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帝笑了,他打開地獄之門,指著一個鬼魂給他看,說:“那個人生前比你幸運得多,他幾乎是一路順風走到生命的終點,隻是最後一次和你一樣,在同一場洪水中失去了他所有的財富。不同的是他自殺了,而你卻堅強地活著,這就是你的幸運……”

幸與不幸之間並沒有嚴格的分界線,全在於我們怎麼看待這個問題。其實,隻要能夠堅強地活著,這本身就是一種莫大的幸運。因為隻要堅強地活著,就會有希望,就會創造出屬於自己的幸福。

我們再來說說這隻老狐狸的問題。我們可以看得出,這隻老狐狸心裏充滿了煩惱。那麼煩惱是怎麼來的呢?其實,煩惱都是自找的。

有一個製造各式各樣成衣的商人,在經濟不景氣的波及下生意大受影響,因此他整天心情鬱悶,每天晚上都睡不好覺。

妻子見他愁眉不展的樣子十分不舍,就建議他去找心理醫生看看,於是他前往醫院去看心理醫生。

醫生見他雙眼布滿血絲,便問他說:“怎麼了,是不是受失眠所苦?”

成衣商人說:“可不是嗎!”

心理醫生開導他說:“這沒有什麼大不了的!你回去後如果睡不著就數數綿羊吧!”

成衣商人道謝後離去了。

過了一個星期,他又來找心理醫生他雙眼又紅又腫,精神更加不振了。

心理醫生複診時,非常吃驚地說:“你是照我的話去做的嗎?”

成衣商人委屈地回答說:“當然有呀!還數到三萬多頭呢!”

心理醫生又問:“數了這麼多難道還沒有一點睡意?”

成衣商人答:“本來是困極了,但一想到三萬多頭綿羊有多少毛呀,不剪豈不可惜。”

心理醫生於是說:“那剪完不就可以睡了?”

成衣商人歎了口氣說:“但頭疼的問題來了,這三萬頭羊毛所製成的毛衣,現在要去哪兒找買主呀!一想到這兒,我就睡不著了!”

做人做事,想得長遠一點不失為一件好事。但有些事想的太遠,就了無休無止的壓力,煩惱自然也就跟隨而來。不要掛念太多不該掛念的事,不要把有些事想得太遠,這樣才能心靜,才能快樂。

那隻老狐狸覺得自己很不幸,就像有些人覺得自己懷才不遇一樣。

有一個年輕人,自以為是全才,但畢業以後卻屢次碰壁,一直找不到理想的工作。他覺得自己懷才不遇,對社會感到非常失望,因為他感到是因為沒有伯樂來賞識他這隻“千裏馬”。痛苦絕望之下,他來到大海邊,打算就此結束自己的生命。在他正要自殺的時候,正好有一個老人從這裏走過,救了他。老人就問他為什麼要走絕路,他說自己不能得到別人和社會的承認,沒有人欣賞並且重用他……

老人從腳下的沙灘上撿起一粒沙子,讓年輕人看了看,然後就隨便地撒在了地上,對年輕人說:“請你把我剛才撒在地上的那粒沙子撿起來。”

“這根本不可能!”年輕人說。

老人沒有說話,接著從自己的口袋裏掏了一顆晶瑩剔透的珍珠,也是隨便地撒在了地上,然後對年輕人說:“你能不能把這個珍珠撿起來呢?”

“這當然可以!”

“那你就應該明白是為什麼了吧?你應該知道,現在自己還不是一顆珍珠,所以你還不能苛求立即承認你。如果要別人承認,那你就要由沙子變成一顆珍珠才行。”

年輕人幡然醒悟。

很多時候,我們之所以得不到別人的認可,是因為我們隻是一顆普通的沙粒,而不是價值連城的珍珠。所以,若要使自己得到別人的賞識,那你就要努力使自己成為一顆珍珠。

第七隻老狐狸帶給我們的啟示是:如果與抱怨、鬱悶相伴,那麼幸福和快樂就會遠離。與其整天抱怨,不如尋求改變。幸與不幸全由自己決定,其實活著就夠幸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