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個科裏,職員小李英語學得挺好的,因此,科裏的人都會請他幫忙翻譯一些文章。這天,科長叫住了他:“小李,你今天看起來氣色蠻好的嘛,聽說最近挺清閑的?你看人家小張多忙。在現在這個社會,總是能者多勞的。我聽大家說你的英文很棒,反正閑著也是閑著,幫我翻譯一下這篇稿子,這禮拜就要,你得抓緊點。”
小李一聽,裝作思考了一會兒,說道:“這禮拜?我恐怕要跟你說聲抱歉。下星期一我有一個會議,必須準備一些相關資料,所以可能沒時間為您翻譯,科長不也是大學畢業的嗎?我看根本不用托我嘛,反正我本職的工作都做不好,就別說翻譯這麼重要的事情了。”
科長大手一揮,說道:“算了算了,不求你了,我知道了。”
在這個例子中,科長本來是求人辦事的,可搞得卻像是在批評對方,小李能不拒絕嗎?
本來,求人就是說服,而科長不是說服反而是在貶低對方。他先拿小李和小張比,言辭間流露出批評之意,甚至還抨擊對方工作沒做好什麼的。如此一來,小李心裏能好受嗎?又怎麼會替他辦事?
在現實生活中,有很多這樣的事情。有些人求人辦事時,不僅不說好話,還傷害了他人的自尊,自己卻一副若無其事的樣子。礙於上司下屬的關係,對方即使受到傷害,也不至於當場和你翻臉。但是長期下來,部屬心中對於上司的不滿,久而久之也會忍不住溢於言表了。
而該公司的另一位領導,在求小李翻譯時,小李卻一口同意了。現在我們看看這位領導是如何說的。
“小李,你最近有空嗎?聽說跟你同期的小張最近很忙,我想你肯定也閑不了。知識經濟時代,真是能者多勞啊。下周一又要開會,你現在一定也很忙吧?聽人說你的英文學得很不錯,不知能否抽空幫我翻譯一下這篇文章呢?這是一份非常重要的資料,急著要的,行嗎?”
“這周就要嗎?連您都這樣不敢掉以輕心,我想這份資料肯定非常重要。既然您這麼看得起我,我一定會盡力的,隻是可能會有些錯誤,還請您能夠多多指教。”
“我就知道你肯定會幫這個忙的,要不然,我也不會來找你了。拜托你啦。”
如此和氣尊重的請托,誰會忍心拒絕呢?
同樣的請求,為什麼換一種說法,小李的反應就會變得如此的不同呢?主要是因為他的自尊心得到了極大的滿足。
我們每一個人,都會對自己的東西懷有一分自豪、珍惜之心。尊重這份感情,也就能贏得對方的信賴。一般人若能在工作上得到上司的肯定,就很容易滋生甘為對方赴湯蹈火的情感。
在拒絕別人時一定要照顧好對方的麵子
生活中,很多人都不懂得怎樣拒絕別人,認為拒絕別人是件很難辦的事。當別人對他們提出要求時,他們不好意思拒絕,害怕這樣會傷害對方的感情,從而使兩個人的關係疏遠。但是,有時自己實在無法完成對方的請求,或者即使能夠做到,卻會給自己帶來損失。在這種情況下,一定要勇敢地拒絕。
當然,在拒絕別人的時候,一定要照顧對方的情感,盡量不要使雙方的交情因此而受到影響。可以說,如何拒絕別人是一門學問,並且是一門需要認真體會的學問。要學好這門學問,就要謹記:在拒絕別人時,一定要顧全對方的麵子。
如果在拒絕別人時,讓對方丟了麵子,那麼,他們必然會心生怨恨,這勢必會影響你們今後的交情。但是,如果你能夠以巧妙的方式拒絕對方,讓對方既能很好地明白你拒絕的苦衷,又不覺得自己的麵子受損,那麼,你就算是掌握了拒絕之道了。
三國時期的華歆,就是以這種方式,既拒絕了朋友們的好意,又沒有讓他們因此而覺得尷尬。
華歆在孫權手下時,名聲很大。曹操知道後,很想將他拉到自己的身邊,於是,便請皇帝下詔招華歆進京。華歆啟程的時候,親朋好友千餘人前來相送,贈送了他幾百兩黃金和很多禮物。華歆不想接受這些禮物,但他想如果當麵謝絕,肯定會使朋友們掃興,傷害朋友之間的感情。於是他便暫時來者不拒,將禮物統統收下來。並在所收的禮物上偷偷記下送禮人的名字,以備原物奉還。
華歆設宴款待眾多朋友,酒宴即將結束的時候,華歆站起來對朋友們說:“我本來不想拒絕各位的好意,卻沒想到收到這麼多的禮物。但是,匹夫無罪,懷璧其罪。念我單車遠行,有這麼多貴重之物在身,諸位想想我是否有點太危險了呢?”
朋友們聽出了華歆的意思,知道他不想收受禮物,又不好明說,使大家都沒麵子,他們內心裏對華歆油然生出一種敬意,便各自取回了自己的東西。
假使華歆當麵謝絕朋友們的饋贈,試想千餘人,不知道要推卻到什麼時候,也不知要費多少口舌,並且會使大家都很尷尬,掃了眾人的興。而華歆隻說了幾句話,便退還了眾人的禮物,又沒有傷害大家的感情,還贏得了眾人的歎服,真可謂一箭三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