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曼哈頓孤兒(1 / 3)

1900年的曼哈頓島,空氣中彌漫著紙醉金迷的氣息。從華爾街到百老彙大道,每平方米的土地上都是自信的美國人,在新世紀的第一年裏,以超過以往任何時代的魄力,創造著財富,創造著美國。

此時的曼哈頓島上,隻有一個無人注意的地方,那就是唐人街。

徐家商號位於唐人街的盡頭。從店門口左轉,是肮髒不堪的街道和用粵語交談的人們。而向右邁出一步,則是車水馬龍,充滿時尚氣息的美國街頭。

尷尬的地理位置,代表著商號老板徐雲升尷尬的處境。

商號老板徐雲升現年五十六歲,是第二代華裔移民。他的父親,一個貧苦的廣東移民,死於1866年修建太平洋鐵路時著名的塞拉山脈路段。徐老掌櫃親身體會過華人生存的辛酸,自然不想子孫繼續這種不幸,於是一直尋求融入美國社會。然而現實是,白人們已經不需要埋在鐵路路基下的屍骨了,對於華人,他們從骨子裏感到厭惡。

因此,徐家商號雖然緊鄰美國最繁華的街道,也時不時地跟洋人做些買賣,卻始終無法邁出那近在咫尺的一步。

此時正是午後兩點,炎熱的天氣讓人有些昏昏欲睡。徐雲升趴在櫃台上,用枯瘦的手指劈裏啪啦地撥劃著算盤珠子,準備等夥計過來接班後回後堂睡上一覺。

商號對麵的空地上,幾個灰頭土臉的孩子正在白晃晃的陽光裏玩耍。徐雲升見得多了,知道都是些華人孤兒。這年月,華人的境地越發不堪(作者注:美國於1882年簽署《排華法案》),在外邊被生生打死的,活活累死的,又或是病死的、餓死的不計其數。雖然白人不許華工攜帶子女,但總有那麼三兩個有兒女的。沒了爹媽,在外邊早晚是個死,於是慢慢都進了華埠,靠同鄉人的接濟過活。

孤兒裏年紀大點的都各自找了地方賣力氣糊口。隻有這群小的,平日沿街乞討,自生自滅。

其中最年長的那個叫小九的,才不過十二歲,領著幾個孩子在那扮兵匪。嘻嘻哈哈的笑聲傳來,似乎一點也聽不出人世的艱辛。

忽然,幾個白人小孩從街對麵走了過來,也都是十一二歲的模樣,遠遠地就在大聲叫罵:“中國豬玀,****,滾出去!”

徐雲升眉頭一蹙,手下的算盤珠也停了下來。

幾個華人孤兒似乎有些懵了,不知道哪裏招來的過錯,一時間都有些不知所措。

由於唐人街相對封閉,居民文化水平不高,平日交流都是講國內方言,小孩子更是聽著“點睇”、“老細”、“有米”長大的,能聽讀英文的卻沒有幾個。

直到白人小孩衝到近前,大力推攘起來,孤兒們才知道是來找茬的,連忙退後幾步,紛紛看向小九。

小九因為年紀大,有時會跑到華埠外麵玩耍,因此懂得少許英文。剛剛白人小孩罵“******”的時候他已經氣得不行,此刻看到對方上來就動手,更是牙都咬碎了。

“打他們!”

小九話剛出口,人已經撲了上去。一個正在叫罵的黃頭發小孩被一拳打中眼眶,砰的一聲倒在地上。幾個孤兒二話不說,跟在後麵就衝了上去。

白人小孩似乎被嚇了一跳,猝不及防地挨了好幾下。不過畢竟年紀要大上兩歲,很快穩住了陣腳。

一個滿臉雀斑的男孩奮力推開小九,扯著嗓子喊道:“******不聽話,夥計們,打死他們!”

白人孩子本來就是來找茬的,聽到男孩的話更是發了狠,仗著身高力壯,對幾個孤兒一頓拳打腳踢。

這裏的吵鬧聲很快驚動了其他人,徐家商號兩旁的幾戶人家紛紛露出腦袋來。

“嘿,以為什麼呢,原來是小孩打架。”

“怎麼和外國孩子打起來了?不會把警察招來吧?”

“這哪裏打得過啊,瞧瞧,都給壓在地上了。”

……

徐雲升聽著人們的議論,忽然就覺得有些刺耳。

大人被欺負自然沒話說,畢竟是在別人的地盤上,既然是漂洋過海來討口飯吃,就免不得低聲下氣。但是這麼小的孩子,又都是沒有父母的,被打落牙齒也隻能和血吞。平日不聞不問也就罷了,這時候何苦再說那些個風涼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