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腹運動有害健康:生活中,許多人都習慣在早晨作運動,但若不吃早餐就開始健身運動,對身體反而是一種傷害。運動專家提醒,空腹運動可能影響心肌功能,引起心律失常,甚至造成猝死,尤其是中老人更應小心防範。
運動養生6不宜:晨練不宜過早,晨練後不宜立即進餐,不宜立即大量飲水,不宜立即停下來休息,不宜立即吹空調,不宜立即洗冷水澡。
運動後不宜吃雞、魚、肉、蛋:許多人在體育鍛煉後常有肌肉發脹、關節酸痛、精神疲乏之感。為了盡快解除疲勞,他們就會買些雞、魚、肉、蛋等大吃一頓,以為這樣可以補充營養,滿足身體需要。其實,此時食用這些食品不但不利於解除疲勞,反而對身體有不良影響。所以,人在體育鍛煉後,應多吃些富含堿性的食物,如水果、蔬菜、豆製品等,以利於保持人體內酸堿度的基本平衡,保持人體健康,盡快消除運動帶來的疲勞。
睡眠誤區
睡眠不足壽命短:人體體內的生長激素是在夜間睡眠中釋放的。睡眠不足將導致生長激素分泌減少,而生長激素減少會導致脂肪增加,肌肉減少,身體活力下降,最終導致衰老加速;睡眠不足,調整進食後血糖為正常值的時間是正常睡眠者的2倍;睡眠不足,也會阻礙甲狀腺激素的分泌,還會增加血液中緊張激素皮質醇的含量,因此影響調節血糖和肌肉及骨質中蛋白質及控製體內脂肪分布等。總之,睡眠不足的結果是,提早衰老和百病叢生。
長期熬夜免疫力下降:熬夜會對身體造成多種損害,如經常疲勞,免疫力下降。人若經常熬夜,所造成的後遺症,最嚴重的就是疲勞、精神不振;人體的免疫力也會跟著下降。自然的,感冒、胃腸感染、過敏等的自律神經失調症狀都會找上你。
貪睡賴床是健康養生的大敵:人的生活規律與體內激素分泌是密切相關的,生活及作息有規律的人,下丘及腦垂體分泌的許多激素,早晨至傍晚相對較高,而夜晚至黎明相對較低。如果平時生活較規律,逢節假日貪睡,就可能擾亂體內生物鍾的時序,使激素水平出現異常波動,結果白天激素水平上不去,夜間激素水平下不來,使大腦興奮與抑製失調,使人夜間久久不能入睡,白天心緒不寧,疲憊不堪。這還會導致機體抵抗力下降,容易感染病原體,誘發多種疾病,所以必須注意睡眠時間的均衡,保持良好的生活規律。
蒙頭睡覺不可取:經常蒙頭睡覺,不但影響睡眠質量,而且會使身體虛弱、心肺功能降低、頭痛頭暈。所以,蒙頭睡覺對健康不利,不是好習慣,應當予以糾正。
睡眠養生6不宜:不可憂慮、惱怒,不可進食,不宜說話太多,不可張口,不可掩麵,不可當風。
養生典範
王為蘭,國家級中醫大師,痹症專家。
王為蘭年逾九旬,自感精力充沛、思維敏捷,她的經驗是:生活規律、調好情致、不圖名利、沒有負擔、心情舒暢,乃得長壽。她的“養生長壽之道”是信守自己的生活習慣“十不過”而受益。
衣不過暖:穿衣戴帽不要過於暖和,也不可過於單薄,過暖容易感冒,過冷容易受寒。
食不過飽:吃飯不要過飽,粗細都吃,葷素相兼;飯後要喝湯,不吸煙、不喝酒。
住不過奢:要隨遇而安,居室富麗堂皇易奪心誌而蛻化變質。
行不過富:身體健康允許,盡量以步代車。如出門必乘車,日久腿腳就要失去靈便。
勞不過累:勞動的強度是有限的,超過負荷量容易造成身體的傷害。我每日至少工作8小時,在8小時外適當地遛遛街、看看報,勞逸結合是必要的。
逸不過安:終日無所事事,會喪失對生活的情趣而心灰意懶,所以即使退休在家,也應勤於動腦,散步聊天、寫字作畫、下棋看戲等,心情由此舒暢,益於延年增壽。
喜不過歡:人逢喜事精神爽。但是喜不能喜過頭,“過喜則傷心”,古人範進中舉後變瘋,即為過喜所致。
怒不可暴:有不順心的事和煩惱的事,心底不平衡不要生氣惱怒。怒則傷肝,傷肝就要發病,不要動肝火、發脾氣,要有涵養,要樂觀處世。
名不過求:(與“利不過貪”同述)。
利不過貪:名不過求、利不過貪,這是我一生的座右銘,平平安安、克勤克儉的生活是我最大的幸福。“酒色財氣”我不取,“風花雪月”不沾邊,無牽無掛,順其自然,無欲長樂,活到耄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