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靠死讀書,沒有正確的學習方法,學不好英語;光有學習方法,不進行訓練,一樣難有收獲。英語是一門語言,語言的學習屬於技能的訓練。所以,學習英語,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勤於訓練,唯有不斷訓練,才能提高語言技能,使自己不斷進步。
英語不是我們的母語,所以想要學好英語,小朋友們就應該想方設法親近英語,減少對英語的陌生感,在真實而又熟悉的環境裏消除焦慮心理,感受英語之美,體驗英語學習之快樂,努力創造一個輕鬆、愉快的語言學習氛圍,以激發學習英語的興趣。
彤彤的舅舅是一位英語老師,彤彤還沒接觸英語的時候,就經常聽見舅舅跟大表姐用英語進行交流。聽著他們說著陌生的語言,看著他們開心的樣子,彤彤感覺英語很好玩,心想等自己長大了一定要學好英語。就這樣,彤彤在心中埋下了對英語的親近感。
等到學校開英語課了,彤彤興奮得跟見久違的老朋友一樣,整天盼著上英語課。彤彤多麼希望自己有一天也能聽懂舅舅和大表姐的對話,當然,若是能用英語跟他們進行交流,那就更好了!
因為有興趣,所以英語一直是彤彤最喜歡、最愛學、也學得最好的科目。
這個事例說明親近英語,愛上英語對學習英語的重要性。
有的老師發現,在自己的學生當中,有不少沒有任何課外學習的經曆,隻是在校一直跟跟堂學習,但成績卻很好:發音標準而優美、聽力好、語法知識紮實。也有部分學生從小被家長“逼”著外出“上班”學,雖然很辛苦,但成績卻並不理想。
有專家指出,小學生學習英語能否取得成功,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學習的興趣。興趣是推動小學生學習的一種最實際的內部動力,是小學生學習積極性中最現實、最活躍的心理成分,小學生一旦對學習內容發生了興趣,就會在大腦中形成優勢興奮中心,促使各種器官、包括大腦,處於最活躍的狀態,引起對學習的高度注意,從而為參與學習提供最佳的心理準備。
剛開始學英語時,小朋友們一般都會對英語抱有一種躍躍欲試的心理。隻是有的小朋友不注意延續這種好奇心理,稍微遇到點困難就打退堂鼓,就開始疏遠英語。其實,如果能有效利用這種心理,引起自己的求知欲,使自己興致勃勃地去學英語,那麼當你學會了一句日常用語,學會說幾個英語單詞後,就會有一種滿足感,就會產生愉快的情趣體驗,從而產生更進一步學習英語的興趣。
所以,抓住最初對英語的好奇感,親近英語,並力爭一舉愛上英語非常重要。
小秘密
無論學什麼,親近它,才能學好它。剛開始學英語,小朋友們不要對自己提過高的要求,而應該給自己創設成功的機會,讓自己獲得成功,體驗到成功的快樂,這樣你才會對英語產生好感,進而產生學習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