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愛結交朋友是中小學生的一個共同特點。這有助於拓寬我們的生活空間,也有益於交往中互相學習、互相幫助、取長補短、增進友誼。可是,萬一不慎與思想品德不好的人結為朋友,則會深受其害,到那時就後悔莫及了。
高一學生王剛的父親是上海市的一個業餘圍棋高手,家中藏有許多圍棋古譜和好幾副珍貴的圍棋。
他父親一有空就在家中獨自擺弄圍棋,或者閱讀圍棋書。生活在這樣的環境裏,王剛自然深受父親的熏陶,從小就是一個圍棋迷。進入中學之後,他更是以棋會友,校內、校外結交了不少“圍棋弟兄”。想不到,恰恰是一個校外結交的棋友蔡某把他“斬了一刀”。
這天秋高氣爽,學校放假。王剛在外出途中遇見蔡某。由於久未“手談”(即下棋),彼此顯得十分親熱。蔡某於是邀王剛去某茶室玩一盤棋,過把癮。
王剛欣然前往。圍棋盤剛擺好,蔡某就說:“阿拉(上海話,‘我’的意思)加點‘澆頭’,刺激刺激怎麼樣?”
“什麼‘澆頭’?”王剛不解地問。
蔡某哈哈大笑:“‘澆頭’就是票子;加上‘澆頭’那才有勁,包你高招多,昏招、漏算少,進步快。”
王剛邊搖頭邊說:“不行、不行,我沒有錢。”
“不要緊,說不定我輸呢!”蔡某話頭一轉說:“這樣,我輸了付給你錢,你輸了我不要你錢,好嗎?”
王剛被他“將”了這麼一“軍”,覺得不便推辭,隻好答應。一局結束,蔡某輸了,他果然“信守諾言”,一邊付“澆頭”一邊連連稱讚王剛這盤棋下得好:“真是士別三日,便當刮目相看哪。不過,要沒有票子刺激,你恐怕不會這樣認真的,是嗎?”
王剛不肯收錢,蔡某執意要付,硬把20元錢塞給了王剛。臨別時,蔡某約定王剛下星期天在老地方再較量一番。王剛雖然不大情願,但轉念一想,贏了錢就不來,對方不是會有誤會嗎!隻好勉強應允。
到了下一個星期天,王剛不但輸掉了身上的50元,而且連手表也作價抵給了蔡某。其實,前一次蔡某用的是“引誘法”,先“放一馬”讓王剛嚐嚐甜頭,然後再叫他吃苦頭。
類似的例子為數不少,前麵我們就介紹過女孩子因交友不慎而終遭強暴的例子。
那麼,怎樣防止自己在交友過程中誤中壞人圈套或不辨良莠呢?關鍵是在初次交往時,要注意聽其言、觀其行,認真識別對方道德品質的好壞。如果覺得對方人品不端,那就不妨“敬而遠之”,避免繼續往來,即使不得不往來,由於有了警覺,也就不至於發展為“深交”了。
倘若認不準對方情況,則可以從側麵繼續了解。一般來說,同班、同級的同學,經常來往的近鄰,互相都很熟悉,隻要自己有端正的倫理道德標準,明確的是非觀念,在上述夥伴中擇友,通常是不會選錯的。
中小學生應該特別注意的是,交友的範圍不宜隨便擴大到社會上去。有一句古訓是值得牢記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