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權問:“那麼,誰可以替代你呢?”
呂蒙說:“陸遜智謀遠略,有王佐之才,如派他去守陸口,定不負重托。而且,他現在聲名不著,不會引人注目。如果用一個名聲很大的人,反而會引發關羽的警惕。”
孫權一聽,陸遜確實是最合適的人選,他不為人知的缺點,在此刻反而成了最大的優點。孫權當即任命陸遜為偏將軍,右都督,代替呂蒙鎮守陸口。
有時候,成功靠的並不是解決問題,而是發現機會。陸遜憑借自己獨到敏銳的眼光,一下子為自己鋪就了光明萬丈的職場快車道。
這個任命一下,外界還來不及反應,東吳內部的一幫老臣就開始議論紛紛了。張昭顧雍等人都很不服氣,這當然是因為陸遜本是個無名小卒,竟然一步登天的緣故。但孫權快速下達任命,木已成舟,張昭顧雍等隻能把嫉妒與不滿隱忍在心間。
陸遜上任之後,第一件事就是去拍關羽的馬屁。他寫了一封“獻媚信”,準備了名馬一匹、異錦二段,以及酒水等禮物,精心挑選了一名使者,諄諄吩咐後,才派他去樊城前線拜見關羽。
關羽見自己斥退了好幾撥東吳使者,但東吳還是絡繹不絕地派人前來,心想:“這幫鼠輩真是犯賤!打不退,罵不走。”當然,關羽心裏也不無得意之情。自從水淹七軍,威震華夏之後,關羽覺得自己就像是東吳的太上皇一樣。
陸遜的使者見了關羽之後,按照陸遜事先吩咐的說詞,對關羽說:“關君侯,我江東陸口守將呂蒙病危,現在吳侯將其調回調養,現在拜陸遜為將,代替呂蒙理事。我就是陸將軍派來的使者,特意來向君侯致意。”
關羽從來沒聽說過“陸遜”這個人,但一聽這個名字,顯然挺“遜”的,當即傲慢地應答道:“孫權這個紫髯小兒,一向見識短淺,這次怎麼用一個黃口孺子當將軍呢?難道你們江東沒人了嗎?”
關羽板起臉來說了這一通重話,真是有說不出的威嚴。使者嚇得戰戰栗栗,差點把陸遜交待的話都忘了。關羽卻是內心暗喜。原來,他立即想到,如果是陸遜這個無名小輩鎮守陸口,那就根本不用多慮荊州安危了。曹操派徐晃前來增援樊城曹仁,關羽兵力有些吃緊,既然荊州無憂,那麼就可以抽調荊州之兵來增援樊城了。
使者好容易定了定神,又說道:“陸將軍特地準備了禮物書信,向關君侯致意。一來祝關君侯早日攻克樊城,二來祝兩家和好,請君侯笑納。”
關羽看了陸遜的信,差點沒笑出聲來。陸遜寫的這封信實在太對他的胃口了。
陸遜在信中對關羽大肆吹捧,將他的戰功比作了春秋時晉文公的城濮之戰和大漢開國時韓信的攻趙之戰。這兩大戰役屬於關鍵的曆史節點。晉文公因此而成為春秋霸主,韓信因此而成為一代名將,劉邦因此而奠定大漢之基。
陸遜不但拔高關羽,同時也矮化自我,說身為書生,不懂軍事,隻不過靠幸運獲得了這個職位,希望關羽日後多加照拂。
千穿萬穿,馬屁不穿。驕傲的人最喜歡聽奉承話。關羽心情大暢,對陸遜的感覺竟然好多了,也沒有原先那麼鄙夷不恥了。
使者見關羽興高采烈,知道自己不辱使命,於是告辭而去,將這重大喜訊彙報給陸遜。陸遜不動聲色,派出探馬,嚴密監視荊州的變化。等到確認關羽將荊州防軍大批調往樊城後,立即連夜將此訊息報告給孫權。
孫權大喜!他沒想到關羽這麼容易就上鉤了,頗有些興奮難抑,急忙召來呂蒙,任命他為大都督,前去攻取荊州。
呂蒙點起精兵三萬,從中挑出一些水性極好的人,讓他們脫下盔甲,換上普通百姓的衣服,扮作商人。當時文武官吏的衣服上繡有“禽獸”以區分官位級別,百姓之衣上空無一物故稱作“白衣”。呂蒙又調集了快船八十餘隻,將精銳之兵藏在船艙之中。這些“白衣者”駕著快船,以經商為名,很容易就騙過了喪失警惕的沿江守吏。等到天黑後,埋伏在船艙中的精兵們一躍而出,收拾了沿江烽火台上的守兵。至此,荊州門戶大開,關羽實現設置的烽火台形同虛設。東吳大軍長驅直入,終於踏入了孫權朝思暮想的荊州領地。這一段故事就叫做“呂蒙白衣渡江”。
心理感悟:當你的驕傲成為別人的工具,你的榮耀必然成為別人的道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