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許有人會覺得魯肅實在太傻了,隨便來個人,就送這麼大的禮。其實魯肅哪裏是這麼隨便的人,他絕對是看人下菜碟兒的。魯肅見周瑜器宇軒昂,一表人才,認定他日後必會出人頭地,這才舍出大本錢,先交上這個朋友再說。
後來周瑜果然跟著孫策掃平了江東。俗話說,吃人的嘴軟,拿人的手短。周瑜得了魯肅這麼大的好處,當然要想方設法把魯肅推薦給孫策了。但是孫策還沒來得及任用魯肅,魯肅的祖母過世了。魯肅隻好回家料理喪事。等到魯肅處理好家事,孫策卻又遇刺身亡了。但好在周瑜不但沒有失寵,反而成為了托孤重臣。
周瑜再次向孫權推薦魯肅。這一次推薦的分量可就更重了。孫權對周瑜言聽計從,立即召見了魯肅。
孫權向魯肅請教:“如今漢室傾頹,四海動蕩,我繼承父兄的基業,想要開創齊桓晉文那樣的功績,不知道先生有什麼可以指教我的?”
齊桓晉文都是春秋五霸之一,他們打著尊奉周天子的旗號,稱霸天下。孫權把效仿齊桓晉文當成自己的誌向而向魯肅吐露,已經是很壯著膽子往大裏說了。以他此刻內心的不自信,並不真的認為自己有可能成為足可輔佐漢室複興的霸主式人物。要想成為齊桓晉文這樣的霸主,別的不說,首先就要除掉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曹操,這是孫權壓根兒連想也不敢想的。孫權之所以要“誇大其辭”,正是因為周瑜事先對魯肅的大力褒揚。孫權唯恐自己的“夢想”太小,會惹魯肅恥笑。這也從另一個側麵微妙的印證了孫權內心的不自信。
孫權沒想到,魯肅的回答竟然完全擊穿了他的上限。
魯肅說:“當年漢高祖也想要尊奉義帝(指反秦義軍的共主楚懷王羋心),卻因為項羽擋在其中而未能如願。現在的曹操,就像當年的項羽一樣,將軍你怎麼可能成為齊桓晉文呢?”
孫權不由心中一涼。越是不自信的人,越是受不了他人的打擊與否定。而魯肅卻繼續往下說:“以我看來,漢室是不可能複興的了,曹操也是除不掉的。如果讓我為將軍謀劃,我看惟有立足江東,剿除黃祖,討伐劉表,占據整個長江天險,然後建號帝王,以圖天下。這就是和漢高祖一樣的基業啊!”
魯肅和孫權的這一次談話,完全可以和諸葛亮與劉備的“隆中對”相提並論。他為孫權提出的“剿除黃祖”、“討伐劉表”、“建號稱帝”的“三步走戰略”極有見地,非常吻合天下大勢以及孫權的資源狀況。孫權此後一生的發展,大致就是按照魯肅描繪的這個路線圖行事的。
孫權剛才是心中一涼,聽了魯肅的“三步走戰略”後,卻是心中一驚!魯肅竟然建議他自立稱帝,這是孫權做夢也不敢想的念頭。孫權時刻以孫策為榜樣,但就連孫策也從未有過這個僭越的想法。孫策的最高夢想就是成為漢室朝廷的齊桓晉文。當初袁術稱帝,力邀孫策助力。孫策不但不從,反而寫了一封長信,痛斥了袁術一頓。自立為帝,是自信無敵的孫策都不敢想的事情,深陷自卑困擾的孫權怎麼敢去做呢?
所以孫權急忙回答說:“我隻是想盡力經營好江東,好好輔佐漢室,您說的目標太宏大了,實在不是我力所能及的。”
有的曆史學者根據孫權三十年後果然稱帝而斷定孫權此時所說的這句話是言不由衷的掩飾之語。這種倒果為因的判斷實在荒唐可笑。事實上,幾乎所有成就大事者都會有一個因應情勢變化的成長過程,而極少從一開始就具備了雄心萬丈的終極目標的。
比如曹操,最初的夢想也不過是入將封侯,絕想不到自己可以挾天子以令諸侯,先公後王,並差一點登上帝位。
但盡管如此,魯肅的話還是給了孫權極大的信心!因為,越是不自信的人,越是需要他人的認可與讚譽。在孫權日夜擔心自己無法勝任江東之主的時刻,魯肅竟然認為他具備稱帝的能力,這對於自信大廈尚未組建完工的孫權來說,簡直就是天下最高等級的褒獎與讚美。孫權領受了魯肅的這一巨大“恩惠”,由此對魯肅具備了極大的好感,而魯肅也因此擁有了對孫權的特別影響力。
……
心理感悟:有時候,所謂的勇敢,隻不過是為了證明自己不害怕。
自卑過激反應:自卑的人,往往傾向於對他人的怠慢做出過激反應。甚至有時候他們感受到的拒絕其實並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