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物質準備
在行政實施之前,除了組織的、思想的等方麵的準備之外,還要考慮物質方麵的準備。一定的物質條件是完成行政管理工作必不可少的硬件條件。沒有物質條件,任何事情都是做不成的。行政實施前的物質準備包括必要的經費、設備等。應事先計算各個項目所需要的開支,本著以最小的投入獲取最大的產出的原則,既要保證行政實施正常進行,又要避免浪費,以取得最佳效益。
4.技術準備
隨著科學技術的迅速發展,社會事務日益複雜,使得行政管理工作也越來越複雜,越來越專業化和技術化。因此在行政實施之前,技術條件也是一個不得不考慮的因素。技術條件包括技術設備的適當水平,技術人員與專家力量的使用等。沒有一定的技術條件支持,是很難完成複雜而又專業的現代行政管理工作的。
三、行政實施的手段
行政實施的手段是行政管理手段在行政實施過程中的具體運用。行政管理手段是指行政部門為實現行政決策目標、完成行政管理任務而依法采取的各種措施。行政實施手段是行政實施過程中解決各種問題,保證行政實施順利進行,促進任務圓滿完成不可缺少的方法。行政實施手段很多,主要有以下幾種:
1.行政手段
行政手段是行政實施中最基本最常用的手段。行政手段指行政機關運用行政權力,以國家強製力為後盾,依靠行政組織的層級節製,采用發布命令、指令、計劃的方法,來實現行政決策的目標,完成行政管理任務。行政手段具有控製、製約、調整、協調社會各地區、各部門行政工作方向,保證行政實施的集中統一,實現國家、社會所期望達到的管理目標的功能。
行政手段具有以下特點:
(1)行政實施以國家行政權力為保障。在行政實施中,下級服從上級,社會公眾和組織服從政府,以此形成一種命令服從關係。行政實施以中央政府為行政係統中心,保證全國政令統一。
(2)行政實施以強製推行政令為標誌。在行政實施中,依靠行政手段發出的命令、指令等是帶有強製性的,下級行政機構及社會公眾和組織必須服從,無條件地落實執行。因此,在行政實施中運用行政手段,對於維護國家行政機關的權威,保證國家的集中統一領導,建立穩定的社會公共秩序,實現行政管理的預期目標是十分必要的。
(3)行政實施以行政機關帶有層級節製性的隸屬關係為基礎。行政實施依靠行政機關在組織上的隸屬關係,使得行政機關發出的命令和指示在向下傳達的過程中具有組織上的保證。
行政手段的具體使用方式是多種多樣的。根據社會狀況對公共利益、國家利益和國家生存可能造成的損害和威脅程度的不同,在選擇使用不同的行政幹預方式時,其嚴厲程度和強製程度也就有所區別。
行政手段的優點是行動迅速,見效快;缺點是缺乏民主,不利於調動下級和群眾的積極性和自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