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真是一門很大的學問。吃的適宜有益健康,吃的不科學不但對人體毫無營養,還會給身體本身增加負擔,甚至有害健康。尤其是各種美食之間,常常相衝相克。如果將這些相克的食物同食,不但不會滋養自己的身體,反而會損害身體,真是不可不防呀!
栗子和豆腐
豆腐裏含有氯化鎂、硫酸鈣這兩種物質,而栗子中則含有草酸,兩種食物遇到一起可生成草酸鎂和草酸鈣。這兩種白色的沉澱物不僅影響人體吸收鈣質,而且還易導致結石症。同理,豆腐也不能與竹筍、茭白、菠菜等同吃。同食之後,可能導致結石。
雞蛋與豆漿
豆漿中含有胰蛋白酶抑製物,這種物質能抑製人體蛋白酶的活性,影響蛋白質在人體內的消化和吸收。而雞蛋的蛋清裏含有的黏性蛋白,可以與豆漿中的胰蛋白酶結合,使蛋白質的分解受到阻礙,從而降低人體對蛋白質的吸收利用率。
牛奶與巧克力
牛奶中含豐富的蛋白質和鈣,巧克力中則含有草酸,若二者混在一起吃,牛奶中的鈣會與巧克力中的草酸發生反應,生成不溶於水的草酸鈣。這樣一來,牛奶和巧克力中的營養物質不但得不到較好的吸收利用,還可能會發生腹瀉、頭發幹枯等症狀,影響身體健康。
柿子和螃蟹
螃蟹體內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與柿子的鞣質相結合容易沉澱,凝固成不易消化的物質。因鞣質具有收斂作用,所以,還能抑製消化液的分泌,致使凝固物質滯留在腸道內發酵,使食者出現嘔吐、腹脹、腹瀉等食物中毒現象。
橘子和牛奶
牛奶中的蛋白質會先與橘子中的果酸和維生素C相遇而凝固成塊,影響消化吸收。同食之後可能引起腹脹、腹痛、腹瀉。
菠菜與豆腐
豆腐裏含有氯化鎂、硫酸鈣這兩種物質,而菠菜中則含有草酸,兩種食物遇到一起可生成草酸鎂和草酸鈣。這兩種白色的沉澱物不能被人體消化吸收,不但影響人體對鈣質的吸收,而且還會增加人體患結石症的機會。
海鮮與啤酒
海鮮中含有嘌呤和苷酸這兩種成分,而啤酒中則含有分解它們的催化劑--維生素B1。如果頻繁地吃海鮮並同時飲用啤酒,啤酒中的維生素B1會催化分解嘌呤和苷酸,促使有害物質在體內的結合,增加人體血液中的尿酸含量,從而形成難排的尿路結石。如果自身代謝有問題,還容易導致人體血液中尿酸水平的急劇升高,誘發痛風,甚至出現痛風性腎病、痛風性關節炎等。
海鮮與水果
葡萄、山楂、石榴、柿子等水果中含有鞣酸,如若在吃海鮮的同時吃水果,這些鞣酸就會與海鮮中富含的蛋白質發生化學反應,生成沉澱凝結物,嚴重時還會出現嘔吐、腹脹、腹痛、腹瀉等症狀,大大影響腸胃的消化功能。所以,人們在吃過海鮮後,最好間隔4小時以上再吃這類含鞣酸的水果,以免造成消化不良。
石榴和海鮮
海鮮中的魚、蝦、藻類,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和鈣等營養物質,如果與含有鞣酸的石榴同食,不僅會降低蛋白質的營養價值,且易使海鮮中的鈣質與鞣酸結合成一種新的不易消化的物質,這種物質會刺激胃而引起不適。含鞣酸較多的秋季水果還有柿子、葡萄、山楂、青果等。海鮮與這些食物同食之後可能發生腹痛。
蘿卜和橘子
蘿卜等十字花科蔬菜進入人體後,經代謝很快就會產生一種抗甲狀腺的物質——硫氰酸。該物質產生的多少與攝入量成正比。而橘子、梨、葡萄等水果中的類黃酮物質在腸道被細菌分解,轉化成羥苯甲酸及阿魏酸,它們可加強硫氰酸抑製甲狀腺的作用。同食之後,可能誘發或導致甲狀腺腫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