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咣!”
身穿精致的廚師套裝的男子,正在把用毛巾裹著的東西用力摔打在案板上。
一旁站著電視台的主持人,對著攝影機鏡頭,笑容可掬地說:“各位觀眾,我們正在本市最著名的餐廳之一——雲台餐廳,為您直播廚師大賽。今天的比賽已進入高潮,名廚蘇樹凱先生,正在為大家製作一道名菜——活魚八盞。”
圍著白圍裙,戴著廚師帽的蘇樹凱,輕輕彎下腰,正要把案板上的毛巾卷撿起來。
主持人繼續介紹道:“這道活魚八盞,是要用活魚來製作的,然而活魚肯定是不肯乖乖被人蘸上一身佐料並且開膛破肚,所以蘇大廚要先把它摔暈。”
蘇樹凱剛把毛巾卷拿在手中,忽然,那東西從他手上跳了起來。兩尺多長的大魚,從毛巾中騰躍而起,魚身上的粘液,撲騰了蘇樹凱一臉。蘇樹凱狼狽不堪,踉蹌後退。在場的人忍不住哄笑起來。
主持人奇道:“胡先生做這道菜據說練了十多年了,今天怎麼……可能是狀態不太好吧……”蘇樹凱的助手快步上前,用手去抓那條魚,而那魚居然頗為活躍,在地上跳來跳去,不肯就範。
蘇樹凱陰沉著臉退向台角,看了看表,然後緩緩下台。
旁邊有個年輕人湊了過來,這人是蘇樹凱的徒弟。蘇樹凱低聲問他:“你師娘找到了沒有?”
徒弟說:“沒有。”
蘇樹凱歎了口氣,說:“今天的比賽棄權吧。比賽時間已經不夠了。我已經沒心思做了。”
他今天完全不在狀態。
徒弟說:“咱們這就報警去吧,相信警察一定會把師娘找回來的。”
蘇樹凱點頭。
徒弟又說:“師父,剛才我去準備室,發現裏麵多了個盒子。也不知道是誰送來的,您認得這東西麼?”盒子用膠帶纏著。最上麵貼了張紙條,寫著:蘇樹凱親啟。蘇樹凱抓了抓頭發,接過盒子,掂了掂,感覺裏麵有東西。他讓徒弟去跟參賽方說自己要棄權,自己則開始撕膠帶。
膠帶撕完,盒子還沒開,蘇樹凱先聞到了一股輕微的血腥味。
他心下一凜,一掀蓋子,看到了裏麵的東西,隨後尖叫一聲,癱坐在地上。
盒子也從他手裏滑落在地,裏麵的東西都掉了出來。
徒弟從外麵回來,看到了掉出來的東西,也嚇得倒吸了一口冷氣,連連倒退數步。
過了好幾分鍾,蘇樹凱這才回過神來,他對徒弟說:“快,報警……報警!”
聲音嘶啞,已不複人聲。
窗外,陰雲密布,壓得人喘不過氣,看上去要下一場大雨。
數十分鍾後,在市公安局的一個會議室裏,召開了一次特別會議。
刑警隊的劉隊長負責介紹情況,這是一位外表英武的警官,以冷靜和睿智著稱。他掃了一眼會議室,今天到場的每個人都是精挑細選來的精英人物,也都是可靠的戰友。
大屏幕上投放出闊太太的照片和資料。
劉隊長介紹道:“連環綁架殺人案的第四號受害者身份目前已經確定,姓名蘭清,女,30歲,本市人,已婚,全職太太。出門主要為她丈夫——廚師蘇樹凱采購食材。蘇樹凱報案說蘭清在四十八小時前已經失蹤,手機沒打通,剛開始並未引起足夠重視。當時他正在全力準備今天的廚師大賽。今天上午十點半,蘇樹凱在比賽現場收到一個盒子,裏麵是一件蘭清的衣服,上麵有大量血跡,此外還有一隻手。蘇樹凱從手指上戴的戒指,以及指甲上的指甲油來判斷,那應該是自己的太太。蘇樹凱也提供了帶有蘭清平時用的物件,上麵有蘭清的完整指紋,經過指紋對比,確認這是蘭清的手。但目前為止,尚未發現蘭清的屍體。”
刑警陳冬坐在劉隊長的正對麵,他是劉隊長的得力幹將,正在聚精會神地看著資料,不肯錯過任何一個細節。
劉隊長按下遙控器的按鈕,調出了一組資料,介紹道:“大家可以先看一下之前幾名受害人的情況。與現在的情況進行對比。”
屏幕上的文件夾打開,上麵顯示出了第一位受害人的具體信息。
劉隊長說:“這是第一位受害人,鄭春蘭,女,27歲,本市人。去年 2月 14日,被發現棄屍於郊區瓦窯村的一口枯井裏。不過那口井很淺,作案人員似乎並沒有打算把屍體掩藏起來。”
接著劉隊長又調出另一組資料:“這是第二位受害人,周夢醒,女,22歲,某學校的學生,酒吧的駐唱歌手。去年 4月 1日,被發現棄屍於東城區靜安路的一個垃圾箱裏。是被拾荒的老人發現的。”
第三組資料被調了出來,劉隊長說道:“這是第三位受害人,胡桂芬,女,21歲,某學校的學生。去年 6月 1日,被發現棄屍於環城道與長城大街的交叉口處的工地,無論是路口處的攝像頭,還是工地的監控係統,都沒有拍下任何作案人員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