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滅了張士誠(2 / 3)

常遇春道:“江平是張士誠的老巢,隻要把江平打掉,其他地方就不足為慮了。”朱元璋再看看徐達,徐達點點頭。

朱元璋卻搖搖頭,道:“你們對張士誠太不了解了。張士誠靠販鹽起家,也有幾個生死朋友,張天麒、潘原明都跟他情同手足。如果張士誠受困,他們肯定全力來援。張天麒從湖州出來、潘原明從杭州出擊,會對咱們形成反包圍,到時候我們還能打勝他們嗎?所以,還是先打湖州,把張士誠的羽翼剪掉才行。我們打湖州,按張士誠的性格是不會出動的。等我們打下了湖州再打江平,就順手多了。”

他接著又對徐達道:“前些天張士誠有個部將熊天瑞主動前來投降,我看他是來玩詐降的。所以現在讓他跟著去打仗,然後咱們天天叫喊著打江平,他知道後一定會脫離隊伍,去告知張士誠。他要是玩失蹤,張士誠就死定了。”

等徐達和常遇春離開後,朱元璋又叫李文忠帶兵向杭州進發,阻止潘原明去援救江平。徐達和常遇春一路出征,跟張士誠的部下打了幾仗,都勝得很輕鬆。一直開到昆山,這是張士誠的兄弟張士信的地盤。這家夥聽說西吳大軍來了,什麼也不做,立刻逃跑。

徐達在昆山那裏大會諸將,點了一下名,果然發現熊天瑞不見了,不由暗道,吳王的話真準,這個熊將軍果然去向張士誠告密了。張士誠得到這個密報後,肯定會在江平那裏提高警惕,不會再花精力管湖州了。於是徐達下令全軍提高速度,向湖州進發,一口氣推到湖州三裏橋。

張天麒聽說徐達的大軍來了,立刻派黃寶和陶子寶出來迎戰。二人正好與常遇春相遇。常遇春這些天來求戰欲望大漲,一看到有敵人前來,大為高興,下令全力出擊,隻片刻就把黃寶打得落花流水。

黃寶這才知道,傳說中常遇春的勇猛不是虛構的,他一時抵敵不住,往後便逃。常遇春一路追擊。黃寶一直退到城下,看到常遇春就在屁股後麵追著,怕自己進城之後城門還來不及關,常遇春就進去了,隻得又回軍再戰。

常遇春大喜,率部狂掃過去,黃寶的部下全部丟下兵器當了降卒。黃寶獨自被圍在那裏,隻象征性地做了幾個抵抗動作,便鬥誌全無,被常遇春俘虜。

城中本來組織了救援部隊要來接應黃寶,可還沒有開門出來,便得到黃寶已經成為人家戰俘的消息,隻得又退回去。

此時徐達大軍也開了過來,把湖州全部圍住。湖州城中人心惶惶。這時張士誠的一支援軍在李伯開的帶領下進入城中。城裏人看到援軍到來,這才稍安下來。

不久,有探馬來報,張士誠部將呂珍、朱暹及五太子帶著六萬部隊前來,已到城東。徐達想不到敵人的援軍來得這麼快,急忙和常遇春商議:“這三個敵手都很強悍,咱們小心應付為妙。”

常遇春道:“這個好辦。你繼續圍城,我去打援。”

徐達點頭道:“好。你帶十萬部隊過去。”

常遇春帶著部隊來到姑嫂橋,連夜修築工事,守住險要。呂珍素聞常遇春厲害,看到他嚴陣以待,也不敢放馬過來,便在那裏駐紮下來,與常遇春對峙。

常遇春也一改往日見敵即猛打的習慣,硬是耐著性子跟呂珍對峙下去,暗地裏卻派人四處打探呂珍的糧道。果然,張士誠派潘元紹運了糧草前來,已到烏鎮。常遇春大喜,帶著部隊半夜出動,一舉把潘元紹打敗。

張士誠又派徐誌堅帶著水軍順流而來,要襲擊姑嫂橋。常遇春探到消息,便在橋邊設伏。徐誌堅隻想著去襲擊別人,全然沒有想到別人會來個將計就計,一路信心滿滿而來,以為一到目的地就可活捉常遇春,哪知才到橋邊,還沒有看到常遇春,就先進了埋伏圈。但聞得一聲喊打,伏兵四出。徐誌堅這才知道,原來中計的是自己,一時手忙腳亂,被常遇春的伏兵打得滿地找牙,最後也被俘虜了。

張士誠是個鹽販子,常在海邊經營,手下也有大船,叫赤龍船。此時,他派赤龍船前來。可常遇春水戰的經驗卻比他豐富多了。朱元璋曾多次用火攻把陳友諒的大樓船燒得灰飛煙滅,現在看到赤龍船開到麵前,常遇春想也不多想,立刻派人準備好火具,然後跑過去放火。張士誠部哪料到常遇春會來這麼一招?巨大的赤龍船,隻片刻之間,盡付祝融。

五太子聽到外圍援軍都被常遇春一一打敗,也不由怒火中燒,終於忍無可忍,帶著部隊過來向常遇春挑戰。常遇春當然沒有回避,擺開陣勢與五太子對戰。

五太子的部隊確實厲害。這哥們帶兵自有一套,部隊在打仗時全唱著響亮的軍歌,一路嘹亮而出。

常遇春一看,覺得很好笑。哪知,對方的戰鬥力卻超強,雙方一交手,常遇春這才發覺對方不但歌聲嘹亮,仗也打得厲害,他手下的士兵很快就被打得疲軟下來。他覺得不對頭,帶著長矛直衝進去,雖然連殺兩名士兵,可對方卻像打了雞血一樣,對他的勇猛渾然不顧。

常遇春心下暗叫不妙。他打了這麼多仗,從沒有遇到過這種情況。他是當代最善於衝突的將軍,可現在在兵勢占優的情況下,居然衝突不成功。常遇春心下焦躁起來,但又沒有辦法——要是擋不住這個五太子,讓他衝過去,與城裏會合,要破湖州就會大費力氣了。

正在無計可施,突然看到江上有船隊殺了過來。一看旗號,卻是薛顯。常遇春大喜。薛顯一來,就放起火來,把五太子停在江上的船全部燒掉。五太子的部隊看到自己的船隊發生了特大火災,也蒙了。於是,歌聲停了,士氣也低落了。常遇春鼓起勇氣,帶著部隊拚命衝殺,再加薛顯的夾擊,五太子被打得滿地亂跑,拚了老命才衝出包圍,一口氣狂奔回老營。

呂珍在城中接應。幾人在那裏商討了一陣,都覺得真的打不過常遇春和徐達了,得想辦法結束這場戰鬥。可關鍵是,現在結不結束戰鬥,主動權掌握在徐達手裏,而不是他們說了算。最後三人一致決定,目前隻有投降,才能結束戰鬥。投降了,隻是沒有麵子;不投降,就會沒有腦袋。於是,三人空著手出來,一齊來到常遇春的營前,說是請求投降。

常遇春大喜,帶著三人來到湖州城前,讓他們向城頭大叫,請李將軍出來見麵。李伯開和張天麒上到城頭一看,真是呂珍和五太子兩個。他們知道,這兩個哥們是張士誠手下最能打的人,現在他們都投降了,自己還能打下去嗎?兩人在城頭交換了意見,決定向呂珍和五太子看齊,打開城門,歡迎徐達進城。

湖州一舉平定。徐達和常遇春這才覺得,朱元璋的話真對。湖州城比江平城脆弱多了,現在都費這麼多周折才拿下,如果張士誠不那麼沒有遠見,而是全力援救湖州,估計現在他們還在艱苦地攻城之中。如果他們直接去攻打江平,湖州的部隊去支援,這場仗的結果如何,還真不好說了。

此時,李文忠也在杭州打敗了潘原明,江平立馬變成孤城一個。張士誠是個沒有眼光的領袖,他這輩子沒什麼遠大理想,覺得隻要保住手上這些地盤就很滿足了,因此即使在朱元璋攻打其他地方時,也沒有高度重視,而是隻拚命把江平城牆修好,修成當時最堅固的城牆。他以為,隻要有了天下最堅固的城牆,就什麼都不怕了。

朱元璋的大軍很快就開到江平城外,迅速地包圍了這座孤城。張士誠到城上巡視,不由倒吸一口冷氣。但見城外漫山遍野,全是西吳軍的旗幟,江平的八個城門都被朱元璋的部隊堵住:葑門駐著徐達軍,虎丘駐著常遇春軍,婁門駐著郭興軍,胥門駐著華雲龍軍,閶門駐著湯和軍,盤門駐著王弼軍,西門駐著張溫軍,北門駐著康茂才軍。另外東北駐著耿炳文軍,西南駐著仇成軍,西北駐著何文輝軍,作為諸軍的機動部隊。

整整十一支部隊啊!朱元璋這次吸取陳友諒圍攻洪都的教訓——每次隻集中力量圍攻一處,最後鋒芒為朱文正所挫——下令十一支部隊全方位進攻。

張士誠外圍的部隊雖然抗打擊能力很差,但江平城中的部隊還是很有戰鬥力的。這些部隊的戰士基本都是盜匪出身,打仗經驗十分豐富,而且剽悍異常,一上戰場就勇往直前,不把性命當回事。

徐達下令各路部隊連續猛攻,均被張士誠擊退。而更讓徐達氣惱的是,連俞通海也在攻城中身中數箭,重傷而退,急送應天,幾天之後便宣告死亡。

徐達第一輪進攻受挫,便急報朱元璋。朱元璋也沒有想到江平居然如此堅固,急切之間也沒有好辦法,隻得給張士誠寫了一封信,把當前大勢深刻地剖析了一番,請他好好想一想,現在投降還來得及。要是他投降了,仍然可以像竇融那樣當貴族。

可張士誠能聽嗎?他把信輕輕一扔,冷冷一笑,道:“有本事你打進來?你打進來,怎麼處理我,我都沒話說。”

於是雙方繼續僵持,而且這一僵持居然堅持了幾個月,雙方都不耐煩了。最先不耐煩的是張士誠。這哥們憑著這道城牆硬是擋住了朱元璋重兵的圍攻,覺得朱元璋也就是這個樣子了;但又覺得老是在城裏困守著,雖然不缺吃喝,但也挺無聊的,於是派徐義等幾個人帶著部隊偷偷從西門潛出,向城外的西吳部隊偷襲。

如果他們偷襲的目標是別人,還可能會大功告成,但他們現在卻是向朱元璋手下第一猛將常遇春下手。常遇春雖然長得粗獷,仗打得猛,可心思卻一點也不粗獷。何況,出其不意地突襲本來就是他拿手的好戲。他們圍城幾個月一直沒有進展,所以他格外提防張士誠偷襲,一雙眼睛時刻都睜得老大。

當張士誠的偷襲部隊出城時,常遇春就已經發現了目標。當徐義他們走了大半天路,繞到虎丘要發動進攻時,卻發現常遇春早已在那裏等候多時了。雙方也不搭話,立刻放手大戰。張士誠的這支部隊也十分厲害,麵對常遇春的精銳,一點沒有心理障礙,一時與常遇春打得難分難解,無法分出勝負來。

張士誠探得徐義與常遇春打得正酣,便親自帶著城裏的部隊出去接應,夾擊常遇春,意在把常遇春一仗打死。常遇春要是在此戰死,那麼朱元璋的部隊就會全軍膽寒。

張士誠的部隊來得更猛,一番衝擊,把西吳軍打得死傷無數。常遇春的副手楊國興居然也戰死當場。常遇春咬著牙對王弼道:“你能不能給老子把他們殺退?”

王弼一言不發,拔出雙刀,兩腿一夾馬肚,大喊大叫著就衝向敵人。但見雙刀翻飛,當真是擋者立斃。他什麼也不顧,隻是縱深殺入,隻片刻工夫就在敵陣裏開辟出一條血路。東吳部隊無不駭然失色,紛紛讓路。

常遇春率大部跟著掩殺過去,把張士誠的氣焰壓下。張士誠部的士氣不斷地下跌,部隊也不斷地後退,一直退到沙盆潭。

張士誠本來還想約束部眾,反攻常遇春,哪知“兵敗如山倒”的老話真不是白講的,部隊一敗退下來,隨便你怎麼調度,士氣卻再也調度不起了。張士誠氣急敗壞,滿頭是汗,想衝到前頭,鎮住陣腳。可他的心念才動,敗退下來的士兵就把他倒撞得從馬上落下,而且一直滾落到潭中。