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奪天工:海洋工程與海港47(1 / 2)

第七章 海上娛樂與海洋風光 “海洋綠洲”號

由美國皇家加勒比國際郵輪公司投入巨資建造的“海洋綠洲”號郵輪,於2009年12月1日開始處女航行,是目前全球最大、最豪華的郵輪。它共有16層甲板,每層甲板上都建有客艙,客房更是多達2700間。這艘巨輪的設計卓爾不凡,開創性地融入了“鄰裏社區”的理念,將空間分割為各具魅力的七個主題區,即中央公園、皇家漫步大道、百老彙、遊泳及運動中心、海上療養和健身中心、娛樂中心、青少年活動中心。每個主題“社區”都包含不同尋常的元素,擁有賭場、商店、劇院、酒吧、跳水池、溜冰場和攀岩場地等許多陸地上才有的娛樂設施,讓遊客體驗到不可思議的海上航行的精彩與樂趣。“海洋綠洲”號郵輪,承載著幾代郵輪的夢想,刷新了多項郵輪界的紀錄,包括海上高空滑繩、首個海上公園、首個海上手工製作的旋轉木馬、躍層套房的居住體驗,還有首個海上劇院等,是當之無愧的“海上巨無霸”。

20世紀初,泰坦尼克號由英國白星航運公司建造,是當時最大、最豪華的郵輪,被稱為“永不沉沒的客輪”、“夢幻客輪”。1912年4月10日,“泰坦尼克”號載著2224名乘客和船員,從英國南安普敦出發,開往美國紐約,開始了橫越大西洋的處女航行,但卻不幸在北大西洋撞上冰山沉沒。由於缺少足夠的救生艇,船上1500多人葬身海底,造成當時最嚴重的一次海難。轟動全球的電影《泰坦尼克號》正是根據這艘豪華郵輪的真實故事改編而成的。

為紀念“泰坦尼克”號郵輪首航百年,2012年4月8日,英國“巴爾莫勒爾”號郵輪從英國南安普頓港出發,重走當年“泰坦尼克”號的航線,並繼續其未完成的旅程。當年遇難者和生還者的親屬、“泰坦尼克”號的研究者以及眾多被泰坦尼克號影響和感動的人,共1309人踏上此次旅程。與“泰坦尼克”號體積大小相近,從菜品到現場樂隊表演,“巴爾莫勒爾”號郵輪都複製了當年“泰坦尼克”號上的場景。按照計劃,“巴爾莫勒爾”號於當地時間4月14日抵達“泰坦尼克”號沉沒的地點,並於當日晚上11點40分——100年前“泰坦尼克”號與冰山相撞的時刻,舉行特殊的紀念儀式,一直持續到4月15日淩晨2點20分——100年前“泰坦尼克”號沉沒的時刻。隨後郵輪將途經加拿大哈利法克斯悼念埋葬在那裏的部分遇難者,並最終抵達航線的終點美國紐約。然而,因途中有遊客生病,“巴爾莫勒爾”號於4月11日被迫折返。後又因遭遇暴雨,整個行程充滿了艱險。雖未能按計劃如期完成使命,但“巴爾莫勒爾”號勇敢克服了暴雨、冰山等不利因素,於4月19日安全抵達了終點紐約。

神秘傳奇——複活節島

太平洋南部的複活節島,是全球數不勝數的島嶼中海洋風情最具特色、最具魅力因而也最著名的島嶼之一。複活節島的地理位置、島名來曆、島上的自然與人文景觀和島民習俗文化生動有趣,讓人賞心悅目。從智利首都聖地亞哥乘飛機西行約5個小時,便可抵達複活節島。

複活節島位於南太平洋東部,南緯27°9'30"秒,西經109°26'15"。它的地形呈三角形。由於太平洋板塊在向南美大陸移動,複活節島也以平均每年15厘米的速度向智利海岸靠攏。

複活節島是火山島,島上有許多火山,其中3座較大的火山是北部的特雷巴卡火山,東南部的波伊凱火山和西南部的卡烏火山。大約在1萬年前,這些火山都曾活動過。

1722年,荷蘭海軍上將雅可布·洛古文率領3艘艦船遠航,正是在“耶穌複活節”那天(4月5日)他們發現了這個海島,因而取名為“複活節島”。

事後160多年,智利巡洋艦艦長波利卡波·托羅中校多次率艦隊到複活節島。在2年多的時間裏,他同島上的頭領進行了許多次談判,終於在1888年9月9日達成協議,智利花了6千英鎊加5千法郎買下了這塊寶地。這6千英鎊是付給當地頭領塔蒂·薩爾蒙和約翰·布蘭德的。而5千法郎是交給當地的法國天主教教會的。從那以後,複活節島成為智利領土的一部分。現在,複活節島隸屬於智利第五大區的瓦爾帕萊索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