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馮樹垣飛機製造公司(1 / 3)

一如既往地求推薦!

————————————————

“我在美國學會了現代化的科學知識,受到相對公平的法律保護,享受著新世紀的文明成果,這一切,都促成了我今天的成功。”

在位於東百老彙大街和堅尼街交彙處的克拉斯****大廈,新古典主義的門柱下麵圍繞著十幾台滑箱式照相機,身著黑色燕尾服的馮如站在台階上侃侃而談。

“而我的祖國,仍然充斥著貧窮與落後,被愚昧的雲霧所遮蓋。可以說,我所取得的成就是美國的成就,而不是中國的成就。”

馮如的眼神中帶著一絲悲涼,他緩緩地掃視著人群中那些黃色的麵孔。

“但是,至少這一項發明,能夠讓我站在這裏,對所有的美國人說,我們華人,不僅僅是中餐館裏的洗碗工,也不僅僅是洗衣房裏的黑心店主,我們也許有很多不足,但是這並不妨礙我們和你們一樣,隻要擁有機會,就可以創造奇跡。如果說我的發明證明了什麼,那麼就是我們的國家依然貧窮,但是我們的智慧從未枯竭!”

隨著馮如的話音落下,十幾台照相機幾乎同時按下了快門,將這位中國青年凝望遠方的堅定目光定格在曆史的記憶中。

全場掌聲雷動,人們忘情地拍打著雙手,歡呼聲與喝彩聲如同潮水般湧向年輕的航空驕子。

紐約州參議院議長埃格博特·史密斯在掌聲中大步走上台階。他親熱地拍了拍馮如的肩膀,似乎是老朋友般耳語了幾句,這才向狂熱的眾人壓了壓手。

“紐約的居民們,今天能和你們站在一起,共同見證這個曆史性的時刻,我感到萬分榮幸……”

相比於馮如的慷慨陳詞,這個老牌政客的演講顯得更加熟練而煽情,他從馮如的大發明開始,一直講到美國國父們塑造的美國夢,同時不忘順帶著表揚華人的勤勞勇敢,抨擊《排華法案》違背人權精神,雖然隻是聊聊幾句,卻是搔到了華人們心中的癢處,一時間也贏得了不少的掌聲。

在台階的兩側,分別站著紐約市政府和商業界的大人物們。他們個個衣冠楚楚,持著石楠木煙鬥或者鑲滿貴重金屬的精致手杖,昂首挺胸,微微仰著下巴,一副略帶矜持的老式貴族做派。

趙世勇側身在這些大人物中間,穿著醒目的長袍馬褂,禮節性地輕輕鼓著掌。站在他身邊的幾個洋人不但沒有覺得奇怪,反而時不時地湊到他身邊低聲問候。

如今的趙世勇早已經不是那個經營菜市場的小商販了。自從1901年,他和徐家商號共同出資創立自選式的富樂百超級大市場,短短兩年時間,上百家的連鎖超市已經遍布美國東海岸的主要城市,儼然成了新興零售業的華人巨子,被白人們稱為“超市大王”。

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正是財團經濟、大規模壟斷經濟瘋狂發展的時代,各種發了橫財的某某大王層出不窮,趙世勇隻不過是其中之一。但即便如此,豐厚的財力已經足夠讓他麵對這樣的場麵寵辱不驚了。

一個矮胖的年輕人從人群中擠過來,趙世勇眉頭微皺,認出是史密斯議長的秘書,德比·布拉肯。

“趙,你們那位主任在哪裏?”布拉肯急切地問道。

“出了什麼事?他今天恐怕來不了。”趙世勇低聲道。

布拉肯湊近趙世勇的耳朵,著急道:“是阿克曼,商務部的部長本傑明·阿克曼。我聽說那家夥一會兒要過來參加揭牌儀式,這是真的嗎?”

趙世勇點了點頭,“是有這麼回事,你也知道,新公司開張,如果有商務部的支持會好辦的多。”

“這下子麻煩大了!”布拉肯急躁地跺了跺腳。

“到底出了什麼事?”趙世勇有些不悅道。

布拉肯意識到自己有些失態,連忙解釋說:“前些日子商務部提出了一項新的振興政策,老板代表州議院明確表示反對,所以兩個人鬧得有些不愉快。如果被人發現他們在同一個場合出現,那麼一定會有人拿這件事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