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左傳》,問的某一爻是由某卦之某卦得到的,然後用兩卦的四個卦(互體)的卦象之間的關係以求解。直接用某卦之義理發揮教義是非曆史的。
關於乾卦(趙注:我後來對此卦初稿作了修改,故他的引文與本書中的文字不盡一致了)
“周易的六十四個六爻卦確是由八個三爻卦(稱為經卦)重合而成,八個經卦是早有名稱的”,這須要證明。
“這就不合《周易》‘本以教人’的主旨了。”不知此話從何處引來,有何根據?
“由於這形象是一重天走到了另一重天的上麵,所以它采用了‘天行’二字來表達,就像釋巽卦時用‘隨風’表達‘一陣風跟著一陣風’一樣。因此他其實是說:‘天行,健。’即這三個字是不可以連讀成‘天行健’的。”我在拙著《大象之成書》中,已講過這點。對何以讀法是由上往下,而不是如《彖傳》那樣,由下而上,也作過說明。可以探討討論。像坎卦不能由下往上。“隨風”——風教,也是由上往下。
“前麵既沒明言也未暗示君子可能遭遇危險,接著說‘危險’就無所承接。”你這是太邏輯了。如果如此,第三爻和二爻也有這樣的問題。大人既已宜於“表現”且在“表現”了,為何九三又要如此操練並“厲”、而更須“夕惕”呢?肯定非邏輯,就不奇怪了。
反正是猜想,我可以說,“九三”省掉了或隱藏了一句“飛龍遇險”,或“飛龍陷阡”,於是“君子終日……”,經過修練苦磨,又終於有幸騰身一躍,“或躍在淵”了。
“利見大人”,“利涉大川”,結構是一樣的,能說大川利於涉嗎?應是利於作某事之意。“利見大人,是宜於表現出大人品格、氣度、風采來的意思”,有添字解經之忌。按你的邏輯,九五應該為“大人宜於登位大幹了”。
真如兄所言,此卦大人指君主,全卦就君主而言,我也可邏輯地編一套:
初九,沉潛剛克,埋頭學習。
九二,初試小事(田,家事也,地方事物也)。老君主讓繼位者初試身手、鍛練。
九三,碰到挫折、困難或暗算,日夜警惕、修煉。
九四,脫離困境,躍入淵中(積蓄力量)。
九五,登上大位,接見大臣,大顯雄風。
上九,太過頭了,招致悔咎。
如此豈不更邏輯一貫?——為博一笑也。
以上隻是供參考。因既名“我讀”,就如寫心得體會一樣,標準隻是言之成理,持之有故。曆史的本來麵貌是不必真正探究的,故兄仍可照自己所寫,而不必改動。那天在電話中匆談,言不達意。以友輔仁,以文會友。特把原稿稍作整理寄上。
問國珍好。多多保重。春峰3.22
我為享有老金對我的友誼感到欣慰。祝春峰兄健康長壽,闔家幸福!
趙又春2007年6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