工作。結果,我借了錢,找到了一份不錯的工作。”

老師最後說:“現在,我把下麵一段話寫在洗手間的鏡麵上,每天早上刮胡子的時候都念它一遍:我悶悶不樂,因為我少了一雙鞋,直到我在街上,見到有人缺了兩條腿。”

人的一生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挫折,但快樂的人卻不會將這些裝在心裏,他們拒絕憂慮,他們選擇快樂。?如果你想生活得快樂,那麼就要學會知足。因為,快樂就是知足,就是珍惜現在擁有的一切。

一天早晨,斯利醒來後,又回憶起往日的夢境。“我真是太不幸了。”斯利對他最要好的朋友說。

“為什麼?”朋友問。

“因為我的妻子和夢想中的不一樣。”

“你的妻子既漂亮又賢惠,”他的朋友說,“她創作了動人的繪畫並能做出美味的菜。”

但斯利對此卻不以為然。

“我真是太傷心了。”有一天斯利對妻子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