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節 他怎麼還來煩我?話簍子(1 / 1)

難道是我得了精神煩躁症了,還是他的話真是太多,像個話簍子一味的向我倒,煩死我了?這是我遇到的最最煩心的事,小明從一個不愛說話的孩子一躍升級到一個超級嘮叨的話簍子。

欲知前事如何,靜聽這時分解:

話說從前,小明是一個很安靜的孩子,一坐就能坐半天,抱著他的書看。我們都很不能理解,問他怎麼這麼耐得住寂寞,他說了一句讓我們很費解的話:“我在和書中的人物交流。”

就這樣,我們幾個玩到了一起,超級奇怪的組合。我和小虎他們是屁股坐不到板凳上的主兒,仿佛那凳子是老虎凳摸不得。而小明還是一如既往地同書中人物交流思想,坐到我們玩累了就一起回家。

不過好景不長,我覺得小明的轉變似乎是一夜之間,毫無征兆。好像記得昨晚大家分別時還是那個安安靜靜的小明,而到今天早上見他就成現在這個話貧得和烏鴉差不多的小明了。這到底是為什麼?難道是鬼附體?我思索著想不到答案。

“小龍,你說地球到底怎麼轉啊?我看書上說靠相互引力,可那到底是怎麼個引力法啊?”小明瞪著他那無辜的大眼睛。

“哎,我給你演示演示。”我拿出地球儀講給他聽。

如果天天問這種能回答的問題還好說,關鍵是問的越來越離譜,竟然牽扯到了世上到底“蛋生雞”還是“雞生蛋”的無解問題來。你說讓我怎麼說嘛?

現在我一看見他來就躲,“老爸,一會兒要是小明來就說我不在。”我告訴老爸。“為什麼啊?他來找你玩你還躲,哪有你這樣不禮貌的孩子?”老爸嘮嘮叨叨。

不一會兒,小明來了,老爸不但沒有按我說的做,而且還讓他進來了,並且大聲喊道:“小龍,小明來找你玩了。”

玩著玩著小明又開始跟我絮叨小雞的問題,我怒了,“你怎麼還來煩我?話簍子!”小明愣了一下,一句話沒說就走了。老爸開始訓我:“小龍,你這是什麼態度?別人有困難,你要學會傾聽,分擔他的煩惱啊。”

爸爸告訴你:

學會傾聽,分擔他的煩惱

小龍,這就是你的不對了,怎麼可以那樣說小明呢?他來找你探討問題,說明他相信你啊,但你那樣做,不是傷害了一顆信任你的心嗎?抽空去給小明道個歉,讓他原諒你。

你啊,總是那麼毛躁,不會靜下來好好聽完別人的話。我希望你在今後學會傾聽,分擔別人的煩惱,學會傾聽才能擁有良好的人際關係。

為什麼上帝要讓我們有兩隻耳朵隻有一張嘴呢?這是一個很好的例證要我們少說多聽,學會傾聽。在他人訴說的過程中,你的細心聆聽本身就是對說話者的一種無聲褒獎,鼓勵他說,你也會在聽的過程中彌補自己的不足,完善自己,而且還可以讓對方覺得自己備受重視,有利於建立良好的人際交往關係。

不過,要想學會傾聽,分擔別人煩惱是需要藝術的。

首先,交談時要有問有答,有說有聽。談話是相互的過程,不要以自我為中心,隻說不聽或隻聽不問,這個談話將無法進行下去,還可能鬧得不歡而散。

其次,要有耐性。沒有耐性,在交談時急於打斷或者不認真傾聽都會給交談帶來陰影。

最後,尊重他人。如果對方找你談心,你卻一邊打電話或忙於別的事情,這都會讓對方覺得不受尊重,最終失去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