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如何確保家務勞動安全(1 / 1)

小學高年級以上的學生,在家中都要或多或少地幫助家長幹點家務,如燒水煮飯、洗衣服、打掃衛生等。學生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既可以減輕家長的體力負擔,又可以從小培養自己的生活自理能力,增強勞動觀念,值得提倡。不過也要提醒青少年,在做家務時必須增強安全意識,預防燙傷、燒傷、跌傷、刀傷等事故的發生。

那麼,中小學生應該怎樣確保家務勞動的安全呢?

(1)在家務勞動中防止被燙傷

學生在家接觸到沸水、高溫水(如提水壺往熱水瓶內灌水、拿熱水瓶倒開水等)時,必須防止因摔跤或者因盛水器具損壞而燙傷。防摔跤,主要應防止地麵滑、高低不平或有障礙物絆腳。防盛水器具損壞,則應注意兩點。

①有鉚釘的盛水器具(如鋼精器皿),要防用久了鉚釘不牢固。

②熱水瓶底部損壞,瓶膽會掉下來。新買的熱水瓶要檢查底部螺絲,防止鬆動脫落。向器皿中灌沸水或高溫水時,要把器皿放在地上或家具上。向熱水瓶中灌水,因沸水溢出或瓶塞脫落而燙傷手的事情,在大人中也是常見的,所以灌水要小心,瓶塞要塞適宜。

此外,裝有沸水等高溫液體的導熱器皿,不能直接用手去觸摸。

(2)在家務勞動中防止被燒傷

在家使用明火燒水煮飯時,稍不留心,便有被火燒傷的危險。農村使用麥草稻稈燒飯,若盤繞的草把太結實,或者草稈不太幹,往往在灶膛裏隻冒煙不起火。這時如將頭湊近灶膛口用嘴吹風引火,一旦草稈突然燃燒,就容易燃及眉毛、頭發,甚至灼傷麵部。

正確的處置方法是,用火鉗撥弄灶膛裏未燃的草稈,增加膛間空氣的流通,或者用扇子對準灶膛口扇風,促使膛內草稈起火燃燒。在城鎮,使用火柴點燃煤氣、液化石油氣時,應先劃著火柴,靠近灶具燃燒器側麵,然後打開灶具開關點火。若先開灶具後劃火柴,則可能由於氣體泄漏,碰到明火而引起爆炸;若將拿火柴的手放在灶具燃燒器上麵,則很可能被燃著的氣體燒傷。

(3)在家務勞動中還應防止跌傷

在家務勞動中跌傷,極少是因為走路不慎造成的,大多是由於攀高取物或者攀高打掃衛生時造成的。既有因腳下的凳子、桌子、梯子不穩固而跌傷的,也有因跌下來又碰在其他器物上而導致傷上加傷的。後一種情況更加危險。

小玲玲本是個天真活潑的好孩子,可是現在她的額頭上留下了一道抹不掉的傷疤,使她感到終身遺憾。這傷疤是她在外婆家跌傷所致。這天,她踏在一隻小方凳上去拿牆上掛著的一隻竹匾,右腳踩在凳子邊上,左腳剛剛離開地麵,凳子便歪倒了。更加不巧的是旁邊放著一隻鐵鍋,她的額頭恰好碰在鐵鍋邊上……

小玲玲受傷好像是偶然的,但其中也蘊涵著必然性。它告訴我們:需要攀高時,一定要放平、放穩腳下墊的東西,還要把周圍的危險器物搬開。人踏上去之前,應先試一試是否搖晃滑動;踏上去時一定要踩實踏穩。

(4)在家務勞動中防止被刀具傷害

小平13歲,他至今還記得自己的食指被切斷的那天是星期六。那天下午放學早,他用菜刀切土豆時,左手沒有捏緊,土豆一滑,刀刃切在了左手食指的第一節部位,鮮血染紅了砧板。後來斷指雖然接合成功,但彎曲時到底不如先前那麼靈活了。

要防止用刀時造成自傷,首先是思想要集中,眼睛要看清,手離刀刃盡量遠一點;其次,用刀姿勢要正確,刀下的被切物須穩定位置,切忌毛毛草草、心不在焉。第一次用刀,千萬要在家長指導監督下進行,先看家長示範,明白應該注意的事項,絕不能逞強,自作聰明。須知刀不留情,稍不注意,就會付出血的代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