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5章 如果不好強攻不妨以退為進(3)(2 / 2)

在說服對方答應我們的要求時,特別是向對方推銷我們的產品時,一定要注意不要一開始就把自己的目的表白得太直露,因為這會讓對方一下子接受不了,或者因為一下子明白了而直接拒絕。在這種情況下,我們不妨先找另外的理由跟對方接近,等時機成熟時,再巧妙地提出自己的要求,這樣,對方接受的可能性就比較大。

先將自己的目的隱瞞起來

在這個故事中,觸龍求見趙太後的目的,本來是要說服她讓長安君去做人質的,但是,他卻先將自己的目的深深地隱瞞起來,而是跟太後談起了兒女,拉起了家常。觸龍通過這種方式,使趙太後能夠靜下心來,心平氣和地聽他說話,並能夠很好地接受他的建議。

戰國時,趙惠文王去世,年幼的太子丹即位,由他的母親惠文太後掌理朝政。

秦國知道這個消息後,便派大軍進攻趙國,趙國的形勢十分危機。於是,趙國派使者向齊國求救,但齊國的條件是,讓趙國的長安君到齊國做人質,他們才肯出兵。

長安君是趙太後最小的兒子,太後非常疼愛他,不願他去齊國冒險。大臣們都極力勸諫,趙太後越聽越生氣,最後說道:“誰要是再敢在我麵前提起讓長安君到齊國做人質,我就要用口水啐他的臉。”

一天,左師觸龍求見太後,太後怕他又要提讓長安君去做人質的事,本不想見,但礙於老臣的麵子,還是接見了。

觸龍慢騰騰地走進了宮中,來到太後麵前,請罪道:“臣的腳有毛病,走路不能太快,所以好久沒有來謁見太後了。但我卻老惦記著太後您的身體,擔心太後的玉體也可能不太好,所以今天特地來看望您。”

太後說:“我沒事,我出門都是以車代步。”

觸龍又問:“您每天的飲食也沒有減少吧!”

趙太後說:“老了,每天隻喝些粥罷了。”

觸龍又說:“近來老臣的食欲也不太好,所以每天強迫自己散散步,一天走三四裏,這樣才稍微增加了一點飯量。”

趙太後見觸龍談的不是長安君的事,臉色才溫和了一些。

觸龍又說:“臣有一個兒子,名叫舒祺,年齡最小,沒有多大出息。可是,臣的歲數已經很大了,很疼愛他,希望太後能讓他在宮中作一名黑衣衛士來保衛王宮,也隨便混口飯吃。臣冒著死罪向太後提出這個要求。”

趙太後問:“可以,他多大了?”

觸龍說:“15歲了。他雖然年齡還很小,但我希望在我沒死之前把他托付給您。”

趙太後說:“咦,男人也疼愛自己的小兒子?”

觸龍說:“男人疼愛小兒子,比婦女還要厲害呢!”

趙太後笑著說:“還是婦女更疼愛一些。”

觸龍說:“但是依臣之所見,我覺得您對您女兒燕後的疼愛,比對您小兒子長安君更多。”

趙太後說:“你錯了,我對燕後的疼愛不如對長安君的疼愛。”

觸龍說:“父母疼愛兒女,就應該為他們做長遠的打算,這才是真正的疼愛。當燕後出嫁時,您拉著她,心疼得直哭,悲傷她遠嫁他國,這應該算是很疼愛的了。燕後出嫁後,您也是在每天想念著她,但是在祭祀的時候,您卻祝願她千萬不要回來,您這難道不是在為她作長遠的打算,希望她的子孫能夠在燕國繼承王位嗎?”

趙太後說:“是這樣的。”

觸龍接著又說:“我們趙國從現在算起,三代以前趙王的子孫封侯的,他們的繼承人現在還有封侯的嗎?”

趙太後說:“沒有。”

觸龍又問:“不僅我們國家,其他國家有三代都為侯的嗎?”

趙太後說:“我還沒有聽說過。”

觸龍說:“由此看來,人們遭遇災禍是很難預測的,那些封侯的人,有的本人遭到災禍,有的子孫遭到災禍。難道國君的子孫就一定不好嗎?不是這樣的。問題就在於他們地位高而無功勳,俸祿厚而不做事,還擁有許許多多的寶物。現在,太後您把長安君的爵位提得如此尊重,又賞給他大量的肥沃的土地,還給他貴重的寶物。可是,您有沒有想過,一旦您離開人世,長安君憑什麼能在趙國站住腳呢?所以,臣認為您老人家沒有為長安君作長遠打算,因此,我認為太後愛長安君遠不如疼愛燕後。”

趙太後聽了觸龍的這一席話,十分感動,說:“好吧,那就聽憑你的安排,把他派遣到齊國去做人質吧。”

於是,趙國把長安君送到齊國去做人質,齊國也派出了救兵。秦國一見趙國得到了齊國的援助,料想難以取勝,隻好撤兵。

所以說,在說服那些比較堅決的人改變自己的決定時,不妨先把自己的目的隱瞞起來,然後再一步一步地將它提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