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5章 如果不好強攻不妨以退為進(3)(1 / 2)

有時候,當對方犯了錯誤而我們希望他們改正時,與其苦口婆心地勸說,或者聲色俱厲地指責,不如用表揚的方式,讓對方在羞愧中自己改正。在陶行知做校長時,有一次就是通過這種方式使一個頑劣調皮的學生王友自動認錯,主動請求校長處罰自己。

有一天,王友在下課時,用泥巴在教室裏砸同學們,這件事正好被在此經過的校長陶行知看到。陶行知當時並沒有批評王友,而是讓他下課後到自己的辦公室裏去。

放學後,王友心驚膽戰地來到了校長辦公室,低著頭,一言不發。這時,從外邊進來的陶行知連忙塞給了他一塊糖,說道:“來,獎給你一塊糖,因為你準時來到,而我卻遲到了。”

王友很小心地接過糖果,不知道校長到底要幹什麼。

就在他疑惑的時候,陶行知又塞給了他一塊糖,說道:“再獎勵你一塊糖。當我不允許你再打同學時,你馬上住手了。你這麼尊重我,我應該獎勵你。”

此時,王友手裏拿著兩塊糖,更加不知所措了。

“再獎勵一塊。我調查過了,你用泥塊砸那些男生,是因為他們不守遊戲規則,欺負女生。你砸他們,說明你很善良正直,有跟不良行為作鬥爭的勇氣,應該獎勵你!”說著,陶行知又塞給了王友一塊糖。

到了這時,王友既為自己砸同學的過失內疚,又為校長這種尊重人格的教育方法感動,他哽咽著說:“校長,我錯了……不管怎麼樣,我也不該打人,何況……他們不是壞人,他們是我的同學啊。您就……打我兩下懲罰懲罰我吧……”

陶行知聽王友這麼一說,微笑著說:“你能夠正確認識錯誤,再獎勵你一塊。可惜我隻有這一塊糖了,我看我們的這次談話也應該結束了吧。”

說完,他快步走出了辦公室,留王友一個人在那裏發愣。

在這個例子中,陶行知想要讓王友改正錯誤時,不僅沒有批評對方,反而是用以退為進的方式,采用表揚的方法,令對方自動認錯。

其實,在我們小時候就已經知道了很多道理,比如,不準打人,不準辱罵同學,要尊重師長、老人等。因此,生活中很多人在這些方麵犯錯誤,不是他們不懂,而是由於其他的原因引起的。在對這些人進行說服教育時,不必給他們講大道理,因為這樣會讓他們反感,反而不利於實現自己的目的。最明智的方法就是運用以退為進的方法,表揚他們,讓他們通過思考自己該不該受表揚,從而認識到自己的錯誤。

可以說,用表揚的方式令對方改正錯誤的方法是很有效的,它能夠讓對方在充分認識自己錯誤的基礎上,接受我們的批評教育。

用溫暖的話語攻破對方內心的防備

在說服對方答應我們的要求時,特別是向對方推銷我們的產品時,一定要注意不要一開始就把自己的目的表白得太直露,因為這會讓對方一下子接受不了,或者因為一下子明白了而直接拒絕。

每個人都可能有過這樣的感受,當某人笑盈盈地向你問候時,你雖然跟他隻是初次見麵,但麵對他溫暖的問候,你會覺得有一種真誠、親切的感覺迎麵而來,好像兩個人是久別重逢的好朋友,或者是久未謀麵的親人一樣。

因此,在我們試圖說服別人接受自己的建議時,不妨運用一下這種方式,讓對方把你當成是自己人,在此基礎上再提出自己的建議,對方就會樂意接受。

韋普先生是一家電氣公司的職員,一次,他奉命去賓夕法尼亞州拜訪一位農場主,目的是說服對方接受他們的供電服務。

敲開別墅門時,對方猜想韋普先生是來推銷供電服務的,便立即又把門給關上了。韋普先生並沒有被這種情況嚇倒,而是再一次敲門。這時,對方已經很不耐煩了,在裏邊高聲嗬斥起來。

韋普先生仍然沒有生氣,而是麵帶微笑、親切友好地向對方說:“尊敬的愛麗絲太太,很抱歉,我並非有意打擾您,我隻是想在您這裏買一些雞蛋。”

聽他這麼一說,愛麗絲太太知道自己做錯事了,於是趕忙把門打開,請自己的顧客進來,並一再道歉。

韋普先生原諒了這位太太的不禮貌舉動,並且在養雞房裏,不住地稱讚愛麗絲太太養的雞羽毛豐滿,下的蛋既多又大。接下來,他很自然地將話題過渡到愛麗絲太太養雞的用電設備上。

令人奇怪的是,這位一開始堅決排斥別人向她推銷供電服務的愛麗絲太太,這一次竟非常認真地向韋普先生請教起了用電的好處。

在此之後的半個月內,韋普先生所在的電氣公司就收到了愛麗絲太太寄來的用電訂單。令韋普先生更高興的事情還在後邊,在愛麗絲太太的幫助下,電氣公司源源不斷地收到來自愛麗絲太太所在村子的其他農場主的用電訂單,這大大超出了他們的想象。

從這個例子中,我們可以看到,韋普先生在說服愛麗絲太太接受自己的建議、接受自己的供電服務時,沒有像別的推銷員一樣,一開始就表明自己的目的,而是用買雞蛋為“幌子”,親切友善地跟愛麗絲太太親近,等對方能夠接受自己這個人時,再巧妙而自然地提出自己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