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3)(2 / 3)

這是斷乎不行的。前一種,是和《新月》受難時代不同,現在好像已有的了,這《自由談》也就是一個證據,雖然有時還有幾位拿著馬糞,前來探頭探腦的英雄。至於想說開去,那就足以破壞言論自由的保障。要知道現在雖比先前光明,但也比先前厲害,一說開去,是連性命都要送掉的。即使有了言論自由的明令,也千萬大意不得。這我是親眼見過好幾回的,非"賣老"也,不自覺其做奴才之君子,幸想一想而垂鑒焉。

四月十七日。

注釋:(1)本篇最初發表於一九三三年四月二十二日《申報?自由談》,署名何家幹。

(2)《紅樓夢》長篇小說。清代曹雪芹著。通行本為一二○回,後四十回一般認為是高鶚續作。焦大是小說中賈家的一個忠實的老仆,他酒醉罵人被塞馬糞事見該書第七回。隻有兩個石獅子幹淨的話,見第六十六回,係另一人物柳湘蓮所說。

(3)屈原(約前340-約前278)名平,字原,又字靈均,戰國後期楚國詩人。楚懷王時官至左徒,由於他的政治主張不見容於貴族集團而屢遭迫害,後被頃襄王放逐到沅、湘流域,憤而作長詩《離騷》,以抒發其憤激心情和追求理想的決心。

(4)新月社以一些資產階級知識分子為核心的文學和政治團體,約於一九二三年在北京成立,主要成員有胡適、徐誌摩、陳源、梁實秋、羅隆基等。該社曾以詩社名義於一九二六年夏在北京《晨報副刊》出過《詩刊》(周刊)。一九二七年在上海創辦新月書店,一九二八年三月出版綜合性的《新月》月刊。一九二九年他們曾在《新月》上發表談人權等問題的文章,引證英、美各國法規,提出解決中國政治問題的意見,意在向蔣介石獻策邀寵。但文章發表後,國民黨報刊紛紛著文攻擊,說他們"言論實屬反動",國民黨中央議決由教育部對胡適加以"警誡",《新月》月刊曾遭扣留。他們繼而變換手段,研讀"國民黨的經典",著文引據"黨義"以辨明心跡,終於得到蔣介石的賞識。

(5)"荃不察餘之中情兮"語見屈原《離騷》:"荃不察餘之中情兮,反信讒而怒。"大觀園的人才早些年,大觀園裏的壓軸戲是劉老老罵山門。(2)那是要老旦出場的,老氣橫秋地大"放"一通,(3)直到褲子後穿而後止。當時指著手無寸鐵或者已被繳械的人大喊"殺,殺,殺!"(4)那呼聲是多麼雄壯。所以它――男角扮的老婆子,也可以算得一個人才。

而今時世大不同了,手裏像刀,而嘴裏卻需要"自由,自由,自由","開放××"(5)雲雲。壓軸戲要換了。

於是人才輩出,各有巧妙不同,出場的不是老旦,卻是花旦了,而且這不是平常的花旦,而是海派戲廣告上所說的"玩笑旦"。這是一種特殊的人物,他(她)要會媚笑,又要會撒潑,要會打情罵俏,又要會油腔滑調。總之,這是花旦而兼小醜的角色。不知道是時勢造英雄(說"美人"要妥當些),還是美人兒多年閱曆的結果?

美人兒而說"多年",自然是閱人多矣的徐娘(6)了,她早已從窯姐兒升任了老鴇婆;然而她豐韻猶存,雖在賣人,還兼自賣。自賣容易,而賣人就難些。現在不但有手無寸鐵的人,而且有了……況且又遇見了太露骨的強奸。要會應付這種非常之變,就非有非常之才不可。你想想:現在的壓軸戲是要似戰似和,又戰又和,不降不守,亦降亦守!(7)這是多麼難做的戲。沒有半推半就假作嬌癡的手段是做不好的。孟夫子說,"以天下與人易。"(8)其實,能夠簡單地雙手捧著"天下"去"與人",倒也不為難了。問題就在於不能如此。所以要一把眼淚一把鼻涕,哭哭啼啼,而又刁聲浪氣地訴苦說:我不入火坑(9),誰入火坑。

然而娼妓說她自己落在火坑裏,還是想人家去救她出來;而老鴇婆哭火坑,卻未必有人相信她,何況她已經申明:她是敞開了懷抱,準備把一切人都拖進火坑的。雖然,這新鮮壓軸戲的玩笑卻開得不差,不是非常之才,就是挖空了心思也想不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