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隻老狐狸來到了葡萄架下,它站在高高的葡萄架下,心情非常不好,它在想:為什麼我吃不到呢?我的命運怎麼這麼悲慘啊,想吃個葡萄的願望都滿足不了,我的運氣怎麼這麼差啊?它越想越鬱悶,最後鬱鬱而終。

這隻老狐狸的情況是抑鬱症的表現,即以持久的心境低落狀態為特征的神經性障礙。

這隻老狐狸鬱悶而死,是因為它心中有點太多的抱怨了,總覺得自己不幸運,不快樂,不幸福。其實,它不知道,會比較,才會有幸福而言。

有一個失意的城裏人對生活失去了信心,他走進一片原始森林,準備在那裏了卻殘生。

失意人發現一隻猴子正在目不轉睛地看著他,便招手讓猴子過來。

“先生,有何公幹?”猴子有禮貌地打著招呼。

“求求你,找塊石頭把我砸死吧!”失意人央求猴子。

“為什麼?閣下難道不想活了?”猴子瞪著眼睛問。

“我真是太不幸了……”失意人話一出口,淚水便嘩嘩地流了出來。

“能跟我談談嗎?我也是靈長類呀!”猴子善解人意地說。

“跟你談有什麼用……當年我差了一分,沒有考上重點大學……嗚……”失意人已經淚流滿麵了。

“你們人類不是還有別的大學嗎?你是不是找不到異性?”猴子覺得上什麼大學無所謂,有沒有異性可是個原則問題。

“嗚……”失意人又哭了起來,“有十幾個美女追求我,最後我隻得到其中一個不太漂亮的……”

“天啊,太不公平了!”猴子也為失意人打抱不平,“不過,您畢竟還撈上了一個。工作上有什麼不順心嗎?”

“工作了十來年,才評上一個副教授。你說說,這書還怎麼教下去?”失意人轉悲為憤,怒氣衝衝地說。

“薪水夠用嗎?”這隻猴子看來懂得真不少。

“夠用什麼!每個月除了吃、穿、用,隻剩下800多塊錢,什麼事也幹不了!”失意人滿腹牢騷。

“您真的不想活啦?”猴子緊緊盯著失意人的雙眼,嚴肅地問。

“不想活了!你還等什麼,快去找石頭啊!”失意人不想再跟猴子羅嗦了。

猴子猶豫了一下,終於抓起來一塊石頭。就在它即將砸向失意人腦袋的時候,突然問失意人:“閣下,比起我來,您真是幸福。其實,我比您痛苦多了。這樣吧,把您的地址告訴我,我去頂替您算了。”

失意人忙說:“那可不行!說真的,比起你來,我真是幸福的。”

猴子問:“那你現在還想死嗎?”

失意人搖了搖頭。

在這個世界上,沒有一個人能事事都能如意,即使是比爾·蓋茨,也不例外。凡事應往好的方麵想,要學會比較——比上不足,比下有餘。經常這樣想想,我們就會感覺到幸福了。

有一個青年人非常的不幸。

10歲時,他的母親害病去世,他不得不學會洗衣做飯,照顧自己,因為他的父親是位長途汽車司機,很少在家。

7年後,他的父親又死於車禍,他必須學會謀生,養活自己,他再沒有人可以依靠。

20歲時他在一次工程事故中失去了左腿,他不得不學會應付隨之而來的不便,他學會了用拐杖行走,倔強的他從不輕易請求別人的幫助。

最後他拿出所有的積蓄辦了一個養魚場。然而,一場突如其來的洪水將他的勞動和希望毫不留情地一掃而光。

他終於忍無可忍了,他找到了上帝,憤怒地責問上帝:“你為什麼對我這樣不公平?”

上帝反問他:“你為什麼說我對你不公平?”

他把他的不幸講給了上帝。

“噢!是這樣,的確有些淒慘,可為什麼你還要活下去呢?”

年輕人被激怒了:“我不會死的,我經曆了這麼多不幸的事,沒有什麼能讓我感到害怕。終有一天我會創造出幸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