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開發海洋更要愛護海洋 厄爾尼諾現象與拉尼娜現象
1.神奇的厄爾尼諾現象
厄爾尼諾現象是指地處太平洋熱帶地區的海水大範圍異常增溫現象。這一現象造成了地球溫度不斷升高,使影響氣候的各種因素失衡,從而導致氣候異常:該涼爽的地方驕陽似火,溫暖如春的季節突然下起大雪,雨季到來卻遲遲滴雨不下,正值旱季卻洪水泛濫。
厄爾尼諾形成的前兆包括:印度洋、印尼與澳大利亞氣壓上升;大西洋和太平洋中央、東麵的海麵氣壓下降;南太平洋的信風減弱或往東麵吹;秘魯附近的暖空氣上升,使當地沙漠下雨;暖空氣由太平洋西岸擴散至印度洋與太平洋東麵。同時它也會使東部較幹燥和有幹旱的地方降雨。
對厄爾尼諾現象形成的原因,科學界有多種觀點,比較普遍的看法是:在正常狀況下,北半球赤道附近吹東北信風,南半球赤道附近吹東南信風。信風帶動海水自東向西流動,分別形成北赤道洋流和南赤道暖流。從赤道東太平洋流出的海水,靠下層上升湧流補充,從而使這一地區下層冷水上翻,水溫低於四周,形成東西部海溫差。
但是,一旦赤道東太平洋地區的冷水上翻減少或停止,海水溫度就升高,形成大範圍的海水溫度異常增暖。而突然增強的這股暖流沿著厄瓜多爾海岸南侵,使海水溫度劇升,冷水魚群因而大量死亡。海鳥因找不到食物而紛紛離去,漁場頓時失去生機,使沿岸國家遭到巨大損失。
由於科技的發展和世界各國的重視,科學家們對厄爾尼諾現象通過采取一係列預報措施,如海洋觀測和衛星偵察,海洋大氣偶合等科研活動等,深化了對這種氣候異常現象的認識。現在科學家們已經能提前幾個月給易受厄爾尼諾影響的人群發出厄爾尼諾來臨的警報,從而讓他們利用這段寶貴的時間來采取措施以減緩其對人類的影響。
2.神秘的拉尼娜
拉尼娜是赤道東太平洋海表水溫異常降低的現象,正好與厄爾尼諾相反,所以也稱反厄爾尼諾現象。
厄爾尼諾和拉尼娜均係西班牙語,前者意為“耶穌的小男孩”,後者意為“耶穌的小女孩”。由於這兩種異常的自然現象在發生的時間上常常一先一後,所以科學家們也稱其為“一對孿生兄妹”。
厄爾尼諾現象是太平洋中東部海水溫度變暖,拉尼娜現象就是太平洋中東部海水異常變冷的情況。
拉尼娜的發生與赤道偏東信風加強有關。偏東信風加強,赤道洋流受信風推動,從東太平洋流向西太平洋,使高溫暖水在熱帶西太平洋地區堆積,成為全球水溫最高的海域。
相反,在赤道東太平洋表層比較暖的海水向西輸送後,深層比較冷的海水就來補充,因此造成東太平洋海表水溫偏低,從而引發拉尼娜現象。
太平洋上空的大氣環流叫做沃爾克環流,當沃爾克環流變弱時,海水吹不到西部,太平洋東部海水變暖,就是厄爾尼諾現象;但當沃爾克環流變得異常強烈,就產生拉尼娜現象。一般拉尼娜現象常會隨著厄爾尼諾現象而來,出現厄爾尼諾現象的第二年,都會出現拉尼娜現象。有時拉尼娜現象會持續2~3年。
拉尼娜現象會造成全球氣候的異常。影響包括使美國西南部和南美洲西岸氣候變得異常幹燥,並使澳洲、印尼等地區有異常多的降雨量,以及使非洲西岸及東南岸、日本和島地區異常寒冷。在西北太平洋區,熱帶氣旋影響的區域會比正常偏南和偏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