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隻老狐狸來到了葡萄架下,這是一隻風韻猶存的女狐狸。它想:我一個弱女子無論如何也夠不到葡萄了,我何不利用一下別人的力量呢?因此,它找了一個年齡稍大些的男朋友,這位狐狸先生借助梯子給了女狐狸最好的禮物。

這隻女狐狸的行為,在心理學上被稱為“補償原則”,即利用自己另一方麵的優勢或是別人的優勢來彌補自己的不足,這種方式在一些情境下也不失為一種好方法。

這隻老狐狸是隻充滿智慧的狐狸。它知道依靠自己的力量是吃不到葡萄的,於是它借助了別人的力量最終吃到了葡萄。也就是說,它懂得怎樣利用別人來彌補自己的不足,它懂得人際關係的力量。

在這個世界上,很多事看起來都是不可能辦成的,因為缺少許多條件。其實,很多時候,隻要肯動動腦筋,巧妙地利用某些潛在的資源,例如人際關係資源,往往就能把不可能變成可能。

有這樣一個廣為流傳的故事。

在美國的一個小鄉村,住著一個老頭,他有個兒子,爺倆相依為命。

突然有一天,一個人找到老頭,對他說:“尊敬的老人家,我想把你的小兒子帶到城裏去工作。”

老頭氣憤地說:“不行,絕對不行,你滾出去吧!”

這個人說:“如果我在城裏給你的兒子找個對象,可以嗎?”

老頭搖搖頭:“不行,快滾出去吧!”

這個人又說:“如果我給你兒子找的對象,也就是你未來的兒媳婦是洛克菲勒的女兒呢?”老頭想了又想,終於被讓兒子當“洛克菲勒的女婿”這件事情說動了。

過了幾天,這個人找到了美國首富、石油大王洛克菲勒,對他說:“尊敬的洛克菲勒先生,我想給你的女兒找個對象。”

洛克菲勒說:“快滾出去吧!”

這個人又說:“如果我給你女兒找的對象,也就是你未來的女婿是世界銀行的副總裁,可以嗎?”

於是,洛克菲勒就同意了。

又過了幾天,這個人找到了世界銀行總裁,對他說:“尊敬的總裁先生,你應該馬上任命一個副總裁!”

總裁先生搖著頭說:“不可能,這裏這麼多副總裁,我為什麼還要任命一個副總裁呢,而且必須馬上?”

這個人說:“如果你任命的這個副總裁是洛克菲勒的女婿,可以嗎?”

總裁先生當然同意了。

說完了人際關係的力量,我們再來說說怎樣用人的問題。

對於用人而言,什麼樣的人才就要用到什麼地方,如果運用不當,這個人的才能就發揮不出來,也不會做出什麼成績。所以,在用人的時候,一定要掌握這個人的才能和長處,然後再看一下什麼樣的工作能讓他的才能發揮得淋漓盡致,這才是正確有效的用人之道。

李嘉誠是香港商界呼風喚雨的富豪。出身寒門的李嘉誠通過半個世紀不懈的努力和奮鬥,從一個普通人成為商界名人,並且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其中固然有他的勤奮和聰明,但每當提起他的成功之時,李嘉誠卻坦然告知,良好的處世哲學和用人之道是他今日成功的前提。

白手起家的李嘉誠,在其長江實業集團發展到一定規模時,敏銳地意識到,企業要發展,人才是關鍵。一個企業的發展在不同的階段需要有不同的管理和專業人才,而他當時的企業所麵臨的“人才困境”較為嚴重。李嘉誠克服重重阻力,勸退了一批創業之初幫助他一起打江山的忠心苦幹的“難兄難弟”,果斷地起用了一批年輕有為的專業人員,為集團的發展注入了新鮮血液。與此同時,他也製訂了若幹用人措施,諸如:開辦夜校培訓在職工人、選送有培養前途的年輕人出國深造。而他自己,也專門請了家庭教師傳授知識,並自學英語。

在李嘉誠新組建的高層領導班子裏,既有具傑出金融頭腦和非凡分析本領的財務專家,也有經營房地產的“老手”;既有生氣勃勃、年輕有為的港人,也有作風嚴謹善於謀斷的洋人。可以這麼說,李嘉誠今日能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他的集團能成為縱橫東西的跨國集團,是和他回避了東方式家族化管理模式,大膽起用洋人分不開的。他起用的那些洋專家,在集團內部管理上把西方先進的企業管理經驗帶入長江集團,使之在經濟的、科學的、高效益的條件下運作,而在外,尤其是在西方,這些洋人不但是李嘉誠接洽收購的先鋒,而且是他集團進軍西方市場的向導。

精於用人之道的李嘉誠深知,不僅要在企業發展的不同階段大膽起用不同才能的人,而且要在企業發展的同一階段注重發揮人才特長,恰當、合理運用不同才能的人。因此,他的“智囊團”裏既有朝氣蓬勃、精明強幹的年輕人,又有一批老謀深算的“客卿”。香港商界盛傳李嘉誠左右手與“客卿”並重,其中最令人注目的是精明過人,集律師與會計師於一身的李業廣和叱吒股壇的杜輝廉,後者為李嘉誠在股票發行、二級市場上的收購立下了汗馬功勞,特別是在1987年香港股災之前,為李嘉誠的集團成功集資100億港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