繆大亨忙用刀架住。他感到對方的刀很沉,力量很強,知道再招架下去,自己必死無疑。於是大叫:“你是誰?”
那大漢喝道:“我是濠州大將花雲,特來取你狗頭。”
繆大亨知道,到了這個地步,再死硬下去最後隻有一死,忙道:“我不打了,我投降,行不?”
花雲大喝:“先放下你的大刀。”
繆大亨很聽話,手一鬆,大刀“咣”一聲落下。於是,曾經威風八麵的橫澗山老大現在身上就隻剩下一條短褲了。
花雲道:“我可以不殺你,但你必須下令你的部隊不許戰鬥,統統投降我軍。”
繆大亨連連點頭,道:“行啊。”
他立刻把傳令兵叫醒,讓他把所有部屬集中起來。然後,繆大亨光著身體宣布:“朱公子已經破了大寨,咱們反抗無益。現在我宣布:向朱公子投降。”
不一會兒,朱元璋和徐達等人陸續進來。朱元璋大聲對大家說:“你們服也不服?我的部隊隻有幾千人,但卻把你們兩萬人打敗了。”
繆大亨很聰明,這時連忙大聲道:“我服了。”其他的人也跟著大叫:“服了。願意投降朱公子。”
朱元璋道:“你們的人數是我們的幾倍,還占據著有利的地形,可最後卻被我們輕鬆地打敗了,你們知道這是為什麼嗎?告訴你們,這是因為你們一直是一支土匪式的部隊,是一支沒有軍紀的部隊,一支從來沒有進行過訓練的部隊。這樣的一支部隊,人數再多也沒有用。所以,從今之後,大家一定要加強訓練,建立嚴密的軍紀,並且嚴格遵守。”
其實,在此之前,朱元璋手下的這些部隊,也是一支沒有軍紀、沒有訓練過的軍隊。但他和徐達卻清醒地認識到,要想讓部隊有戰鬥力,此兩項缺一不可。否則,你的隊伍再怎麼浩浩蕩蕩,也隻是一支人口數量龐大的土匪軍而已。
經此一戰之後,朱元璋立刻著手訓練部隊,一支由各路土匪集合而成的隊伍終於走上了正規軍的道路。朱元璋望著越來越整齊的部隊,覺得自己已經向前邁了一大步,這一步讓他的部隊與郭子興等人的部隊有了本質的區別:他們不再是一群烏合之眾。
收服橫澗山,朱元璋聲威大震,他決定向滁州進軍。不久,滁州就出現在朱元璋和他的戰友們眼前。滁州不是濠州,滁州的地形很複雜,讀過書的人一定都知道那句“環滁皆山也”。四麵環山,在軍事上是什麼概念?就是易守難攻但再怎麼易守難攻,也得攻。仍然是花雲為先鋒。這哥們臉膛黑得發亮,砍人也很黑,從不手軟。
開始時,元兵並不把朱元璋的部隊放在眼裏,以為這支部隊也跟一般的紅巾軍一樣,看到城牆就蜂擁而來,拚著老命攻擊,毫無戰法,便在城外擺開陣形。
花雲率部直衝到城下,看到敵人的陣地,同樣不把敵人放在眼裏。他這時隻帶一千人,卻毫無懼色,大刀一揮,吼聲連連,帶頭便衝進敵陣。這一千人都經過訓練,戰鬥力極強,眼見花雲這麼生猛,當然也不甘落後,都跟著他大砍大殺。
元兵立馬就給砍蒙了,待回過神來,要抵抗時,朱元璋已經率大隊人馬殺到。元兵一看,剛才一千人都快擋不住了,現在突然蜂擁殺來這麼多人,哪能頂得住?於是齊聲大喊,四散而逃。
花雲搶了城門,直殺進去。城內元將剛才還在城頭觀戰,看到敵人這麼銳不可當,城外陣地一觸即潰,知道勁敵來了,早已“三十六計走為上”。朱元璋的部隊打進城裏,居然一點抵抗也沒有遇到。滁州城就此拿下。
此時,很多人都看好朱元璋,紛紛來投奔他。先是馮國用、馮國勝兄弟,然後是李善長,都在此時成為朱元璋的屬下。這回,除了一群武夫之外,朱元璋終於有了李善長這個文人幫忙。朱元璋很高興,覺得自己的事業真的越來越紅火了。
有一天,侍衛長徐六三進來報告:“主公,門外有個老婦人,帶著兩個男孩子求見。”
朱元璋問:“他們是什麼人?”
徐六三道:“那婦人說,她的丈夫叫朱興隆,那個男孩叫朱文正。”
朱元璋一聽,不由大喜,立刻放下案頭公文跑了出來。果見門外正站著三個人:兩個大男孩,一個老婦人。那個老婦人正是他的嫂子。他的哥哥朱興隆死後,嫂子便帶著她的兒子朱文正外出。此後,朱元璋再沒有聽到他們的訊息。哪想到,居然會在這裏見到他們。
那老婦人叫道:“重八……”
朱元璋叫了聲:“嫂子,你來了。”兩下已是泣不成聲。
朱元璋伸出兩隻手,拉了兩個大男孩的手。老婦人對兩個男孩道:“文正,這是你的叔叔。”她又對朱元璋道:“這是朱文正,這是李文忠。”李文忠是朱元璋姐姐的兒子,也就是他的外甥。
但見三人站在那裏,都瘦骨伶仃,身上的衣服已經破爛不堪,全靠幾條布帶捆著,這才裹住身體,沒有讓肉體裸露出來。腳下也沒有鞋穿,光著的腳丫子,都裂開一條條縫隙。
朱元璋見他們這個模樣跟自己那些年討飯時的情形一模一樣,心下甚是酸楚,忙把他們拉進帳中,叫徐六三找幾套衣服給他們換了,然後又擺了一桌飯,讓他們吃了個飽。這時,朱元璋尚未有子女,看到哥哥的兒子,不由甚是疼愛,當時就讓朱文正在自己的房中睡下。
第二天,朱元璋登上城頭,遙望遠山,不由意氣風發。滁州雖不是大城,但比起濠州而言,自是不可同日而語。他做夢也想不到,一年前,他還是一個衣不蔽體,躲在風雨飄搖的皇覺寺裏,麵對兵荒馬亂,一日數驚,不知道明天的命運將是如何的窮小子,而一年後的今天,他卻已是手握三萬大軍,站在滁州的城頭,眼望天下的大將軍。此時,他的胸中已隱隱然存有天下了。
當然,現在他還仍然打著紅巾軍的旗號,算是郭子興的部屬,被任命為鎮撫。不過,現在的郭子興已經全然沒有當初的銳氣了。朱元璋走後不久,郭子興立即陷入極度孤立之中,幾乎天天被那幾個人批鬥。孫德崖很多次想直接製造事件,讓郭子興徹底消失,可趙均用卻道:“要是殺了郭子興,朱元璋放不過咱們。現在朱元璋手下有幾萬人馬,要是殺回來,你我都完蛋。”
孫德崖道:“可我實在看郭子興不順眼。”
趙均用道:“把朱元璋調回來,然後把他也幹掉,這才是斬草除根之法。否則,治標不治本,後患無窮。”
此時,濠州城中名義上的第一把手仍然是彭大。彭大雖然很同情郭子興,但知道他鬥不過趙均用等人,便也倒向了趙均用那邊。如此一來,郭子興徹底成為弱勢人員。趙均用提議把郭子興帶到泗州,然後派通訊員傳達命令:調朱元璋到盱眙防守。
朱元璋接到信後,問使者:“這是誰的主意?現在我正四處擴大根據地,哪能去盱眙?”
使者道:“聽說是彭元帥和趙元帥的建議,郭元帥也讚同。”
如果隻說是彭元帥,也許朱元璋就真的信了,可把趙均用拉進來,就是打死朱元璋,他也不會信。他叫通訊員回去複命,說自己不能執行這個命令。至於為什麼不執行,趙元帥會明白的。
趙均用真的很明白,一時也不敢有什麼行動。朱元璋雖然被郭子興關進牢房,差點成為餓死鬼,但此時,他仍然很厚道,並沒有忘記郭子興收留他、重用他的大恩。他知道,趙均用和孫德崖兩人雖然經常打敗仗,但心很黑,整自己人很有一套,所以他還是經常派人去泗州那裏打探情況,看看他們有沒有對他的嶽父大人怎麼樣。
彭大雖然倒向了趙均用一邊,但兩人之間也不和諧。本來,他們把郭子興弄到泗水是想叫朱元璋移兵盱眙,然後發動突然襲擊,把朱元璋拿下。沒有了朱元璋,郭子興就是廢物一個,處理起來那就全憑心情了。可哪知,朱元璋卻不理那一套,強硬地回絕了他們的要求。兩人無事可幹,就對著幹了起來,而且幹的動靜還很大。兩人先是爭吵,然後從文鬥到武鬥,最後彭大被一支冷箭射中,當場犧牲。
朱元璋聽說這個消息後,也急了起來,忙叫李善長幫他起草了一封信,直接寄給趙均用:
公昔困彭城,南趨濠,使郭公閉門不納,死矣。得濠而踞其上,更欲害之,毋乃所謂背德不祥乎?郭公即易與,舊部俱在,幸毋輕視,免貽後悔!
趙均用讀著這封充滿威脅口吻的信,手就發抖了。他這時也很清醒,知道砍郭子興比砍一條狗還容易,但朱元璋的勢力擺在那裏,他要是敢動郭子興一根毫毛,朱元璋就敢殺他全家。可現在郭子興在他手上,放又不是,殺又不是,這讓趙均用鬱悶不已。
朱元璋也怕趙均用匪氣一發作,嶽父大人的腦袋就真的落地了,便派人給趙均用的左右送了很多銀兩。趙均用是個極為自私的人,他的左右當然也不是什麼有道德、有理想的高尚人士,拿著人家的好處,一有機會就做趙均用的思想工作:“與其把郭子興留在這裏白白浪費酒菜,倒不如讓他自行下課,送朱元璋一個人情,也顯得咱們大度。”
這些話聽得多了,趙均用也認為很正確,於是找到郭子興,對郭子興道:“朱元璋現在人多勢眾,幹得轟轟烈烈,你是不是該去看看他?”郭子興一聽,高興得要命,道:“我好久沒有看到他了。”
於是,郭子興帶著一家老少,連同朱元璋的夫人馬姑娘一起來到滁州。郭子興見到朱元璋時,受到了朱元璋的熱情接待。郭子興也不是笨蛋,回想到自己以前對付過朱元璋,很怕他會報複。哪知,見麵的第一天,朱元璋就把大家召集過來,當眾宣布:元璋能混到今天這個份上,全是郭元帥栽培的結果,元璋永遠是郭元帥的下屬。現在郭元帥親臨滁州,親自帶領咱們幹事業。所以,我提議,擁戴郭元帥為滁陽王。
大家當然沒有異議。李善長當場布置了一套儀式,就讓郭子興稱王。朱元璋也把兵權全交給了郭子興。郭子興此番前來,本來是想投靠朱元璋,保住這條老命,哪想到朱元璋竟會把幾萬部隊交到自己的手上?
湯和有些急了,找到朱元璋,道:“鎮撫,你這麼做怎麼也不跟大家商量一下?咱好容易打出這個局麵來,你就全交給人家了?不是我說郭元帥不好,可郭元帥是真的不好啊!他不是幹大事的人,他就是土財主一個,有了一塊地皮,就得意忘形了。”
朱元璋卻笑了笑,沒有說話。
湯和又對徐達道:“你怎麼也不說話了?”
徐達也笑了笑,道:“我也沒有話說了。”
湯和看了看兩人,兩張臉雖然形狀不同,但神態卻高度一致,都是一副胸有成竹的樣子。他呆了一呆,突然道:“我也知道了。”三人哈哈大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