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八十一章(1 / 3)

光陰太過匆匆,一晃又是月餘。

大漢,人人一片歡欣,因為匈奴一戰,帝王禦駕親征大獲全勝。

新近繼任的匈奴王明確向大漢繳文,願意臣服大漢並與大漢永結友邦,每年為大漢繳納歲貢,以顯對大漢敬服之心。

當然,為顯大漢大國之威,劉徹特地委任桑弘羊全權負責兩國通商事宜。不過,仍舊沒有將商貿的自由開放給普通商人,一切商貿活動全部歸為朝廷統一管理。

這一點,讓陳阿嬌頗覺遺憾,並且有些後悔,為什麼當初在劉徹那兒吹枕邊風的時候,隻讓其建立兩國互慧互利的商貿合作關係,卻沒有談及開放一定的商貿權給普通商人呢!

一個早上,當消息確認後第十次歎息時,劉非似笑非笑的看著陳阿嬌道:“你怎麼了?如今紙張生意不是很紅火!”

“的確是紅火,可是這一排都是買紙的,也賺不了多少銀錢呢!”陳阿嬌嘴上說的無精打彩,其實心底裏卻是十分清楚,現下裏必須得這樣低調。

“先過過癮吧!”劉非無奈的微微搖了搖頭,帶著些寵溺的無奈道:“如今時日,你能做的買賣也隻有這項了!”

“你說,你是不是早就料到我有行商賈之意圖,所以故意帶我隱到劉德的封地上來的?”陳阿嬌瞟了他一眼,一幅閑淡適宜的樣子,當下眼珠子一轉,似是明白了些什麼,於是道:“劉德乃河間王,素來喜好作賦編修,如今有了紙張,即有需求又有財力,哪怕這滄洲的紙鋪開得再多,也不會生意太差,好歹能夠賺些吃食錢,是也不是?”

“嗬嗬!你想得不錯!”劉非好笑的看著一臉得意的她道:“如此悠閑的日子,你可覺得滿足?”

“滿足是滿足了,可總覺得可惜了呦!”陳阿嬌不置可否,然後帶著惋惜口吻道:“多好的創想啊!就這麼拱手送人了。”

哎!紙作為四大發明之一,在曆史上一直是歸於東漢蔡倫的功勞,其實在蔡倫發明這前,西漢就是有紙的,隻不過製造工藝複雜,所以也就物以稀為貴了,一般僅有的小批量,也隻作為貴人們賞玩用的。

之所以,蔡倫為被寫入史冊,就是因為他發明的‘紙’,所用的用料不是破魚網或者破布袋一類的東西,而是最終定下來用樹皮,再加上製造工藝的精益求精,不但降低了紙的造價,而且質量還好上許多,韌性等各方麵也有很大的改進。

隻不過,陳阿嬌她厚顏無恥的將此發明創意給先盜用了,好在也不是完全沒有良心,至少在劉非為她辦事的時候,她讓劉非將此紙命明為‘蔡倫’紙,至少也算是在名聲上以另一種形式補償了。但願東漢的那位蔡倫不要喊出一句與三國時期頗為相似的感歎:即有彼蔡倫,何生此蔡倫!(三國時期,東吳周喻曾有一句名句:既生喻,何生亮!)

那麼,如果這句話被記錄進史冊的話,休說後人,她自己都會覺得有些驚悚的。

“若是沒有獻於帝王,就不會有如此規模的大力推行,而沒有眾人對紙的趨之若騖,你連紙的生意都沒得做。”劉非看著她,客觀道:“可能就隻剩下在院子裏種種菜了。”

“種菜就種菜!”一聽到帝王兩字,陳阿嬌隻能故作賭氣、才能壓抑住自己對劉徹的異樣感懷,她道:“我的菜自種自賣,說不定還能置辦田地莊鋪成地主婆呢!瞧我現下裏,月餘下來就幾百錢。”

“無妨!”劉非將陳阿嬌的所有表情都盡收眼底,眼神閃爍之後,淡然道:“等過段時日,染色紙將會先出現在你的鋪子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