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科舉製選拔得人才 乾清門冕旒聽國政(2 / 3)

“哎,你說那位張監生膽子倒是夠大的啊,居然剪了發辮到衙門裏頭告狀,大鬧順天府的科道衙門!”

“許是他氣憤已極?”圓臉的書童說話文縐縐的。

“氣又有何用?考官納賄作弊,從來如此!朝中無人莫做官,這就是結論!”瘦瘦的太監不免要賣弄他知道得多,侃侃而談,那神態帶著幾分誇張,直聽得兩位書童瞪著眼睛一眨也不眨。

“沒錢,有勢也成啊,你看看高宮裏三品以上的大老爺家的子弟,不是一個個都中了嗎?據小的所知,新舉人王某,仗著他娘舅舅在京裏做官,一考就中;山東趙某家中有的是錢,拿錢鋪路,出手那個闊呀,還不是想什麼就有什麼!”

“你們倆沒聽說過現今咱京城酒館裏最流行的酒令吧?”尖下巴的瘦太監故作神秘地壓低了聲音,兩名書童豎起了耳朵:“三人喝酒,一人說:‘京師有一舅,順天添一秀,生人怎能夠?’另一人則說:‘佳人頭上金,舉人頂上銀,金與銀,世間有幾人?’第三位這樣說:‘外麵無娘舅,家中無富婆,舅與婆,命也如之何?’你們聽聽,如此這般,可就坑了才高誌大的貧寒之士了!唉喲喲,這是什麼事兒喲,南城裏鬧翻了天,可紫禁城卻平平靜靜,恐怕到現在還不知情呢!”

“住口!一派胡言亂語!”

一聲怒喝,安親王出現在台階上。他雖然穿著家常的衫子,但眉目中仍有說不出的威嚴。府裏的人都知道,王爺平日裏就不苟言笑,臉上難得露出笑容,偶爾發起脾氣來就像是發威的獅子那樣,全府上下哪個不怕?

“王爺!”幾個書童太監登時臉色發白,連忙跪倒請罪。剛剛還伶牙俐齒的,此刻全都嚇得篩糠似的說不出話來了。

“家法伺候!今日非讓你們幾個奴才知道府裏的規矩,這國家大事豈是你們可以隨便亂說的嗎?”

“小的知罪!求……老爺饒過這一回!”

“哼哼,你們既犯了府裏的禁忌,就得受罰!今兒個老爺我要殺一儆百,看你們以後還敢不敢亂嚼舌頭!管家,把府裏上下的奴才全都叫到前院裏看看!”

安王爺嶽樂起先是郡王,成了王爺之後府門以及王府裏的設施、規格都與做郡王時不同,規模更大了。王府不僅品級高,而且建築規模大,王府中的正房稱為殿,殿頂覆蓋著綠色琉璃瓦,殿裏設有屏風和寶座,外表看起來很像是一個縮小了的宮廷。

北京城裏的王府從明朝永樂十九年(1421)拓城開始,一共修造了多少王府宅第(自然包括公、侯、伯、子、男和親王、郡王、貝勒、貝子、國公等)實在是不計其數。王府井在明代就建有王府。有些舊王府擴建成了清代王府。

大凡王府都是按照一定的形製規劃建造的,這一點在《大清會典·工部》中有明確記載:“凡親王、郡王、世子、貝勒、貝子、鎮國公、輔國公的住所,均稱為府”,其中,親王、郡王居的地方稱王府。至於那些不是鳳子龍孫的達官顯貴,盡管有封爵或有尚書、大學士、軍機大臣的頭銜,但他們的住所卻不能稱“府”,而隻能稱為“××宅”或“××第”,其規模、房屋間數、油飾彩畫、台基高低、門釘多少均有規定,不能逾製,否則就是犯上。

一般而言,清代的王府大都按下述形製建製的,看起來如出一轍:王府的建造形製,中路一律相同,東西兩路沒有一定之規,可以自由配置。親王府門五間,前有門罩(即上有起脊屋頂而下無門窗的一堵牆),過道高出地麵,府門外有石獅、燈柱、拴馬樁等設施。府門正中對著的是大殿,俗稱銀安殿(台基高近五尺),坐北朝南一溜五間,頂用綠色琉璃瓦,平時鎖著,隻有舉行大慶典時才開放,人們出入均須繞東西甬道而行。大殿之後稱小殿三間,兩側東西偏房為太監的住處。小殿正北對著的是神殿五間,兩邊為東西配殿,東間是王爺大婚時的住所,西間則掛著鈴鼓等樂器,是供薩滿太太跳神時吹拉彈唱的。王爺的住房、書房等皆在跨院,再往後則為後院下房、庫房等。當然,偌大的王爺府少不了花草林木,這玩意可沒法“一刀切”,各個王府自然有不同的景致了。

安王爺的府第院宇宏大,廊廡周接,很有氣派,大花園有兩座,分別在中路的兩側,一左一右,一邊是疊石假山,樓閣亭台,一邊為奇花異卉,曲徑通幽,各盡其妙。

安王爺一聲令下,帶著亮藍頂子的管家跑前跑後地忙活開了,不一會兒,上百個太監差役齊刷刷地站在了二門外的空地上。四個亂嚼舌頭的太監和書童跪在安王的腳下,安王此時臉色鐵青,神情威嚴。

“王爺有令,將這四個不知天高地厚的奴才各抽五十鞭子,免去一年的賞銀!此後誰敢胡嚼舌頭壞了府裏的規矩,嚴懲不貸!”首領太監已經上了年紀,聲音細得有些刺耳,讓人聽了很不舒服。

立即,一名護衛捧著家法過來了——一個漆盤子裏放著一條油亮的細皮鞭。安王爺一言不發,拿起鞭子對著四個奴才就是一陣猛抽,可憐四個奴才顧頭卻顧不了腚,不一會兒便個個被抽得皮開肉綻,但他們卻緊咬牙關不敢喊半個字。

“阿瑪!我要到宮裏去啦!”嶽樂的身後跑出了一個綠袍小女孩,伸出一雙胖嘟嘟的小手搖搖晃晃地撲向嶽樂。

嶽樂這才住了手,彎腰攬過了小女兒阿嬌。阿嬌才兩歲多,生著一張粉嘟嘟的臉兒,一雙烏溜溜的大眼睛晶瑩動人,還有一個櫻桃小口,這孩子生得就是討人喜愛!

這麼一來,被罰的奴才們才得以解脫,安王福晉打扮得花枝招展,笑眯眯地對嶽樂說:“王爺,今兒個是大喜的日子,就放過奴才們這一回吧,都下去吧!”

“哎,我說……咱們的嬌嬌去了宮裏會不會哭鬧?這一走,我還真有些舍不得。”嶽樂抱起了女兒,像一位慈父似的親著女兒的小臉。

“不要,不要!阿瑪王胡子紮入!”阿嬌被紮得叫了起來,臉直往嶽樂的懷裏鑽。

“王爺,你怎麼糊塗了呢?這是皇上對咱家的恩典呀,別人家想還想不到呢。”夫妻倆並肩往前走,後邊跟著一群太監和使喚丫頭。

“簡親王家兩個,順承郡王家一個,咱家一個,全都送到宮裏由皇太後親手撫養,將來長大了使得公主封號,食公主俸祿,這還不是天大的喜事?這一回阿嬌可給咱府上增了光!”安王福晉說得眉飛色舞,身後低頭跟著的側福晉眼圈卻紅紅的,她才是阿嬌的生母,而安王福晉不過是阿嬌的嫡母,嫡母可不是親娘!看著阿嬌一天天地長大,嘴巴甜甜的剛會說話,就要送進宮裏,想見也見不著,做娘的能舍得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