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兵舉著旗幟,向山上爬去。他們已經連續狂奔了三天兩夜,此時都累得抬不起腳了。他們很想休息一下,但脫脫不讓他們休息,脫脫必須以最快的速度趕到空虛的滁州城下。他堅信,隻要他十多萬部隊高舉旗幟、殺聲連天地出現在滁州城下,根本不用打仗,滁州就會全麵崩潰。到時,他們不戰而勝,就可以在滁州城裏好好休息了。
脫脫的盤算很有道理,也很有軍事家的果敢。但脫脫還是很小心的,他把部隊分成兩撥,第一撥一萬人作先鋒,先行爬山,如果敵人真的有埋伏,他的第二撥大軍就可以衝上去接應。
眼看第一撥士兵高舉旗幟,爬坡上了山坳,脫脫也鬆了一口氣。他以為,隻要順利上了坳口,就會一切順利。於是,他再揮動令旗,叫先鋒部隊繼續向前,然後下令後續部隊上去。元兵先鋒無憂無慮地進入了山穀。
一萬人進入山穀,很擠。但朱元璋卻不怕擠。他看到元兵先頭部隊進了埋伏圈,一聲令下。隻聞得一聲鼓響,山上旗幟招展,石頭滾滾而下,飛箭如雨。大批元兵紛紛倒下。
脫脫聽到殺聲大振,立即知道自己還是中了埋伏。他下令山下的部隊向上猛攻。突聞又一聲鼓響,山坳的樹林中突然人頭攢動,旗幟鮮明,正是早已趕來埋伏在此的紅巾軍。這支紅巾軍由耿再成率領,奉命堵住元兵的第二撥人馬。此時他們接到朱元璋的號令,便現出身來,一齊向山下滾落石頭。
脫脫的部隊是元兵中最為精銳的,此時雖然知道中了紅巾軍的埋伏,但仍然奮不顧身向上攻,後隊的戰士不斷地踩著前隊的屍體向山上衝擊。脫脫命令山下部隊列隊向山坳放箭,攻勢甚是淩厲。
但耿再成更知道,要是頂不住元兵的攻擊,朱元璋的這個埋伏計就會付之東流,他們就會敗得很慘,所以親自舉起石頭向山下猛砸。這時一支箭飛來,正好射中耿再成的手臂。他居然也不拔出,硬是帶著箭向山下砸石頭。但見鮮血從箭杆上不斷滴下,他卻喝聲連連,渾然不在意。
此時,朱元璋帶著主力正猛攻山穀中的元兵。元兵擠在山穀之間,一點回旋的餘地也沒有,任由紅巾軍屠殺。
脫脫看到山頭的耿再成部人雖不多,但占了地利,又拚死阻擊,而山穀中傳來的戰鬥之聲越來越弱,知道前部已經被人家收拾得差不多了,隻得長歎一聲,下令撤退。朱元璋大獲全勝。
郭子興別的水平不怎麼樣,但情報工作做得還是不錯的。他在朱元璋帶著主力部隊離開滁州時,心裏就塞滿了畏懼的情緒,生怕哪個地方的元兵突然殺到,把自己俘虜了。因此,他不斷地向四邊派出探子,隻要一有動靜,立刻快馬回報。
所以,當脫脫大軍開向滁州時,他第一時間就得到了情報。他知道,脫脫有十多萬大軍,而自己手裏隻有不到一千的士兵,嚇得摔了幾個杯子,打了幾個下人,然後坐在那裏大罵朱元璋害他不淺。但罵過之後,他立刻想到,光罵是不行的,還得想辦法保住性命才是當務之急。他派人飛馬去找朱元璋,讓朱元璋趕快回來保衛滁州。派出的人速度很快,而且還能搶在元兵的前麵回到滁州。可帶回來的消息卻讓郭子興想死。因為那封寫給朱元璋的信根本沒有送出去,而是又原封不動地交回到了郭子興的手裏。送信的人說找不到朱元璋了——因為朱元璋早已從另一條道路趕回滁州。
郭子興捏著那封信,撕了個粉碎,然後又在地上猛跺了幾腳,最後還打了那個送信的一巴掌。接著,他又破口大罵朱元璋:“你想要老子的命,直接砍老子的頭就是了,何必要借刀殺人?”
他這次可把自己的性情全展現出來了,罵得驚天動地,連帳外的徐達等人都聽到了。徐達聽到這話後,心裏知道,朱元璋跟郭子興是沒法再合作下去了。
郭子興此時已經沒有心思再考慮合作的事了,他現在隻想著如何逃命。他把郭天敘叫來,說:“上陣還得父子兵。咱們得趕快離開滁州。”
郭天敘道:“離開滁州?那又得去投靠孫德崖?”
郭子興道:“當然不會投孫德崖。咱去投小明王。”
郭天敘道:“現在滁州已經沒有了出路,四麵全被元狗包圍了。”
郭子興大罵:“朱元璋這個兔崽子,真會害人啊!把部隊帶走了,把敵人留下了。”
郭天敘道:“我早就看透了朱元璋,可是父王卻一定要相信他。現在全上了他的當。”
兩人坐在那裏發呆。親兵從外麵進來,報:“城東山上,發生戰鬥。不知是誰在打仗。”
郭子興一聽,忙道:“再探。難道是小明王他們來救我了?”他再也坐不住了,帶著郭天敘出來,登到城樓上,向東望去。隻見山上有一支部隊直向城裏走來。
郭天敘道:“父王,肯定是元兵殺進來了。咱們怎麼辦?”
郭子興一呆,站在那裏張口結舌。一個親兵大叫:“是咱們的隊伍啊!是朱字旗,是鎮撫的旗號。”
郭子興一聽,抬手擦了擦眼睛,然後再定睛一看,還真是紅巾軍的隊伍。兩騎在前麵飛奔,不是朱元璋和耿再成是誰?郭子興一時無話可說,他的內心甚至希望這不是朱元璋。他轉過身,對郭天敘道:“走,回去。”
郭氏父子下了城樓,徐達他們正好來到。徐達對郭子興道:“大王,朱鎮撫已經回來了,我們到城外去接他。”郭子興一臉怒色,哼了一聲,轉身而去。徐達望著郭子興父子倆離去的背影,咂了一下嘴巴,轉身對大家道:“咱去迎接鎮撫。”
朱元璋一路急奔,來到城門前,看到城門大開,徐達等人已經來到城門前迎接他,不由大喜。可當他來到城門下時,卻不見郭子興和郭天敘,於是忙問:“大王呢?”
李善長道:“先回去再說吧。”
朱元璋在眾人的簇擁之下入城。他帶著耿再成來到郭子興的大帳。郭子興正坐在太師椅上,郭天敘站立一旁。
朱元璋上前行禮道:“大王,朱元璋已經擊退元兵,特來交令。”
郭子興麵無表情,道:“回來就好。”
朱元璋退了出來,一臉鬱悶。徐達陪著朱元璋來到家裏。馬姑娘過來迎接,道:“元璋,你回來了。”
朱元璋道:“我回來了。”
馬姑娘道:“回來就好。”
朱元璋一聽這話,突然想起剛才郭子興也是這個話。可怎麼同樣一句話,自己聽過之後,硬是有兩種不同的反應呢?郭子興說這話時,麵無表情,看著那張臉,簡直如芒在背;而馬姑娘說這話時,卻隻覺得心頭無比溫暖。朱元璋的心情在這兩個表情之間來回走動,兩眼一熱,差點潸然淚下。
但朱元璋並沒有讓這種情緒外露出來,他對馬姑娘道:“沒事了,你休息去吧。”然後轉身對徐達道:“你還有什麼事?”
徐達道:“鎮撫,我看,咱們還是離開滁州的好。”
朱元璋道:“為什麼?”
徐達道:“這幾天,滁州凶險,大王疑是鎮撫欲借脫脫之刀除掉他,他對大王已經恨之入骨。如果咱們還在這裏待下去,隻怕吉凶難測啊!”
朱元璋歎道:“大王是我的救命恩人,沒有他,我就沒有今天。我對他忠心耿耿。他落難時,我幫他;他來滁州時,我把部隊交給他。可他仍然要懷疑我。”
這時,李善長又進來了。朱元璋道:“百室兄,有事嗎?”
李善長道:“特來告知鎮撫,在鎮撫去救六合時,大王曾派人請我過去,讓我以後跟著他。”
朱元璋道:“我們都是大王的下屬,當我的下屬跟當大王的下屬是一樣的。你就跟著他吧,現在他身邊得力的人士也不多。”
李善長道:“他這是在對付你。他是想把我們一個一個地拉過去,到時你就成孤家寡人了。所以,我堅決不開這個頭。如果鎮撫一定要讓我去跟大王,我立刻離開滁州。”
朱元璋道:“那我也不勉強你了。咱都是自己人,說一說下一步該如何走?”
徐達道:“現在大王對已經咱們起疑,咱們還是離開此地為妙。”
李善長道:“大王胸無大誌,守個滁州,便不思進取,這終非長久之計。而且滁州雖然險,易守難攻,但城少人寡,也易於被人困死。再者,糧草極缺,幾萬人齊聚於此,沒幾天就會坐吃山空。所以還是趁剛打了勝仗,眾人士氣高漲之時,離開滁州,向外擴張。這樣既可以讓大王放心,咱們也可以放手大幹。”
朱元璋道:“好。滁州不是久留之地,我看,還是向集慶方向進攻。那是江南魚米之鄉,也好網羅人才。”
第二天,朱元璋來到郭子興帳中。郭子興兩眼通紅,郭天敘也一臉疲態。兩人看到朱元璋進來,都麵無表情地對著朱元璋。顯然,兩人都過了一個不眠之夜。
朱元璋看到兩人的神態,不由一怔,隨即才想起,原來自己還沒把兵符交給郭子興,這才弄得兩人一夜沒合眼。
朱元璋在心裏歎了一口氣,然後把兵符拿出來,遞給郭子興,道:“大王,現在城裏一共有三萬部隊,朱元璋把兵符交給大王。從此之後,沒有大王的號令,滁州城的一兵一卒誰也指揮不了。”
郭子興嘴巴一張,說不出話來。他看了看兵符,又看了看朱元璋。兵符是真的,朱元璋的神態是誠懇的。
朱元璋把兵符放到郭子興手中,道:“大王,咱們雖然擊退了脫脫,但滁州太小,糧草不多,元兵要是再來圍困,咱們就危險了。因此,我建議趁滁州還沒有缺糧之時,趕快進攻和州。一來擴大我們的勢力,二來也打通我們向外的道路。”
郭子興兵符在手,一時心花怒放起來。他也知道,現在滁州城裏已經沒有多少糧草了,聽得朱元璋這麼一說,便道:“和州雖然不大,可城高池深,攻之不易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