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員工來說,企業管理者從來就是他們的掌櫃。但是,一樣的管理者,命運卻往往迥然不同。有的管理者最終累死在工作崗位上,有些管理者卻能縱馬雲遊,麵朝大海,春暖花開。

當很多企業管理者還沉醉在唯我獨尊的遐想中時,那些聰明的管理者們卻早已懂得了“甩手”,讓自己成為一個真正的“甩手”掌櫃。在如今這個時代裏,企業界已經湧現出越來越多的“甩手掌櫃”,他們瀟灑的身影,似乎印證了一位先賢的古訓:無為,則無不為。

“甩手掌櫃”的出現,正是這個商業時代變革的縮影。企業在本質上就是我們每個人共同的人生舞台,以及所有企業員工普遍理想的自我實現舞台。很多企業之所以做不大,追根溯源,就在於無法改良他們的“土皇帝”基因。

人性中對於權力的貪欲,使很多企業管理者無法與內部強人共享人生舞台,更別說“甩手”了。相反,一有人功高才大,即刻緊張起來,必欲除之而後快,最後演變成無數“功高震主”的荒謬悲劇。所以,我們可以看到一個很奇怪的現象:企業最強大的對手,總是在企業內部沉睡。伊利最大的對手,赫然就是曾經被鄭俊懷逼走的牛根生。

事實上,在現代商業組織中,企業產權的法律保護,使企業中根本不存在被“篡權”的可能,“甩手”並無失控之憂。更何況企業處於完全開放的競爭體係中,能否為企業帶來價值,永遠是衡量一個人的最終標準。

現代企業中,一個真正“厲害”的管理者其實並不在於他懂得多少,而在於他能否懂得通過屬下,幫他規劃下一步的棋局,看到下一步的發展。而優秀的企業管理者要做的唯有對向心力的維護與激勵,讓自己做一個有效的“甩手掌櫃”。

商業社會的進化,將使企業管理者群體突破創業英雄與獨夫混合的雙重角色,成為真正的“甩手掌櫃”,是企業管理者在新的商業時代中的明智選擇。

有個企業管理者經過一番磨礪之後感慨地說,“我現在才明白一個好的管理者就應該是一個有效的‘甩手掌櫃’。管理就是你不做事,讓人做事,讓別人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而我要做的就是怎樣讓別人去做,並且別人願意去做。”

充分授權是現代企業管理的要義之一。沒有授權,也就沒有管理。這是現代管理與傳統管理的根本區別之一。授權就是“孫悟空”的分身之術,它是激活自身與組織蘊藏著的領導力的真正源泉,能使企業的員工感受到熱情的激勵和充滿希望的發展機會,能進一步提高士氣和忠誠度,穩定隊伍。

但授權並不是說管理者什麼都不管,而是把他們從事務性、常規性的工作中解脫出來,使其有更多的時間與精力,關注、開拓新的領域,構思企業未來的發展戰略。管理者要管頭管腳(指人和資源),但不能從頭管到腳。許多能力非常強的管理者卻因為過於完美主義,事必躬親,總覺得什麼人都不如自己,最後隻能做最好的企業員工,卻成不了優秀的管理者。

授權理論,知易行難。許多管理者何嚐不想當“甩手掌櫃”,可是他們卻總是當不好,一甩手就變成了失控、變成了無效率。所以他們寧可選擇不授權、不分權、不放權,千斤重擔一肩挑,把自己搞得頭昏腦脹、筋疲力盡,最終不能使企業完成由傳統作坊式管理向現代企業製度的飛躍。而其中有一些佼佼者則因擺脫不了“完美主義”的局限,唯我獨尊,不能授權和放權,以致淪為孤家寡人,這個教訓尤其令人深思。

毫無疑問,在授權和放權過程中,可能會出現一個轉折和過渡的“適應期”乃至發生混亂,員工的成長和成熟也有一個過程,需要付出相應的成本和代價,一些管理者接受不了這個事實,則隻能劃地為牢,永遠重複著自我,不能前進。

本書堪稱為一部“甩手掌櫃”的管理寶典,其中的所有話題都圍繞著怎樣選好人、用好人、管好人,怎樣讓你手下的人最大限度地發揮作用。告訴你如何為公司物色得力的人手,如何培養一批自己的業務骨幹,如何留住那些有本事的人,用好那些有本事的人,如何輕輕鬆鬆當一個“甩手掌櫃”。

對各個層次的管理者來說,本書都有一定的實用性、仿效性或借鑒性。在本書中,您可以輕而易舉地學會如何使用人才、管理人才,並能夠通過潛移默化的方式將其運用到實踐中。

願此書成為您管理生涯中的一盞明燈,為您的前程增添一份永恒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