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假裝遇到困難,向中小學生求助。如問路、幫助找人、幫忙拿東西等。
(2)謊稱孩子的家人受傷、生病住院或者自稱是家長同事、朋友,有緊急情況,代替家長來接孩子。
(3)假裝學校教師、警察或其他執法管理人員,聲稱中小學生違反校規、犯法等,強行帶走,進行綁架,或搶劫學生錢財,對女生非禮等。
(4)偽稱是推銷員、送貨員、水電工、修理人員等,要求孩子開門。
(5)故意施以小恩小惠,以糖果、食品、玩具、錢物以及做遊戲名義來誘騙中小學生。
(6)請中小學生順便搭車或出去玩等,趁機將其拐走。
可能會通過下麵的某一方式對女生非禮。
(1)以禮物、錢財等利誘。
(2)冒充警察、執法人員、管理人員等。
(3)佯稱遇到困難,請你幫助。
(4)吹噓可以滿足你的願望,幫你解決一些困難。
(5)謊稱帶你出去玩或外麵有熟人找。
(6)尾隨身後,或冒充修理人員、推銷員等,要求進入你的住處。
在現代社會生活中,一般說來,沒有絕對危險的地方。但一些場所由於所處的位置,以及一些人不具備安全意識,隨意涉足,就往往為犯罪分子利用,對他人實施侵害。那麼,哪些地方容易隱藏危險呢?
(1)女生宿舍、浴室等。
(2)暗巷、荒涼的捷徑小道、野外,偏遠人稀的公園、河堤。
(3)昏暗的地下通道、空屋,無人管理的公共廁所、電梯等。
(4)電影院、歌廳、舞廳、遊戲廳。
(5)人多擁擠的複雜場所和公共交通車輛上。
在這一點上,中小學生應該謹記“多一分防範,少一分危險”的原則。俗話說“防病勝於求醫”,中小學生自身應當具備安全防範意識,隻要平時能稍稍留意,壞人侵害的機會就大大減少。
一天下午,冬冬沒課,獨自一人在家畫畫,忽聽丁零、丁零的門鈴聲。冬冬隨口問:“誰呀?”門外傳來一個聲音:“是我。”
冬冬趕緊走到門口,剛要開門,想起爸爸叮囑過,一人在家的時候要小心,如果有陌生人來,不要隨便開門。冬冬抬起的手又放下了。他從門上的貓眼往外看去,見是一個30多歲的男人。
“您有什麼事?”冬冬問。
“我是找隔壁家有事,他家沒人,我想留個條子托你給他,你能開下門嗎?”
這……冬冬猶豫了。怎麼辦呢?他想想說:“叔叔,我從門縫給您遞出一張紙,您寫好後再給我塞過來好嗎?”
“也可以。”叔叔答道。
寫完紙條那人就走了。
冬冬這樣做是不是太謹小慎微了?不!
目前,社會上還有不少壞人利用一切可乘之機進行犯罪活動。小孩子力量小,社會經驗少,往往是壞人瞄準的對象,所以要格外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