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7章 用自己的幽默說服別人(2)(2 / 2)

用幽默的回答拒絕對方

對於我們身邊熟悉的人,或者是與我們的工作有著千絲萬縷的聯係的人,當他們向我們提出一些令我們無法照辦的事情時,在拒絕時,就不能態度生硬。此時,最好運用幽默的力量,使自己的拒絕看起來是可愛的、富有人情味的。

對待那些誘使我們作出肯定答複,從而有利於對方、不利於自己的狡猾之輩,我們自然會理直氣壯地拒絕。但是,對於我們身邊熟悉的人,或者是與我們的工作有著千絲萬縷的聯係的人,當他們向我們提出一些令我們無法照辦的事情時,在拒絕時,就不能態度生硬。此時,最好運用幽默的力量,使自己的拒絕看起來是可愛的、富有人情味的。

美國跟前蘇聯剛簽署了一份《關於限製戰略核武器的四個協定》,隨行的美國記者團就在莫斯科一家大賓館裏,向負責此次任務的基辛格打探情況。

“蘇聯一年能生產多少戰略性導彈?”有記者問。

“大概250枚。”基辛格回答。

“那美國呢?美國有多少潛艇導彈配置分導式多彈頭?有多少遠程導彈配置分導式多彈頭?”

這個問題很尖銳,很棘手。基辛格決定避開鋒芒,於是,他微笑著向記者解釋道:“我不是很確切地知道配置分導式多彈頭的遠程導彈有多少。至於潛艇導彈,數目我是知道的,但是我有一個疑惑——不知這屬不屬於國家機密,因此我不能貿然回答。”

“不屬於國家機密,是對外公開的。”有記者自告奮勇,為基辛格解除疑惑。

“對外公開的?那你說是多少呢?”基辛格反問道。

在場記者哄堂大笑,關於這個問題的答案,也就不了了之了。

基辛格拒絕透露導彈數目的回答非常巧妙,他沒有采用那種大家慣見的外交辭令——無可奉告,而是佯裝不知自己的回答是否涉嫌泄露國家機密,因此不能貿然回答,這樣的拒絕有理有節。而在記者緊迫不舍的情形下,他又利用對方自相矛盾的說法,把問題推給了對方,從而回避了這一敏感問題,並使記者們在笑聲中,不再追問下去。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丘吉爾領導著英國人民配合盟軍戰勝了法西斯,成為英國的民族英雄。在他戰後退位時,英國國會擬通過提案,為他塑造一尊銅像,陳列在公園,使英國人民永遠不要忘記他的卓著功勳。

丘吉爾聽說之後,認為這樣做不妥,於是表示了拒絕。當然,他沒有直接拒絕,而是采用幽默的方式讓民眾感受到這位偉人的風度。他說:“多謝大家的好意,可是我不喜歡鳥兒在我的銅像頭上拉糞,還是請大家高抬貴手吧!”

聽到這樣的拒絕,誰還肯和這位有趣的人作對呢?

丘吉爾的理由很有趣,他以玩笑的方式,輕鬆簡單地回絕了人們的好意。試想,如果他講出一些大道理來,或者大加謙虛,勢必會掃了大家的興致,說不定還會讓民眾因這件事而對他產生不好的印象。而他采用這種方式,很有人情味,給人的感覺很舒服。因此,任何人聽了這種聲明,都很難狠下心來堅持己見。

用自己的幽默風趣對付那些存心挑釁的人

當你遇到他人動機複雜的提問時,不要被對方的問題束縛住,你可以找出一個可以幽默的方式,給出一個左右逢源的答案。這樣一來,不管對方是存心讓你出醜,還是隻想套出你的真話,你都始終處於主動,讓對方的居心不能得逞。

在生活中,總有一些用心不良的人,喜歡指責別人,或者故意給人挖陷阱,讓別人處於被動或者尷尬之中,自己以此為樂。對付這些人,如果你太跟他們計較,不僅會失去自己的風度,也不會有什麼好處。因此,在這種情況下,不妨開一個玩笑,用幽默風趣的方式嘲諷一下那些心存挑釁的人,讓他們自討沒趣。

查爾斯·蘭姆是英國著名文學家,有一回他在做公眾演說時,台下有人故意搗亂——他們噓噓地發出怪聲。這樣一來,會場就變得十分嘈雜。

蘭姆高聲對聽眾說道:“大家都知道,隻有三種東西發出噓噓聲,那就是蛇、鷲鳥和傻子。剛才的聲音不知是什麼發出來的,可不可以出來讓大家見識一下?”

聽他這麼一說,會場頓時恢複了安靜。

蘭姆先給“噓噓”發聲的來源限定範圍,然後站在聽眾的立場要求那些擾亂會場秩序的人自覺收斂。通過這種幽默的方式,狠狠地打擊了對方的囂張氣焰,令他們再也不敢拋頭露麵了。

除了這種明顯的言語冒犯方式,你有時還會遇到一些很棘手的問題。比如,有時提問者的動機是想利用一個棘手的問題讓你出洋相,甚至引誘你進入一個圈套。

《聖經》裏有這樣一個故事:

耶穌有一次受到一些人的“請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