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7章 用自己的幽默說服別人(2)(1 / 2)

有時候,即便我們事後知道對方先前提出的要求屬於耍小聰明,也很難狠下心“追究”對方的責任,因為對方的表現太機智了,讓我們不得不愉快地接受他們的請求。

美國第27任總統塔夫脫,曾經被困在一個鄉村的小火車站,很長時間都等不來火車。他無意中發現站台的條文上說,如果有很多人想上車,快車也會在這個小站停留。

很快,一輛快車的列車調度員收到一份電報,說在克斯維爾(即塔夫脫所在的車站)有一大批人等著上車。當快車在克斯維爾停住時,塔夫脫隻身一人上了列車。

列車員很奇怪,因為電報上明明說的是一大批人。

這時,塔夫脫對迷惑不解的列車員說道:“可以開車了,我就是那一大批人。”

玩笑中,列車員感受到的更多的是輕鬆和愉快,乘客也沒有刻意地指責塔夫脫的錯誤。這一切,從列車員和車上乘客的笑聲中就可以得到證實。

有一次,音樂家勃拉姆斯在萊茵河畔的法蘭克福逗留時,酷愛藝術的銀行家拉登堡邀請他去共進晚餐。勃拉姆斯走進客廳,見桌子上擺好了葡萄酒。他解下領帶,坐到餐桌前。

“親愛的博士先生,”拉登堡說,“您的光臨使我感到萬分榮幸!為了表示我對您的熱烈歡迎,我從酒窖裏拿出了最好的名酒。這是我葡萄酒中的勃拉姆斯,請您品嚐。”

勃拉姆斯接過銀行家遞過的葡萄酒,細細品嚐。

“不錯!”他微笑著點了點頭,然後說,“的確很好。不過,如果這是您的酒中的勃拉姆斯,那麼,您最好還是把貝多芬拿上來。”

勃拉姆斯想讓銀行家把最好的葡萄酒拿上來,但是他不明說,而是利用對方的邏輯,幽默地提出要求。這樣,對方如果確實還藏有更好的葡萄酒,就會在會心大笑中吩咐傭人拿上來;如果勃拉姆斯品嚐的酒的確是拉登堡家中最好的酒,那麼這位銀行家也無需尷尬,他隻需再度恭維勃拉姆斯一番就可以了。

所以,勃拉姆斯的話語,既表達了自己的要求,又不會讓對方陷入窘境,可以說是一種很高明的說話技巧。

用幽默的方式擺脫窘境

利用幽默的方式指出對方的過失,同時又巧妙地提出了自己的要求,任何人聽了都不可能無動於衷,必然是一邊被對方機智的談吐逗笑,一邊又不無歉意地請求對方原諒自己的考慮不當。

一次,詩人但丁出席威尼斯執政官舉辦的宴會。宴會上,侍者獻給意大利各城邦使節的食物都是一條條很大的煎魚,但是,送給但丁的卻是幾條小魚。

但丁沒有品嚐佳肴,而是把盤裏的小魚逐條拿起靠近耳朵,然後又一一放回盤中。執政官見此情況,覺得很奇怪,就問但丁為何做出這種莫名其妙的動作。

但丁清了清嗓子,高聲回答:“很不幸,幾年前,我的一位朋友在海上遇難。自那以後,我始終不知道他的遺體是否安然葬入海底。所以,我就問問這些小魚,希望它們能夠為我提供一些情況。”

“那麼,它們又對你說了些什麼呢?”執政官聽他這麼說,忍不住打趣地問道。

“它們告訴我說,”但丁再一次清了清嗓子,不無幽默地說,“它們當時都很幼小,對那些事情不太了解。不過,也許鄰桌的大魚們能夠知道一些具體的情況。因此,它們建議我向大魚們打聽打聽。”

但丁的這些話,逗得大家哈哈大笑。執政官也笑著責備侍者不該怠慢貴客,吩咐他們馬上給詩人端上了大煎魚。

不管是誰,看到但丁這幽默的表現,都會忍俊不禁。對於在宴會中受到不公平待遇,但丁沒有憤怒離席,也沒有拍案而起,而是將自己的不滿用幽默詼諧的方式,婉轉地表達了出來。

利用幽默的方式指出對方的過失,同時又巧妙地提出了自己的要求,任何人聽了都不可能無動於衷,必然是一邊被對方機智的談吐逗笑,一邊又不無歉意地請求對方原諒自己的考慮不當。這樣,提意見的和被批評的不需要在言語上發生衝突,就其樂融融地達到了雙贏的境界。

因此,在生活中,我們應該學會運用幽默詼諧的方式,輕鬆地使自己擺脫窘境,並使對方在笑聲中接受自己的建議或者要求。

有一回,美國前總統裏根在白宮的鋼琴演奏會上講話。正當他講得興致勃勃的時候,突然身後一聲巨響,回頭一看,原來是他的夫人南希一不留神,連人帶椅子跌落在台下的地毯上了。

在觀眾的驚呼聲中,南希靈活地爬了起來,並在二百多名賓客的熱烈掌聲中,重又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上。

這時,正在講話的裏根看到夫人沒有受傷,便說了一句話非常幽默詼諧的話:“親愛的,我不是早就跟你說過了嘛,隻有在我的講話沒有贏得掌聲時,你才應該表演這樣的節目。”

聽了裏根這句俏皮話,觀眾的掌聲更加熱烈了,而裏根夫人的尷尬,也在丈夫的這句玩笑中消失得無影無蹤了。

當我們遇到尷尬,或者陷入窘境中時,千萬不要慌張,一定要保持理智。不妨開個玩笑,用詼諧幽默的話語,讓對方在笑聲中體會到自己的要求,也讓自己在笑聲中變得從容、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