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5章白領要謹防“鉛”毒(1 / 1)

很多人都以為汽車尾氣是人體攝入鉛的主要原因,其實,人體中的鉛大約有90%是來自於食品的。而我國以往對食物中鉛含量的限製標準較為寬鬆,也是造成鉛危害的原因之一。目前,國家正著手將這一標準提高,以減少食物中的鉛對人體的危害。

專家指出,食物中的鉛會被人體慢慢吸收,一般來說,成人的吸收率是10%~20%,兒童的吸收率是40%左右。當成人血液中鉛的濃度達到400微克/升時,就可確診為職業性鉛中毒;兒童血液中鉛濃度超過100微克/升時,就會對他們的身體造成危害。科學研究發現,兒童的血鉛濃度每上升100微克/升,其智商就會下降5分左右。

多年來我們對食物中的鉛對人體的危害有所忽視。我國雖然早就製定了食品中鉛限量衛生標準,但與國際標準相比,一些指標要高得多。如糧食中的鉛含量,現行標準是0.4毫克/千克,而國際標準為0.2毫克/千克;蔬菜是0.2毫克/千克,國際標準是0.1毫克/千克,這是我國著手準備對食物中鉛限量標準進行調整的重要原因。

到底是哪些食物中的鉛進入了人體呢?專家說,由於攝入量大,糧食和蔬菜是人體中鉛的主要來源。肉類、水果、魚蝦、雞蛋中也含有鉛,但由於人的總體攝入量不大,所以對健康的危害相對小一些。糧食和蔬菜中的鉛主要來自於土壤、水和空氣。

在浙江的一些地方,由於煉鉛企業和生產鉛鋅蓄電池的企業比較多,那裏生產的食物中鉛的含量就遠遠高於國家的相關標準。另外,調查發現,生長於馬路邊的糧食和蔬菜,它們的鉛含量也比遠離馬路的作物高得多。

還有,食品在加工過程中,也會受到鉛汙染。專家告訴我們,鬆花蛋、爆米花等食品在加工過程中都使用了含鉛物質,尤其是鬆花蛋,即使是號稱“無鉛”的,其鉛含量也比其他食物高很多。

要想減少鉛的危害,專家認為,至少要從四個方麵來做:

加大整治環境汙染力度,控製含鉛廢氣、廢水和粉塵的排放。對於食品企業,特別是小作坊,應嚴格生產工藝,減少加工過程中鉛進入食品的可能。

經濟上有條件的消費者,可選購有機食品或綠色食品。蔬菜加工時應多洗幾次,盡量減少表麵的灰塵。至於鬆花蛋等食品,能不吃盡量別吃。另外,由於農作物生產時主要從根部吸收營養,食物的果實中含鉛量小於根部,所以,應多吃果實少吃根。

少吃果脯、蜜餞、膨化食品等,在國家檢測中,這些食物缺少鉛含量這一項,選購時要格外小心。

當身體含鉛過多時,可以嚐試用飲食療法排鉛。

(1)胡蘿卜牛奶:胡蘿卜50克,煮熟後取出壓爛,調入牛奶200毫升中服食。

(2)金菇蝦肉:金針菇100克,煮熟去湯,蝦皮50克,溫水略洗共瘦肉200克。將上述三物共剁成泥,加調味品製成餡,包成餃子(或餛頓)煮食,可分數次食用。

(3)蒜泥海帶粥:大米50克,海帶15克,切碎,大蒜兩瓣搗爛。大米、海帶加適量水先煮,待成粥後再加入蒜泥和調味,稍煮片刻即成,可分數次食用。

(4)金梅飲:金錢草10克,烏梅10克,甘草10克,煎湯去渣,約300毫升,分3次飲服。

(5)甘草綠豆湯:甘草10克,綠豆50克,煮湯,使綠豆酥爛。不加糖,喝湯及吃綠豆。

(6)金土雞塊湯:金錢草10克,土茯苓6克,用水煎汁至300毫升,去渣,加入雞塊150克(頭,爪勿用),煮湯加入調味品,喝湯,吃雞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