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讓孩子有成功的信念
成功靠自己。我常常見到這樣一些同學:不管她是耳朵上打了6個耳洞的城市女孩,還是因為貧困而失學的農村女孩;不管他是一提到學習就犯傻,一提到爸媽就嫌煩的“新新”人類,還是整天成為同學們嘲笑對象的打工子弟。總之,每個人一開口幾乎都是同樣的一句話:“生在這種家裏,我真是倒黴透了!我怎麼就那麼命苦呢?”每當這個時候,我都會學著他們的語氣告訴他們:“要相信自己,改變命運,全靠自己!”
前幾天,我一口氣讀完了美國作家哈羅德?阿爾吉的小說《流浪兒迪克》,當時心裏有一種念頭。我的念頭就是,如果這本書在中國出版,我一定要多買幾本,送給那些家境貧寒的同學,同時告訴他們:改變命運全靠自己。迪克行,你也一定能行!
書中的小迪克,是一個從小失去父母、一無所有的流浪兒。但是,他通過誠實的勞動和不懈的努力,逐步改變了自己的命運,最終成了一個成功的青年紳士、一個受人尊敬的人我們一起來分享一下迪克感人的故事,同時分析一下他成功的秘訣。
(1)成功是目標,改變目標就改變了世界原來的流浪兒迪克,成天穿著“華盛頓將軍的上衣和拿破侖元帥的褲子”,破破爛爛、髒兮兮地遊蕩在街頭,靠替人擦皮鞋掙錢填飽肚子。可是每回走在街上,他就覺得十分神氣;每天隻要能吃上飯,能在街頭的木桶裏睡覺,他就心滿意足了。直到有一天,一次偶然的機會,他結識了有錢的男孩弗蘭克,體驗了一天的紳士生活,這才第一次為自己的無知和邋遢感到羞愧。
弗蘭克送給他一套紳士衣服,雖然是舊的,但卻徹底改變了迪克的形象。當人們不再用鄙視的眼光看他,對他彬彬有禮時,迪克第一次感受到了一種尊敬。於是,他心中有了新的目標———“將來我要成為一個受人尊敬的人”,過上“真正受人尊敬的生活”。正是這個目標,最終改變了小迪克的人生。
所以,目標對人的一生是十分重要的。正如高爾基講的那樣:“不知道明天該做何事的人,是很不幸的。”要我說,目標對成長中的你是很重要的!無論你是貧窮還是富裕。如果少年時期就能樹立起人生的目標,便猶如在心中播種了一個太陽,一個帶給人希望的太陽,一個帶給人力量的太陽。這個太陽,能夠把你帶進一個光明的世界。
(2)成功是一種態度,改變態度就改變了命運
小迪克是個誠實正直、勤勞上進、樂觀熱情的孩子。他從不撒謊騙人,也不偷東西,而且樂於熱心幫助別人。小夥伴有困難,他更是經常解囊相助。正是這些優秀的品質,讓他擁有了真正的朋友。但是,由於沒有受過教育,又整天在街頭上流浪,迪克也沾染了一些壞毛病,比如自由散漫、抽煙、賭博,有了錢就去百老彙,將平日裏辛辛苦苦掙的錢大手大腳地全部花光……可是,自從迪克確立了過“真正受人尊敬的生活”這一目標後,就“下決心改變自己”。首先他改變了自己的生活態度,開始去銀行存錢,花錢租房子住,不再露宿街頭;他還學會了自我約束和節儉,讓每一分錢都用得其所。正是這種積極的人生態度,最終使小迪克告別了流浪兒的生活,“逐漸享受到不斷改善自己和擁有一些財富的快樂”,過上了“真正受人尊敬的生活”。
你們看,成功是不是一種態度、一種感覺?你一旦改變了自己的態度,由消極變為積極,由自我放縱變為自我約束,由“我不行”變為“我能行”,最終就能改變命運。
(3)成功是一種開發,改變內存就改變了生活
小迪克是個十分聰明的孩子。但是,由於他從小失去父母,流浪街頭,失去了上學的機會,所以大字不識幾個,就連自己的姓名也拚寫得歪歪扭扭。但是,自從他向往過“真正受人尊敬的生活”開始,心中便第一次有了學習知識、開發自己的強烈願望。於是,他以免費住宿為報酬,請有文化的小擦鞋匠弗斯蒂克做了自己的“家庭教師”。從此,他白天去街頭擦皮鞋,晚上就在油燈下學文化,再也不去劇場和百老彙鬼混了。當一起流浪的小夥伴問他:“你怎麼能學得進去呢?”他的回答是:“隻要你想,你就會學。”經過刻苦的學習和不懈的努力,小迪克最後終於成了一個“有教養的年輕紳士”。
所以,人是具有潛力的,並且這種潛力是可以開發的。小迪克清楚自己沒有優越的條件,隻能依靠自己,因而最大限度地努力地開發了自己。結果,他成功了!“隻要你想,你就會學!”這句話,也可以看作是他與命運鬥爭,並最終取得成功的最重要的秘訣。
當然嘍,成長離不開環境的影響,進步也離不開大人的幫助。在小迪克與命運的抗爭中,他不僅依靠自己的努力,還虛心地接受了長輩的指點。
對小迪克影響最大的三個成年人,贈予迪克的不是金錢,而是尊重,是激勵,是機會,更是人生的啟迪。
第一位是惠特先生,他告訴迪克,“任何勞動都是值得尊敬的。我的孩子,隻要是誠實的職業,你就沒有理由為它感到羞恥。”他還建議迪克養成“讀書和學習的習慣”,“不要亂花錢,盡量存些錢起來”。正是這些話,讓小迪克找到了做人的尊嚴:雖然自己隻是一個擦鞋匠,但也不應該有卑賤感,因為自己從事的同樣是一項神聖的事,一項別人需要幫助的事業。所以,人不怕窮,就怕沒有誌氣!
第二位是格雷森先生,他給了小迪克第一次在社交場合露麵的機會,讓這個小流浪兒第一次有了“過體麵生活”的真切感受,體驗到了“成功的感覺”,成為小迪克與命運抗爭道路上的第一個加油站。
第三位是落水兒童的父親羅克韋爾先生,他的小兒子約翰尼不慎在渡船上掉入水中,是迪克勇敢地跳了下去,救起了這個孩子。羅克韋爾先生當時許諾說,誰能救起他的兒子就能得到一萬美元。但是最後,他回報小迪克的卻不是有數的一萬美元,而是一份體麵的工作———大公司會計室的工作。這是一份迪克夢寐以求的工作,一種新生活的開始。
這些成年人都對小迪克說過這樣一句話:“未來隻能靠自己!”就這麼一句簡短的話,卻是小迪克一生取之不盡的財富。
大音樂家貝多芬的故事,同學們也一定聽說過,在不到30歲的時候,他的聽力就漸漸衰退了,後來情況越來越糟,到最後竟發展成兩耳失聰!對於一個音樂家,尤其是作曲家來說,就如同飛機失去了雙翼。可是,貝多芬沒有屈服。他說:“我要扼住命運的咽喉,絕不讓命運所壓倒!”就是憑著這份對音樂的摯愛、對理想的追求,貝多芬硬是靠著把耳朵緊緊貼在琴板上,去感受琴鍵的顫動,最終艱難地完成了一篇又一篇不朽的曠世之作。
你們會覺得:“人家是世界級的音樂大師,咱哪有資格和他比呀?烏龜攆兔子不在一個檔次啊!”其實音樂大師不也是從普通人成長起來的嗎?隻不過他的命運更多,並且意誌更堅韌罷了。
我建議同學們讀讀小迪克,讀讀貝多芬,相信會從中找到人生的智慧,感悟一種精神,更會在自己麵對生活、麵對困難、麵對世界的時候,充滿自信地笑著說一聲“我能行”!
麵對命運,你要相信自己。隻要樹立了人生的目標,你就有了希望。希望,它是所有成功的出發點,也是你走向財富的第一步。
麵對命運,你要改變自己。隻要有了堅實的行動,你就有了改變。改變,它是所有事物發展的根本,也是你走向成功的第一步。
成功全靠自己!
2.讓孩子有自信心
幾年前,我看到這樣一則報道:
2000年,4000名少年精英報考了清華大學國際MBA,最終62人入選,其中就有北京四中才華橫溢的高材生王海翔。說起海翔的成長,他的老師感觸最深的是“沒有什麼能比自信對孩子的成長更重要了”。
的確,自信,是人生最寶貴的財富。
法國教育家盧梭曾經說過:“自信心對於事業簡直是一種奇跡,有了它,你的才幹便可以取之不盡,用之不竭;一個沒有自信的人,無論他有多大的才能,也不會抓住一個機會。”
美國的心理學家曾對150名很有成就的人的性格進行過研究,發現他們都具有三種優秀的品質:一是性格上具有堅韌性;二是善於為實現自己的目標不斷進行成果的積累;三是很自信,不自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